作者: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25-09-11 14:40
一、基本信息
姓 名 |
闫怡恂 |
性别 |
女 |
职 称 |
教授 |
|
最高学位 及授予单位 |
东北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 |
|||||
所在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电子邮箱 |
921729350@qq.com |
|||
学科/类别 |
外国语言文学 翻译 |
招生方向/领域 |
翻译硕士 英语笔译 |
|||
所在科研平台及职务 |
中华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辽宁省首批示范性虚拟教研室负责人 |
|||||
(学习与工作经历、研究方向及成果统计等信息) 闫怡恂,博士,教授,省教学名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杜伦大学访问学者;1993年本科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并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2021年人才引进入职大连民族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与翻译、译者行为研究、中国文学译介研究、教师教育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曾任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及省部级以上平台10余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省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发表论文近40篇,出版著作教材等20余部、省部级以上立项30项等。 |
||||||
个人学术主页 |
闫怡恂,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学校领军人才。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杜伦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大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华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30余年来,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等负责人,长期致力于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建设与专业转型升级、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等。主持辽宁省首批示范性虚拟教研室等省部级以上平台建设及教改立项10余项,获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 主要科研方向包括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译者行为研究、中国文学译介、教师教育研究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辽宁省教科规划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立项30项,发表核心期刊近40篇,其中CSSCI期刊1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20余部,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第九届)二等奖。 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教育部师范认证专家、师范认证英语专家组组长,辽宁省外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翻译分委会委员,辽宁省翻译学会副会长等。 |
|||||
主讲研究生课程 |
主讲课程名称:中外翻译简史、中国文学译介案例分析、视译、同声传译、翻译概论等 慕课网址: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ans/ps/232874619(口译理论与实践)省一流课程 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ans/ps/222586968(欧洲历史与文明)国家级一流课程 |
注:学科/类别、招生方向/领域须与招生专业目录保持一致。
二、代表性学术论文与著作
序号 |
论文或著作题目(以参考文献格式列举) |
1 |
专著:《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4.12 |
2 |
译著:《葛浩文文集》(上、下)中华书局与现代出版社,2016.04 |
3 |
论文:基于场景框架认知模式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青衣》平行语料库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CSSCI),2019年3期 |
4 |
论文:贾平凹《废都》英译出版及其他,当代作家评论(CSSCI),2018年5期 |
5 |
论文:《马伯乐》的续作与翻译,新文学史料(CSSCI),2019年4期 |
注:限5项,导师须为第一作者,文献格式遵循GB/T 7714-2015。
三、政府科研奖励成果
序号 |
科研奖励成果名称 |
获奖级别及单位 |
获奖时间 |
1 |
论文:基于场景框架认知模式的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青衣》平行语料库分析 |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23.11 |
2 |
|
|
|
注:限5项,指政府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国专利奖、何梁何利科技奖等优秀成果奖。
四、代表性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及来源 |
起止年月 |
1 |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央地关系:寓活力于秩序》 |
2024.08-至今 |
2 |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面向英语国家民族领域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 |
2024.09-至今 |
3 |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翻译过程的外宣翻译研究》 |
结题2019-2024 |
4 |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海外汉学家翻译思想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 |
结题2020-2024 |
5 |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高等师范院校卓越英语教师培养项目实施与改革》 |
结题2018-2021 |
注:限5项,导师须为项目负责人。
五、其他代表性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级别及来源单位、时间 |
1 |
译著:《数字人文导论》2022.12 商务印书馆 |
2 |
译著:《反思性教学》2024.08 商务印书馆 |
3 |
论文:译者行为批评模式的发展轨迹及其解释力,山东外语教学(中文核心期刊),2025年2期 |
4 |
论文:译者选择的场景框架认知模式分析,东北大学学报(CSSCI),2018年6期 |
5 |
论文:现代主义与东方(CSSCI),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2期 |
注:限5项。
六、指导研究生科研或创新代表性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1 |
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哲学视阈下翻译研究译者主体性转向阐释,沈阳大学学报,2015第6期 |
2 |
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青衣》英译本的翻译整合适应选择度,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第12期 |
3 |
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生态翻译学与文化转向关系研究,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第4期 |
… |
|
注:限5项,研究生为第一或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的科研或省级及以上创新成果。
七、主要学术兼职及荣誉称号
序号 |
学术兼职(荣誉称号)名称、批准(颁发)单位、时间 |
1 |
2016.08 全国教育硕士研究生教指委 全国优秀教师 |
2 |
2013.04 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本科教学名师 |
3 |
2018.12 沈阳市拔尖人才 沈阳市人社局 |
4 |
2018.12辽宁省外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5 |
2024.09高校区域国别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常务理事 |
注:限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