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说课活动赢得“满堂彩”

首页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3日

编者按 根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的有关要求,学校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说课活动,深入推进课程教学研究,促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说课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水平、教学活动质量的综合实践。通过开展说课活动,有助于教师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可以营造有效的科研氛围,为教师提供交流、切磋的平台,将“说”与“研”紧紧结合,把静态的个人行为转化为动态的群体性学术性讨论过程,引导集体围绕着同一课题,各抒己见,各有所得,优势互补,促进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师群体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6月5日,环境与资源学院全面启动说课活动,首次活动安排了崔玉波、李贺两位课堂教学经验丰富、课程建设成果突出的教师进行示范。此次活动说的“新”、说的“活”、说的“实”,说出了“效果”,说出了“水平”,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形成了良好的开局。

说课之“新”,“新”在教学设计别出“新”彩

“《环境质量评价》这门课程我讲了二十年,但今天站在讲台上,我有一点激动,因为与以往不一样的是,今天是我第一次以说课的形式来‘说’这门课程,同样不一样的是,今天我面对的不是学生,而是咱们学院的老师,教学督导和领导。我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我在讲课过程中的基本做法和思考跟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帮助我提高教学水平。”大踏步走上讲台,放下手中的材料之后,崔玉波谦虚地说道。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介绍环境评价基础知识,面向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直接影响一部分学生就业择业,实践性比较强,如何将理论与实践对接,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是崔玉波在多年教学过程中一直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虽然《环境质量评价》2012年就被评为我校精品建设课程,但这么多年,在授课过程中,我一直摸索如何把课上得更好。”崔玉波说。

“这六位老师构成了课程的师资队伍”,崔玉波通过PPT向大家介绍道,“引人注目的是六位老师中有三位来自企业。”《环境质量评价》实行“一课双师,企业工程师进课堂”的教学模式,聘请多位具有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的企业工程师,同校内教师一同组成师资库,校内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企业工程师讲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并与校内教师联合指导课程设计。“从我讲授这门课程开始,课程设计题目全部来源于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实践互动反哺课堂教学,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崔玉波介绍。

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时有更新,但教材无法做到实时持续更新,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环保政策、制度、规定和行业技术,崔玉波先后编制了《环境质量评价参考资料(上、下)》《环境质量评价案例分析》《环境质量评价习题册》等四本参考资料,对接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养能把握政策脉搏、紧跟时代要求、掌握最新动态的优秀毕业生,提升学生择业就业能力。

自2015年起,依托课堂考核方式改革,课程实行阶段性考核的评价方式。第一次采取开卷的形式考查环评新政,让学生了解形势,跟上最新的政策导向;第二次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从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中提炼部分真题;第三次考查案例分析。崔玉波说:“三次考核虽然形式不同,但全部对接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尤其案例分析是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中最难的一部分,通过训练提高学生技能,助力学生择业就业。”

说课之“活”,“活”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把桌子和地面想象成一个双分子层的框架,请四位老师站到一起,这四位老师每一位都代表一个α螺旋,通过手拉手形成一个有功能的蛋白,我们以俯视的角度从上往下看,大家会发现,当他们手拉手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中间形成了一个孔,这个孔有大有小,通过孔距可以约束穿过跨膜的分子的大小。”

看到这形象生动的一幕,观摩人员都笑了。这是李贺老师在以《细胞生物学》课程中孔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这个知识点为例,说明如何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将教材上平面抽象的知识点讲得立体生动。

“《细胞生物学》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很多时候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比较抽象,再加上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专业课程均有交叉,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将抽象的知识寓于形象的教学,使难于理解的书面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李贺说。

李贺自2011年开始讲授《细胞生物学》,为了使这门枯燥、深奥、前沿的专业课程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她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课程进度,要求学生进行三次由浅入深的PPT汇报,课程刚开始要求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相关领域诺贝尔奖获奖情况进行介绍;课程进行一段时间,学生掌握了一些细胞生物学的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药品说明书进行药理说明;当细胞生物学知识掌握的比较多、有了一定基础的时候,要求学生进行文献交流。李贺说:“课程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还应该关注学生素质和学生能力,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 。”

“学生自己设计剧本,分配角色,自己制作、组装道具,上台表演。”听到这里,观摩人员都感到很困惑,《细胞生物学》课堂上怎么还要上台表演?李贺老师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解释说:“在授课过程中,我会选择一些适合表演的知识点,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将知识点表演出来,例如蛋白质的合成,学生只有对蛋白质合成过程了解充分,小品表演才不会出差错。”

“思维导图对有的课程不适合,但对细胞生物学特别适合,引导学生将部分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系统性。目前,在学校和学院课程改革项目的支持下,通过每年选取20幅优秀作品,已经形成了两本思维导图成果集。”李贺边说边向观摩人员展示两本成果集。

说课之“实”,“实”在教学经验薪火相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每位教师现场说课时间仅有30分钟,但均突出了说课的要素,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在规定的时间内,言简意赅,将教学设计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清晰、完整地口头表达出来,展示了各自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充分展现了深厚的教学素养与教学技能。两位教师准备充分,课件内容丰富,加入了大量文字、图像,展现教学的层次和过程,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的课件展示,加速了信息在听课者头脑中的转化。

在经验交流与互动讨论环节,大家围绕课堂互动环节设计、启发式教学和分阶段考核等与说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和讨论。“之前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尝试探索案例教学法,但没有取得实效,今天看到崔玉波教授和李贺老师的做法,对自己有很大的启发,今后将积极探索适合自己课程的案例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新突破。” 环境与资源学院教师杨红说。

关于说课活动,教师们事先普遍担心可能比较枯燥,没想到这次活动既严肃又认真,既畅所欲言又激情四溢,以前大家都是单兵作战,但通过说课提供的这种相互切磋、交流学习的机会,能够从经验丰富的教师身上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了解到每位说课教师在教学中所做的深入思考和充足准备,对自己有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受益匪浅。“6月27日,学院还要进行本学期第二次集中说课,我相信一定会很精彩,我真的特别期待,希望你们还要继续来听啊。”活动结束后,金华老师兴奋地向我们介绍。

本次活动虽然结束,但热情犹在,很多老师在朋友圈上传了说课活动现场的照片和小视频,发表了自己参加说课活动的感受,赢得了众多点赞和回复。意犹未尽的老师们以自己的方式为说课活动打call。

“教师说课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当作阶段性任务,要对此次活动进行认真总结,要将每门课程都融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不断理顺整个专业各门课程间的相互关系,要将说课作为提高学院教学能力的常态性工作坚持下去。在教学创新实践中,既要重视方式方法的创新,更要注重实效性评价,‘以实则治’,使每位教师都能从说课活动中真正受益成长。”王永强副校长说。

(信息来源 王蕾 责任编辑 李舒婷 创意设计 杨琨)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