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教师节特辑】回答好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2024年“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事迹展之二

首页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6日 作者:学生记者 罗晓倩 马昊宇 编辑:李素梅

编者按 一直以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广大教师以知识的灯塔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以无私的奉献铸就了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他们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学校评选出一批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三全育人”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党委宣传部聚焦典型,报道他们践行教育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感人故事,记录他们躬耕教坛、筑梦民大的生动实践。激励全校教师自信自强、踔厉奋发,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为全面推进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而团结奋斗。


张振翼:科研教学两手抓 德育智育两不误


出差路上,即使时间安排得很紧凑,但一有时间科技处处长张振翼便打开手机跟进同学们的实验进度,耐心回复同学的信息,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教书育人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和人格的延续。执教多年,张振翼始终潜心育人,投身科研事业,在言传身教中为民大学子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作为《固体物理》与《功能材料制备与合成技术》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张振翼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将实际应用与课程理论融合,以历史背景、结构模型为关联点,做到老师讲好课程思政,学生听好课程思政。比如,在讲《功能材料制备与合成技术》时,他会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或上台当主讲,让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更大,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快;在讲《固体物理》时,常常以黄昆先生的事迹为例,带领学生们了解中国的物理发展和中国物理学家,运用鲜活的思政课素材弘扬科学家精神,从灵魂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精神。这样的思政课堂既提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将中国的物理发展根植于学生心中。

 

“培养具有科研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我们的责任。”在过去的十年里,张振翼一直用教学行动坚守着教育初心。即使再忙,张振翼每周都会带领团队开一个组会,汇报研究进展和近期遇到的一些问题,文献共享是每次组会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家一起分享知识,一起成长进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如今,他所带的学生考取了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博士学位,致力于为我国能源转换材料领域贡献力量。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要为社会谋求福利,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国家争取荣誉。”这是张振翼经常跟科研团队成员们强调的一句话。也正是在这种信念和情怀的驱动下,多年来,团队捷报频传,在科研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张振翼主持研究的“有机废水的资源化利用与深度处理和毒性控制方法研究”项目,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该项目针对工业有机废水资源化利用与深度处理难题,提出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代替传统光解水产H2牺牲剂资源化利用的新思路。通过设计开发宽光谱吸收和强氧化还原能力兼具的新型高效光催化材料,无选择性地深度矿化有机污染物、去除废水毒性,并协同生产绿色燃料H2。即光催化产氢与光催化降解协同起来,不仅能处理废水,还能产出清洁能源,以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无论工作有多忙,张振翼总是心系学生和科研进度,有时早晨五六点钟,他就会给学生解答反馈科研问题。潜移默化下,张振翼这种执着坚韧的科研精神深深影响了每一名学生。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们将勇攀高峰、敢为人先,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内涵注入每一次的科研实践中。“之前我在实验中遇到瓶颈,实验进展很慢,张老师了解情况后,帮我想了很多种解决办法,查阅文献分享给我,帮我解决了问题,确保实验如期进行。”张振翼的学生、材化研2301班郭宇航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老师自己就得有德,其次才是有才。”这是张振翼心中的教师与教学观,他说,他将继续怀着对教学、科研、育人的赤诚之心,努力做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大先生”。

 

赵丹:以热心和耐心诠释教育力量


用心立德树人,用情春风化雨。自2009年来到民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赵丹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赵丹曾有一个学生,从踏入学校校门的那一刻起,就一心想着为同学服务,却因自信心不足,在每次与老师、同学交流时都显得异常紧张。赵丹鼓励她参加班委竞选,帮助她进行放松训练,减轻她的紧张情绪。在赵丹的鼓励与指导下,这名学生不仅成功当选为班级的生活委员,四年来在岗位上尽心尽力为师生服务,还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毕业后投身西部建设,成就青春梦想,并在西藏工作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虽然已经毕业,但是师生之间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从来就不是口头说说,这是我们所有老师和同学一起共同努力,以真心换真心得来的。”赵丹说。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她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支持。“我的方式就是如果我和学生之间有一百步的话,我通常会选择先走那99步,用自己的热情靠近他们,点燃他们。”

 

在每天杂乱的事务性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学生谈心,在每一个细小工作中找到为学生服务的乐趣。作为一名辅导员,赵丹有一颗扎根学生工作的赤心,她认为只有热爱学生工作的人才能做好学生工作,把辅导员工作当成终身的事业,做到辅导员职业化、辅导员专业化。

 


在赵丹的办公桌旁边,经常坐着一名学生。原来,这名学生沉迷游戏,又没有自制力,经常是拿起手机就放不下。赵丹了解到学生想要改变现状又找不到办法时,就将学生带在自己身边学习。平时没课的时候,这名学生就坐在她办公室外的桌子旁学习。通过长时间将学生带在身边,带动学习的“笨方法”,学生的自制力大大增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用笨办法、下苦功夫是最费时间的办法,但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多用时间,多用精力,一定能有好结果。”赵丹说。

 

照顾到每一名学生,关注到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赵丹善于因材施教,并且肯花时间和精力去对待学生,借助“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帮助班级同学提高学习成绩,借助家校共育关注到学生情绪。对于内向的学生,她积极和学生家长沟通,用鼓励式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于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学生,她会推荐这些学生进入专业教师的工作室学习,并鼓励他们与学长学姐一起参与竞赛,或者帮助学生提前进入相关企业实习。当学生进入大三之后,赵丹再针对每一名学生的特点、优势以及现实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为他们打造一份独一无二的职业规划。


不断自我沉潜、不断总结反思。虽然有着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但是赵丹仍然保持着终身学习和及时总结归纳的习惯,通过总结一天的工作寻找不足,并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水平。

 

来民大工作的15年,赵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力量和责任。她说正所谓“为教者先受教”“成己方能成人”,她将不断地激励自己,保持初心、坚守热爱。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俯下身去多察实情,沉下力去多办实事,切实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