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VR眼镜,进入“时光印记-活字印刷数字体验馆”,古色古香的展示大厅陈列着不同时期活字印刷的珍贵样本。墙上一组组精美的图文展板依次排开,细腻的画面与翔实的文字,生动地讲述着活字印刷术跨越千年的传奇历史。切换到体验区时,瞬间置身于古代的活字印刷工坊。跟随面板上的提示,亲自动手操作,泥块刻字、烧制成型、上墨印刷,伴随着轻微的操作音效,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活字印刷的精妙。
这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付佳婧带领团队所设计的作品。数字体验馆基于活字印刷术的文化内涵与工艺流程,通过样品展示、图文详解、工艺体验三大板块,把复杂乏味的理论资料转化为可沉浸式感受的虚拟空间。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活字印刷术赋能,让难以操作的工艺流程在虚拟空间中轻松复现,变得触手可及。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大多数人对其操作流程和文化内涵了解有限。我们就想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把活字印刷术好好呈现出来,带动更多人去深入了解它,体验它。”付佳婧说。
“创意似火种,点燃团队协作的烈焰。”有了构想后,付佳婧与同一个工作室的刁文强、李丹、郭鑫宇和张翟奇四名本科生迅速组队,着手开启这一创新之旅。他们先是在图书馆翻阅书籍文献,在网络上打捞有价值的信息碎片,全面细致地搜集有关活字印刷术的资料,从书籍中的图文记载到博物馆里不同时期的实物样本信息,都被一一整理记录。付佳婧作为组长,在整体规划项目时,不仅以清晰的逻辑梳理出各个阶段的任务框架,还充分发挥自身在编程领域的专长,积极参与核心算法的编写与优化。搭建虚拟现实平台、构建3D模型、梳理活字印刷术的文化脉络与内涵……其他成员也根据各自的专长进行了明确分工。
为了让作品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团队成员每天泡在工作室里沟通方案细节、修改模型细节、调整代码,一次次头脑风暴之后,更多的好点子变成了可操作的方案。在反复的雕琢与打磨之下,团队将活字印刷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巧妙融合,古老的活字印刷铅字模版被数字化重塑,成为虚拟现实空间里可编辑、可互动的文化符号。一步步让《时光印记—活字印刷数字体验馆》从最初的构想变为现实,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的映照下焕发出新生与活力。
凭借着这份作品,他们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虚拟现实创新设计竞赛上,捧回了全国一等奖。大赛历时两个月,从初赛一路推进至决赛,他们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的众多优秀团队同台竞技,激烈角逐。其他选手们的优秀作品和创新思路,也给了团队新的启示和更大触动。“这些作品中不同元素的交融与创新,让我深刻领略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创新语境下的无限可能。这些收获将激励我们努力探索,用科技与创意续写传统文化的精彩篇章。”付佳婧说。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不应被束之高阁。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将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紧密相拥,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其开辟崭新的传承之路,让更多古老的文化瑰宝在现代科技的舞台上重焕光彩,使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在创新的浪潮中奔腾不息,流向更广阔的未来。”团队指导教师何加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