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我校辽宁省优秀毕业生风采展之三

首页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3日

编者按 光阴荏苒,花开花落,毕业季又悄然来临。按照《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辽宁省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遴选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评选大连高校2017届优秀毕业生的通知》要求,参照《大连民族大学校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我校认真组织了2017届省、市、校三级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工作。为更好地展示优秀毕业生风采,同时通过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号召、鼓舞更多的同学,近日,党委宣传部组织大学生记者对部分辽宁省优秀毕业生进行了专题采访,将陆续在校园网推出宣传报道。

孙唐圣娃:在磨砺中成长

在A区5楼的教室里,建筑学院建筑131班的孙唐圣娃打开电脑,把前期学习材料用音频形式分享给学弟学妹们,由此开启了小组一天的讨论。

“我该如何充分理解结构力学呢?”

“用公式分析单位力法。”

“那我要怎么解决画图中的阴影问题呢?”

孙唐圣娃弯下腰,拿起笔示范起阴影的画法。像这样的小组学习,孙唐圣娃每周都会组织一到两次,让大家在一起讨论学习,互相阐述设计理念。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帮助同专业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学习软件、绘图技巧和建筑设计规范,一学一教,彼此都受益良多。

“她成绩优异,但又不缺乏踏实能干的精神,认真刻苦,热心地为同学们服务,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是同学们的好榜样。”建筑学院辅导员纪忆老师这样评价孙唐圣娃。

孙唐圣娃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与老师交流互动,课下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注重培养科技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她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相关书籍、杂志,经常参加讲座,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凭借自己的努力,孙唐圣娃在大学期间先后获得了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国家奖学金,“两优一先”优秀团员,优秀三好学生等多项奖项。

因为专业画图实践的特殊性,孙唐圣娃经常外出探寻不同建筑样式。每到一个地方,她就用测绘工具和摄影装置从不同角度绘制拍摄建筑图片。认真观察每一个建筑样式的特点,包括建筑的空间结构、组群布局和建筑材料,并且仔细探寻建筑的艺术与文化价值。

“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更像旅行,在轻松的氛围里扩展了视野,这些体验对专业知识积累至关重要。不同的建筑样式会引起我的思考与联想,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过程。”孙唐圣娃说。

她认真负责的态度体现在专业学习上,也体现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大一加入社团联合会,协同策划“百团大绽”、社团评比等活动;大二跟随沈阳音乐学院老师学习小提琴,到龙山小学挂职锻炼;大三随同工作室老师到内蒙古通辽市赛罕塔拉进行“美丽乡村”规划建筑改造项目调研实习和后期制作。“这些课余实践活动,逐步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拓展了我的视野。”孙唐圣娃说道。

毕业在即,孙唐圣娃依旧感谢与珍惜大学生活。“其实大学于我而言是一段在磨砺中成长的享受,痛并快乐着。我的成长得益于民大的培养,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民大文化、民大正能量的传播者。”

杨朔: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毕业在即,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通信工程131班的杨朔打起行囊,舍弃了一些生活用品,捐赠了一些书籍,但那一本本证书却怎么样都要带着。“因为这些证书是我大学生活由懒散到勤奋的见证。”杨朔说。

大一入学时,由于终于从高中紧绷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杨朔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把对新生活的热情全部投入在了游戏上。好在,他的辅导员及时发现了问题,在经过一次促膝长谈后,杨朔认认真真地写了一份2000字的检讨,也从根本上转变了观念。“我想我的大学生活不能全部浪费在游戏上,我不想以后回想这段时光时发现自己碌碌无为,我要活出自己的价值。”

果然,在开学一个月后,他的各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每天早早进入教室,预习当天的学习内容,课后主动找老师问问题,期末时,他还尝试担任了班级的“小老师”,热心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杨朔连续三年总成绩排名专业第三,并先后获得了获得学院综合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

除了认真学习,杨朔还在业余时间参加了很多实践活动。在学院的学生会,他认真做好每件事情,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最终成为了一名部长。在学校举办的129长跑运动会上,他不仅每天进行固定时间的耐力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更是利用周末跑步爬山,进行高强度训练,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锻炼,让他在比赛时一举拿下了冠军。

