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部署,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实落地,4月24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了本科教育审核评估整改推进会暨工程教育认证推进会。学院领导班子、各专业主任、院督导、实验室中心主任、教学助理、办公室主任、学生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和教学秘书等参加本次会议。
副院长李厚杰传达了学校关于本科教育审核评估整改工作的会议精神、工作内容和要求,并重点部署了以下6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1、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学院将课程思政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牵头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和研讨活动,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类课程。同时,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沙龙、课程思政工作坊,通过交流分享、案例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2、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聚焦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微调工作,对已运行两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确保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探索并逐步完善“人工智能 +”课程设置方案,将前沿科技融入课程体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3、以专业建设为支撑,推动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
学院以专业建设为支撑,推动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各专业依托申报的各类课程专项,组织课程负责人深入开展数智化课程实践建设,建设专业图谱、课程图谱、问题图谱和能力图谱以及资源建设,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课程体系。完成2025 年本科教育教学专项项目“AI + 专业课程建设”专项立项工作,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学院以全力打造AI 课程为目标,推动人工智能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4、以产教融合为突破,拓展人才培养新路径
学院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并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建设,每个专业都建立与企业、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创新创业等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持续开展数字化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搭建教学资源平台,丰富资源库内容,完善资源管理与共享机制,为产教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5、以微专业建设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以微专业建设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预计于9月份开展无人机应用微专业教学工作,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拓宽学生知识面和专业视野。同时,加强产业学院建设工作,开展产业学院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定制班”人才培养试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方案,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以教师培训为保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学院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审核评估整改的重要保障。学院通过基层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开展提升教学能力的相关教师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提升教师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院长肖瑛强调,在推进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中,学院始终坚持“一盘棋”思想,强化协同配合,各部门紧密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围绕审核评估整改举措、进度安排以及预期成效等布置整改工作任务并安排具体工作,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扎实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以整改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推动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