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展现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牢固树立“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意识。近日,学校党委开展了“校园先锋示范岗”集体和“校园先锋示范岗”个人的推荐评选工作,共评选出“校园先锋示范岗”集体14个和“校园先锋示范岗”个人20人。即日起,党委宣传部开设专栏,将通过全媒体矩阵对这些优秀集体及个人进行宣传报道,引导全校师生向先锋看齐、向使命聚焦,形成人人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秦海杰:潜心育人 勤耕不辍
土木工程学院有这样一个专业,7名教师均是党员,且均具有博士学位,依托专业而建设的党支部切实做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曾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称号。这个屡获荣誉的集体就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系主任是秦海杰教授。
系主任作为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是专业发展的掌舵人。对于2013年成立的建环专业,2015年来校担任系主任的秦海杰也称得上是拓荒者。八年来,秦海杰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工作。“秦海杰老师有着丰富的研发和工程实践经验,特别是在制冷空调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曾被授为2013-2014年度金州新区‘十大文明感动人物’。来校工作以来,带领建环专业取得了一定成绩。”学院院长王振说。秦海杰担任系主任以来,带领建环专业形成了一整套既具有自身特色又适应时代要求的工作机制,与专业教师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在她的带领下,近四年来,建环专业发表科技论文12篇,获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获得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6项;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
科研教学成果的产出,最为受益的是学生。“秦老师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都很高,对我们每一个学生悉心指导。四年的求学时光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秦老师的指导下,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考上了天津商业大学的研究生,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探索。”建环专业2019届毕业生,现在意大利比萨大学攻读博士的刘晨说。秦海杰同建环专业全体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服务国家战略,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到祖国的基层建功立业。近六年来,建环专业为基层地区建设输送本科人才70多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达23%。建环系2018级学生苏补呷“纸壳笔记”的事迹被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相继报道,毕业后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甘青项目,并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额捐给了村里的小学。他将“学在民大”、回馈社会的精神做了最好的展现。建环2013级的王钊、此称江楚两位同学毅然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此称江楚目前担任升平镇人民政府党政综合办主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作为系主任,更要在专业建设中考虑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秦海杰多次深入企业和院校调研,组织6次专业内部教学研讨,邀请多名专家开展了两轮评审,完成了2023版培养方案的制定。利用企业工作经历,积极开辟专业的生产实习平台,同大连尼维斯冷暖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合作建立专业实习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专业产学研合作,与大连尼维斯冷暖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节能换热设备及系统的研发》产学研协议,与大连圣鼎工业装备有限公司签订了《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以及锅炉供暖系统研发》产学研协议,让学生的实习、就业、科研受益。
“教育工作不在轰轰烈烈,更多是润物无声。”这句话是秦海杰自己的教书育人理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学生。2021年1月,建环专业2018级一名学生在家中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土木工程学院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发起了一场爱心接力。秦海杰作为学生所在专业的系主任,发动专业教师捐款10000元,为学生解决了住院费用的燃眉之急。学生出院后回到学校,感受到了每一位老师的关心,并顺利完成学业。秦海杰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常参加班级活动,深入寝室和学生谈心,对待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秦老师冒着大雪开车去给班级生病的学生送退烧药;中秋节给学生买月饼、送水果;世界读书日,开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自费买书籍送给学生;帮助生活困难学生做好勤工助学,免费送专业课教材;积极帮助学生就业,帮他们做职业规划、介绍学生到企业就业……”谈到秦老师对学生的付出,秦海杰所带班级的辅导员阿依丁频频称赞。日日夜夜心系学生,点点滴滴拉近距离,秦海杰成为了学生可信任的朋友,也获得校优秀班导师、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先为人、再为师,任重而道远,愿不负韶华走向未来。”秦海杰说,她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
王法胜:推进教学科研深度融合
“WATB包括超过200个视频序列,超过203000帧,覆盖了广泛的动物物种,是计算机视觉社区发布的第一个用于评估野生动物目标跟踪方法的基准测试……”这是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王法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IJCV)上的研究成果“WATB: Wild Animal Tracking Benchmark”。
“WATB的发布揭示了现有跟踪算法的性能,为未来的野生动物目标跟踪研究提供了基准结果,将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投身于野生动物相关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究。”王法胜介绍。
作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系主任、数据智能科研团队带头人、软件技术课群负责人,十六年来,王法胜坚守教育初心,率先垂范,积极引导团队教师面向国家需求开展高质量科研工作,身体力行以研促教、以研促改,把科研工作对接专业发展前瞻性需求,落地教育教学,助推专业人才培养。
