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教师节特辑】打通教育管理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 ——“优秀班导师”标兵事迹展(二)

首页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2日 编辑:李素梅

编者按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今年教师节,学校表彰了一批“优秀班导师”标兵。党委宣传部推出“打通教育管理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主题宣传,以受表彰优秀班导师为典型,宣传报道他们尽职尽责、主动担当,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积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育人风采和感人事迹。


闫建芳:用爱点亮希望的火把


“班导师工作最重要的是燃起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这是生命科学学院班导师闫建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参加工作16年,作为一名“资深”班导师,闫建芳从事教育事业的目标更加清晰具体,脚下的步伐也更加坚定有力。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学生的成才,离不开正确的思想引领。在关注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闫建芳不断引导学生在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一次次在学生困惑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大学四年,对于学生而言充满了困惑,有大一刚入学的懵懂,大二对专业课的迷惑,大三对考研、工作的犹豫,大四毕业前的迷茫和焦虑。无论在什么时候,闫建芳都会像春雨秋露随风而至,为学生们解除心中的困扰,坚定他们继续向前的信心。应化181班凌士奇同学,本来一直希望报考我校生物医药专业,在报考无望的情况下,情绪忧郁低落。后来,在闫建芳不断的鼓励和支持下,凌士奇逐渐走出忧郁,重新制定了复习计划,调整了作息时间,渐渐找回了自信,最终以421分的优异成绩轻松上岸。“老师,多亏了您帮我开导思想,我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谢谢您。”毕业前,凌士奇与闫建芳道别时激动地说。


去年疫情封校期间,能否顺利考试、是否可以回家等成为了闫建芳所带班级学生心中的疑问。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妥善部署下,闫建芳多次深入宿舍和自习室,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状况,一方面要求同学们严格执行学校的防疫政策,另一方面又适时出面调整和帮助安排学生顺利备考、顺利回家。闫建芳在底线上的“严”和在关爱上的“宽”让顺利返乡学生感动不已。2022年春季学期,疫情再度袭来,毕业班部分学生面临考研失利的打击,闫建芳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安慰,并帮助分析失利原因,给出下一步努力的建议;对于进入复试的同学,从各个角度分析复试内容,提供多方面支持;针对调剂的毕业生,和他们一起研究调剂学校和专业,联系老师,分析利弊共同决策;对于找工作的同学,帮助他们修改简历,提供面试技巧,成功获得企业的青睐……这一年他认真履行了班导师各项工作职责,在做好学生知心朋友的基础上走入学生的生活,成为其走上社会战场的“装备检查员”,在精神力量和能力培养方面是学生最靠谱的后勤保障。



“作为青年阶段的大学生,他们有活力、有激情、有想法,这是他们的特点和优势,但他们也容易冲动、容易犯错、容易走极端,这是他们的缺点和劣势。”闫建芳在学院班导师座谈会上这样说道。对于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年人来说,疫情的反复,毕业设计、考研和就业的压力,都给学生工作带来了考验。闫建芳抓紧学习相关心理知识开展学生思想引导,同时积极发挥班委和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寝室长将管理制度和具体要求落实到每一位同学身上。在工作之余分层次了解学生需求,考研同学建立考研群及时分享考研资讯,就业的同学及时分享招聘信息,考公的同学推荐招考公告,帮助每一位同学找到目标。在考研和就业的各个环节适时关怀,在本着“不打扰,重实效”的原则在学生困难时多伸手,在学生失意时多安慰,在学生犯错时多提醒,作为学生雪中送炭的“拾柴人”。


“班导师是一份没有丰功伟绩的工作,但却是责任无比重大的工作!”这是闫建芳写在工作笔记中的一句话。今年九月,闫建芳迎来了他带的第五个班级。“我已经做好准备了,我将切实将‘五抓’要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一三四五’,继续做好班导师工作,全力打通教育管理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闫建芳说。


宋彦涛:培优促学 启智润心


“以诚相待,以友相交,潜移默化,为人师表”是环境与资源学院班导师宋彦涛一直践行的班导师工作理念。随着工作年龄的增长,学生口中的“涛哥”逐渐变成了“宋老师”,但无论称呼如何变化,他始终做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宋彦涛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经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主题活动,激发奋进力量,号召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通过多次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交流、榜样观摩、“粽情端午·传承文明”“欢乐中秋·你我分享”等班级活动,培养班级凝聚力,把思政教育落实到每位同学的具体生活里,增强大局意识、集体荣誉感、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宋彦涛鼓励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班级学生多次主动投身学校、家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中。班级获得模范班集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班集体、抗击新冠肺炎优秀班集体、优良学风班、优秀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学风和班风是班级建设的灵魂。宋彦涛积极响应学校“学在民大”的号召,秉承“学贵有悟、习贵有恒、勤能补憾、静能生慧”的班级理念,将学风建设常态化落到实处,融入班级日常生活中,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互帮互助,不让一名学生掉队。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在学习委员的带领下,班级每学期初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学期中,及时总结,调整方向,注入新动力;学期末,互相督促学习,加强纪律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下,营造了浓厚的学风,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学生们也因此受益。


