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直以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广大教师以知识的灯塔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以无私的奉献铸就了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他们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学校评选出一批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三全育人”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党委宣传部聚焦典型,报道他们践行教育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感人故事,记录他们躬耕教坛、筑梦民大的生动实践。激励全校教师自信自强、踔厉奋发,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为全面推进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而团结奋斗。
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武装部、学生处大学生资助管理服务中心:暖心资助精准资助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多年来,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做好精准资助的基础上强化精神激励,兜底保障基础,凸显育人实效。在实际工作中用真情、出实招、求实效,重点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实际需求,不断提升“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效,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以暖心资助、精准资助推动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大学生资助管理服务中心建立本、预科生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共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学费补偿等七大类学生资助项目,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效,提高资助的精准度和人文温度,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全面精准落实各项资助政策下,不断深入探索学生资助工作方式,关注学生获得尊重和温暖的精神需求,润物无声、传递温暖。不断延长、拓宽资助范围,用真心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为学生编织从入学前、学习中到毕业后全方面多维度的资助保障网,用最暖心的举措给予学生最真切的帮助。
中心坚持将资助育人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针对性更强、方式更创新、载体更丰富的资助举措,推动“输血型”资助向“造血型”资助转变,建立长期性、“全链条”资助育人体系,实现助学与育人并重。为切实加强资助政策、资助理念、资助成效宣传,大学生资助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学生资助宣传活动,确保学生都能详细了解国家资助政策,营造诚信感恩、励志奉献的良好氛围。
机电工程学院:坚定不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机电工程学院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四个突出”战略,着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书育人、办学治院全过程。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运用好主题班会、团会、青年大学习等工作抓手,做好班会预审前置把关,举办多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活动。
学院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将主线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年度考核及班导师考核等工作。构建“三联”融合机制。联学联建,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支部联学、主题党日联学,建立三个师生党建阵地。不同支部党员联合攻关、申报立项、指导创新实践,党员干部带头申请获批国家一流课1项、省级一流课4项、省级教改项目4项,1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以“双创”为载体,整合优势资源,1个学生党支部获批2023年辽宁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1名教师荣获辽宁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学院党委荣获2024年先进基层党组织。
立足工科学院特色持续开展的“道中华-中国古代机械发明复原计划专项”活动,筛选了部分中国古代伟大发明制造代表项目,让学生在参与复原中国古代发明经典作品过程中,体悟中华民族辉煌历史,感受中华民族智慧魅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建立学院“课程思政专项”,持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选题。持续落实树立正确民族观检查考核要求,以考促建,提升实效。依托“民族之魂”方程式赛车队,构建专创融合育人平台,赛车队已经成为民族团结的一张典型“名片”。认真落实学校与大连市(乡镇)对接合作要求,持续对瓦房店老虎屯镇定点帮扶,联合建筑学院在项目申报、党建共建、人才培养、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全体教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定期组织学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知识,将理论思想贯穿日常工作,确保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英语系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现代化建设能力的时代新人,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深度融合。设立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翻译工作坊”,并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政策文件融入教材。课堂上,教师组织讨论,鼓励学生从中国民族政策和国家认同出发,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实际应用,确保理论有效融入教学和学习中。英语系教师还先后承担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读本的翻译工作,以及“道中华”公众号文章翻译,为国家民族外宣提供支持。
利用“大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将国家认同和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近两年,获批校级思政课程四门,开展了多项省部级、校级教改项目,取得了显著教育效果。通过“写出大美中国”等比赛,提升了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成立了辽宁省高校新型智库“中华民族文化域外传播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和省级翻译课题,取得了突出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外宣策略引导。
英语专业积极开展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积极推广中华文化符号,鼓励学生参与比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十余项。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月和活动周,通过全方位的协同教育,画好团结奋进最大同心圆。
设计学院梦旅人工作室:培养具有民族团结基因的影视设计专业人才
十五年来,设计学院梦旅人工作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紧密融合。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工作室师生内心,不断培养具有民族团结基因的影视设计专业人才。
工作室利用专业优势持续关注乡村振兴、老年人人文关怀、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师生团队完成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斩获国际国内多个奖项。2023年,工作室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兴边富民题材纪录片5部。师生作品《儿童村的孩子》荣获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赛“金南方奖”金奖;作品《马背上的电工》跟踪拍摄记录了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一名电工的工作日常,在“第九届科讯杯”影视艺术大赛中荣获年度最佳影片奖项;作品《北方的鹤》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纪录片单元金奖;《浮世一声》《武旦嘉博》记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状,两部作品同时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工作室周子阳毕业后成为电影导演,作品《老兽》《乌海》获得行业内诸多奖项和赞誉。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构建技能训练课程体系,由课题引领向创造性训练延伸,形成了影视知识技能训练——影视创作能力运用——服务社会素质培养的课程目标体系和育人结构。
把有形的视频作品和无形的文化紧密融合,工作室注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大众化”推广。坚持开放、服务地方,与大连地区的民族乡镇建立深入合作,为地方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支持,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扩音器”“传声筒”的作用,连续10年志愿服务自闭症儿童群体,跟踪拍摄儿童村的孩子,为民族乡镇街道拍摄旅游宣传片,不断扩大在地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中华民族文创研究”校地合作教育基地,将教研成果推广辐射到民族地区,助力地方智慧文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环境与资源学院: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环境与资源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书育人、科技创新、服务民族地区相融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党建引领支部建设,凝心聚力服务民族”的品牌特色。
学院党员中先后有13人在贵州、新疆等地区挂职,有6支团队对接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乡镇,长年奔波在民族地区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扶贫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阮成江科技扶贫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在文冠果、油茶、沙棘等产业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让贵州、新疆、内蒙古、宁夏、辽宁、山东等多个地区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吕国忠组建食用菌专家团队,让食用菌种植成为贵州铜仁万山区脱贫致富的支柱型产业。金华对口服务辽宁省阜蒙县及康平县,通过指导吴屯杨育苗及营林,为当地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鲍雅静致力于北方民族地区草原保护和生态修复,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李贺挂职贵州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表现突出,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丁健、王莉、李景滨、吕国忠先后荣获铜仁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乌云娜带队实施“巴林右旗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技术研究”“巴林右旗防沙治沙规划及固碳增汇能力提升研究”两个专项项目,对实施草原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进行攻关,助力巴林右旗防沙治沙、向绿而行。崔玉波培养出了以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环境类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获得者洛桑竹玛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组织各族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及校级相关学科竞赛活动,已获国家及省市各类竞赛奖励500余项;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环境与资源学院承办的“东北三省一区大学生生态环保作品竞赛”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