“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注重研究解决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才能尽快达到专业成长。”对于他来说,只有奋战在科研一线,才能够结合前沿研究内容,将技术研究课题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升实践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进入民大工作以来,王法胜一直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设计,注重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他先后承担了7门课程的教学及改革工作,其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入选了省级一流课程。
在教学中,他积极开展OBE理念的教学改革,探索深层次校企合作,运用先进的理论及实践教学理念对软件技术课群的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主持完成了校级教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获得学校首届说课大赛二等奖、2022年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学校成果二等奖。
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主任,王法胜也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带领专业教师开展了专业建设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专业教师勠力同心、团结协作,物联网工程专业逐渐形成了以嵌入式和移动物联网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格局,通过持续改进措施不断推进专业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物联网工程专业入选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
“围绕社交网大数据分析、图像与视觉数据分析、满文文档处理与分析等,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多个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王法胜积极引导团队教师面向国家需求开展高质量科研工作。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参与了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面向计算机视觉及无人机系统等方向开展科研攻关,部分科研成果发表在本领域顶级期刊上。
王法胜在科研领域建树颇丰,但在学生眼里,他只是兢兢业业,耐心又细心的王老师。作为班导师,他关心爱护学生,定期深入学生宿舍,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生活学习情况,为学生排忧解难。他所带的班级团结向上、学风优良,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多次获得学校表彰奖励。在最近一学年的期末考试中,他所带的物联212班,有5人进入专业前十名,班级也获评学校2022-2023学年度“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同时,他还积极指导本课程开展创新实践工作,先后指导了数十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太阳鸟”项目,指导学生多次获得省级科技竞赛奖项。
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他积极引导研究生开展科研攻关,恪守学术道德,矢志科技报国。“王老师长期的科研工作都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我们也要向他学习这一点,让自己的科研实践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他所在团队的研究生积极进取,努力攻关,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相关的成果也在领域重要期刊发表。
在他的带领下,有4名同学的论文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名同学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多名同学毕业后投身科技和教育工作。“我们希望以科研活动带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考虑,让学生真正成才,将来承担更大的责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王法胜说。
葛晓扬:立承诺 明责任 勇担当
密密麻麻的工期表、设计图,一摞一摞的打印图纸……六月的设计学院办公室里,文物古籍展的相关材料堆满了葛晓扬的办公桌。作为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设计团队的工作组成员,三个月里,他带领5位老师一起完成了各类文物展示和古籍展示、结构示意图以及视频剪辑片等24个多媒体屏幕共计1000多页的多媒体内容设计。
“从参与布展工作以来,我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葛晓扬说,在飞机上工作是常有的事。任教于设计学院马春东工作室的他工作认真、治学严谨,参与学院的发展与建设工作积极主动,在此次铸牢古籍展设计工作中,他作为骨干力量全过程深入参与其中,体现了青年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在铸牢展设计项目的提案阶段,葛晓扬参与了第一批设计提案中的古籍、铜鼓、锦旗、序厅空间等展陈方式的主要设计工作。在此期间,他带领工作室学生快速学习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也参与到设计创意提案的工作和学习环节中。最终在院长范一峰的带领下,完成了多套前期方案的迭代提案,协助学校团队顺利拿下主导设计单位的资格。
在正式设计阶段,葛晓扬发挥其在知识结构梳理与可视化呈现方面的专业优势,协助范一峰梳理了第一单元,也就是“大一统”展厅的全部文物古籍和展陈内容逻辑关系,并深入参与了多个版本的展柜设计。
“这项工作我也是带着工作室的学生一起做的,让学生参与到服务国家战略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葛晓扬说,他们一起完成了近两千件文物古籍的真实尺寸建模和分类工作,为展柜规格和展陈方式设计提供了基础的工作铺垫。
五月初,葛晓扬到京实地参与了展柜的主视觉设计工作,结合多年人文教育相关的背景优势,他与文物组共同梳理考证相关文物古籍在不同章节的展陈逻辑关系,确定了“大一统”展厅展柜的基本视觉呈现形式和文物古籍摆放位置关系。
基于多年网站和交互设计的专业特长和对展览大纲的理解基础,他优先设计并确定了多媒体屏幕内容的设计模板,优化了相关教师团队的工作进程,保证了呈现质量和上线进度。
“进入六月,一直到暑假结束,是铸牢展设计工作最繁忙的时期,整个团队都非常紧张忙碌,很多在京的老师经常都要通宵达旦地进行布展工作。”刚完成工作室毕业设计指导和设计节相关布展工作的葛晓扬,又受命作为铸牢展设计项目委托人再次到京参与投标工作,24小时往返大连北京两次。
九月下旬,在学院的统一组织下,葛晓扬带领工作室同学跟随学院队伍一起到民族文化宫参观了铸牢展,这次作为观众身份,他们一起参观了自己设计的作品。以此为契机,返校后的葛晓扬在工作室为全体同学深入介绍了整个设计工作中的具体细节,对学生来说,既是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又是一次非常好的主题教育。
在铸牢展设计工作整体的进度安排下,本学期开学以来,葛晓扬又参与了铸牢文物古籍展的宣传折页设计和“精品图册”设计,以及外宣版精品图册的设计排版等工作。当前,他正在完成部分展厅新增屏幕中的数据图表、信息示意图的设计工作,并带领学生团队完成铸牢展相关的文创产品设计。
同很多团队老师一样,葛晓扬在保质保量完成铸牢展设计工作的同时,日常三个年级工作室教学包括毕业设计指导、学院公共课,以及每年一度的设计节活动相关的工作都没有落下。作为教学助理,他配合教学副院长,参与专业评估、新版培养方案制定等工作也都在与铸牢展设计工作平行同步推进。
“对于青年教师、青年党员来说,这既是考验,又是难得的机遇,但勇于担当和实践创新是每位党员教师在工作中最为突出的品质。”葛晓扬说,他将继续保持奋斗姿态,努力以新担当实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