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在国家民委党组的领导下,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部署,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涌现出一批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事迹感人、实绩突出的先进典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贡献。日前,我校有三名教师荣获“国家民委‘三全育人’模范”荣誉称号,党委宣传部通过学校各媒体平台对三位老师的模范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在全校营造“三全育人”良好氛围。
今年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宋海玉教授担任班导师工作的第十九个年头,十九年来,他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给学生的心灵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第一粒扣子。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爱心与责任并重,要以学生的长远利益为本。”宋海玉说。面对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不同的基础教育水平,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成了宋海玉的一大任务。对此,宋海玉改良教育教学方式,贯彻分层教学的理念,针对不同目标的同学,定制不同的课外辅导体系,手把手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巴依差汗是宋海玉2005级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和语言不通,导致他大一时专业课跟不上,成绩落后的他产生了退学想法。宋海玉为巴依差汗组建专业课辅导团队,帮助他学习和融入班级体,巴依差汗在学习中不断重拾信心,增加专业自豪感。四年后顺利毕业,现已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公安干警。
宋海玉坚持“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要陪伴,要等待,要帮助。”用爱心感化学生,凝聚起团结互助的班风。韦怡是宋海玉2016级的学生,9岁时韦怡不幸患上脊膜瘤,术后只能靠双拐走路,2016年她脊膜瘤再次发作,两年间进行了两次大型手术,让她彻底失去了行走能力。同时因为长期久坐学习而引发的剧烈腰疼让她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是困难并没有压垮韦怡和她的同学们,为照顾行动不便的她,班级同学自发背着她上下楼,还为她留出专属座位;宋海玉在韦怡刚转来班级时就早早为她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韦怡成绩不断进步,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大连市“自励自强标兵”,还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而韦怡也在尽自己能力帮助班级同学,她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主动帮扶学习困难的同学,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是辽宁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宋海玉在担任软件工程系主任期间始终把实践创新当作第一抓手,推动专业深层次改革和内涵建设。在实践方面有课程实践、集中实践,校企合作实践三种形式;创新方面,课程体系贯彻创新理念,第二课堂落实创新理念,积极开展创新工作室,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等。所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强,发表科研论文26篇,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431项;学生创新成果层次高、影响大,软件工程黄家泽等同学参加微软创新杯全球编程竞赛,获得中国赛区总冠军,代表中国参加全球总决赛夺得世界第二名,刷新了中国在该项目的最好成绩。
“光阴似箭,弹指间一度春秋。在创新工作室宋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好学上进、乐于进取、勇于创新,为工作室带来了累累硕果。而我也跟随着他们坚实的脚步日渐增长。老师带领我们参加竞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也在科研方面给予我们帮助,引领我们走上自己的科研道路。非常感谢宋老师的教导。”电研2208班封佳伟说。
“严在软件,学在软件”一直都是宋海玉和同事们追求的目标。在专业教学与管理中,宋海玉严字当头,从小事抓起,从低年级抓起,从过程性考核抓起,从课程设计抓起。上课时严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做课设时严禁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严格做到眼手脑到位。宋海玉把“钉在墙上”的教学要求“刻在心里”“落在手里”。
宋海玉所带的软件211班,入学成绩并不理想。宋海玉通过开班会强调学风建设,同时通过查寝的形式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进行谈心谈话和学习指导。在宋海玉高标准严要求和班级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软件211班在2021学年取得了学习成绩第二,综合成绩第一的佳绩。“宋老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求学做人的好榜样。我们班获评‘优良学风班’和宋老师息息相关,很幸运能成为宋老师的学生。”软件工程211班班长胡鑫磊说。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宋海玉坚守初心,全心全力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书写教师典范。他关心关爱学生,在每一个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用爱浸润着学生心灵,助力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