2016年6月5日,杨朔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给自己定下了严格要求:“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平时坚持阅读新闻,学习党的政策,做一个有自己梦想与思想的新时代主人翁。”

业精于勤,荒于嬉。杨朔看到了自己大学以来的变化:从大一初期的懒散、愚钝到后来的沉稳、成熟,大学让他成长。“民大给了我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让我在迷失错乱时重新认识自己。大学时光很短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时光,珍惜彼此,珍惜寝室情、班级情,用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自己为大学四年画上圆满的句号。”

杨柳: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辩论场上,她唇枪舌剑,尽情碰撞思想的火花;志愿现场,她耐心善良,努力献上自己的绵力。一个犀利,一个细腻,两种风格,在一个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就是杨柳,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功能材料132班的团支书。

其实,无论哪种风格,无论什么活动,细心认真都是杨柳的一大特点。这是她的性格,也是她的专业要求。在很多时候,或许只是一项数据的纪录出现了误差,整个实验都要推翻重做。在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杨柳做了一个“糖和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对比”实验项目。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杨柳却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杨柳和团队成员一遍遍地重复同样的流程,“每一次都要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失误。”

专业学习上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不仅让杨柳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使她连续三年荣获了综合二等奖学金。

为了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杨柳参加了很多学生组织,并因为认真负责的态度,逐渐得到了各学生组织的认可。在第三届“电信杯”团市委辩论赛中,身为一辩的杨柳几乎用尽了自己的课余时间来完善辩论稿。临近比赛的那几天,即使是凌晨一、两点钟,也总能在宿舍走廊看见杨柳背稿的身影。持续了三个月的比赛占用了杨柳大量的课余时间,却也让她收获了更多的辩论经验。

大三时的杨柳头衔越来越多——班级团支部书记、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辅导员助理、校辩论队队长,可是,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忙碌。“很多次,各种组织活动的时间会安排不开,在遇见两个活动同时去筹划时,我就需要连轴转,所需要的时间与精力看似是‘一加一’,实际上付出的却远远‘大于二’。”杨柳说道。

“杨柳同学在思想上,乐观向上、思想态度端正,在学习上,努力刻苦、积极追求进步,同时能够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在生活中,能够团结同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班级同学服好务。”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功能材料132班班导师林峰老师这样评价杨柳。

郑淑娟:向阳而生努力前行

“回首大学四年时光,我每一年、每一个学期、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完成每一个小目标,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131班的郑淑娟感慨地说。

时间没有辜负努力的她,四年来,她先后获得“自立自强奖学金与新华梦想基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并先后荣获“大连市三好学生”“大连民族大学优秀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只有自己懂得的坚守,比如大家只看到了我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却未曾想,这四年以来,我每天都会早起学一个小时的英语,之后才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郑淑娟说。

在认真学习好课程的同时,郑淑娟还参加了多项校内外科技创新项目。穿梭于这些大大小小的比赛与学业之中,看似她“运转自如”,其实则是“海绵里挤水”,在时间与汗水的冲刷里,郑淑娟与其团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市场调研大赛辽宁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辽宁赛区三等奖、企业经营模拟决策辽宁赛区三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立项等多个奖项。

2004年的“六一”儿童节,作为一名被资助的学生,郑淑娟参加了当地政府举办的“大手拉小手,十佳春蕾女童”评选活动,深切感受到了被帮助的幸运。如今,“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成为了郑淑娟的习惯,几年来,她不仅多次参加“学雷锋”“环保志愿者”等志愿活动,还参加义卖活动、组织捐款,呼吁社会关注自闭症儿童,关爱留守儿童。现在的她已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志愿服务组织的一员,“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责任感与快乐,更加坚定了做志愿活动的决心。” 郑淑娟说。

由于工作认真和较强的责任心,她连续两年担任了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4、2015级新生代理班长,与他们一同进步、一起成长。

“作为班导师,我亲眼见证了郑淑娟大学四年间的变化和成长,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她都完成得很出色,我相信她的未来会更加的广阔。”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131班班导师马林说。

(学生记者刘思琪王梓楠师云凡杨红梅责任编辑李素梅创意设计 李舒婷)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