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宋彦涛要求每位学生每年至少阅读10本专业课之外的书籍,并在“世界读书日”上进行读书心得交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力争“精神成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对很多学生来说,考研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经历。从考研意向征集到上岸后准研究生准备,宋彦涛进行“一条龙”式全过程指导,使学生能合理利用时间,顺利地驶上社会竞争的轨道。大三下学期,他邀请上一届被录取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面对面经验交流;填报志愿时,强调“考研不是一两门专业课的事,还有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工作意愿等,指导学生填报志愿,忌好高骛远;考研复习过程中,多次沟通,强调静心、提高效率、做好心理建设,疏导考前焦虑等;初试成绩公布后,对过线同学建立复试小组专群,传授复试技巧,交流复试经验,在刚刚毕业的2018级学生中,他的班级考研过线同学全部第一志愿被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海南大学等高校录取;扶上马送一程,学生虽然进入了新的学校学习,但宋彦涛仍然鼓励学生积极联系导师,争取提前进入课题组,尽早完成角色转变。宋彦涛还非常鼓励学生出国深造,积极帮助联系国外高校,1名同学被筑波大学录取,最终,全班考研率为41%。


“学好英语、学好计算机、有条件的考个驾驶证”,这是宋彦涛开班会时经常说的话,他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把未来社会上用到的技能都提前准备好。在四级、六级考试上,宋彦涛强化“英语学习不能临时突击,需要至少半年长线学习”的策略,从思想意识、学习过程、复习策略等方面扎实推进,组织集体学习,亲自为学生搜集学习材料、辅导批改英语写作、交流考试经验,并不断提醒他们抓住学校的资源稳步提高,全班英语四级通过率为74%。


“刚送走这一届,马上迎来下一届,不管哪一届,都得用心用情,这是大学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守正创新,不断超越,为祖国培养更多栋梁之材。”宋彦涛最后说道。


姚家伟:真心关爱学生


自2008年担任班导师工作以来,建筑学院班导师姚家伟不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守教书育人一线,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当代新青年当好引路人,努力培养优秀的建筑专业人才。


姚家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争做学生良师益友。每届新生进入工作室,姚家伟都会详细了解新生情况,为新生讲解专业知识和礼仪规范,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作出指导,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会与学生深入谈心谈话,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制定学习方案,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习进度。他还经常探访学生寝室,关注学生心理状况,解决学生生活问题。假期期间也不忘关心学生,经常为处于隔离的学生寄送食品、送去问候,叮嘱学生注意安全。


“每天一定会定时接到电话,已经习惯并依赖听到电话那头传来‘都好就行,注意安全,保持好心情’那父亲般的嘱托,谢谢老师。”这是建筑学201班张轶隆在隔离期间发的朋友圈。他说的老师正是姚家伟。对于学生来说,姚家伟是他们的老师,他们的亲人,他们的朋友,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尽量不缺席。去年冬天,来自新疆的伊克巴力的衣服比较单薄,姚家伟就领着他去商场购买了过冬的羽绒服。他用真爱关怀每位学生,陪伴他们顺利成长,始终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刻在心上,担在肩上。姚家伟组织工作室每周定期召开班会,解决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的各类问题,让学生制定出各自的学业规划和职业目标,提醒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特长做好职业规划。



姚家伟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基础的培养,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大胆尝试。他为学生讲授结构及构造知识时,要求学生从第一个课题开始就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运用恰当的建筑结构,为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基础。工作室的康寅琨同学对先进建筑技术兴趣浓厚,姚家伟就因材施教,在要求他运用正确合理结构的基础上,向其传授先进的建筑案例做法,鼓励他大胆创新,将想法付诸实践。在姚家伟的悉心引导下,康寅琨逐步建立起了对专业知识的系统认识。2022年暑假,康寅琨和其他四名学生代表我校参加“天正杯BIM创新应用”比赛,并获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姚家伟工作室多名同学获国赛个人一、二等奖,团体一等奖。


多年来,姚家伟积极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及建设工作,带领各民族学生成立实践调研团,深入民族地区开展调研测绘实习活动,在实习实践中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任职建筑学院副院长期间,姚家伟整合建筑学院学科优势,圆满完成建筑学院“十三五”规划,筹备制定学院“十四五”规划,扎实开展学院科研工作,在教学和科研上积极发挥表率带头作用。


学生就业是姚家伟紧系心尖的事情。针对工作室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他根据学生在考研或求职过程中的需求,剖析就业形势,确定每个人的选择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联系多家企业和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渠道和机会;讲解应聘时的面试技巧、心理调适、职场礼仪,缓解焦虑情绪,效果良好。今年,姚家伟工作室学生就业率达到100%,十余年来,无数优秀学子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单位骨干。


“育人以匠心,桃李遍天下,能够为民族地区建设,为传承民族建筑文化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贡献一己之力,是我的荣幸也是我毕生的奋斗目标。”姚家伟说。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