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是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和目标任务的开局之年,学校在开学初就召开了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学科建设会议、学校工作布置会议,对落实学校更名大学后首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学校学科建设,持续推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有什么样的目标,就要有什么样的担当和行动。从即日起,党委宣传部推出【改革发展•院长访谈录】专栏,特邀各学院院长畅谈学院目标发展之规划,改革建设之思路,以飧读者,敬请关注。
记者:张院长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接受专访。开学初,学校召开了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学科建设会议、学校工作布置会议,对落实学校首次党代会目标任务作出明确要求,请您谈谈生命科学学院落实党代会目标任务的思路?
张树彪:为深入学习贯彻大连民族大学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学院领导班子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党代会的学习与贯彻工作,组织教师进行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和研讨。新学期开学后,学院召开了新学期全体教师大会,及时传达学习学校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学科建设会议、学校工作布置会议精神,学院上下对于落实党代会目标任务的方法和途径达成了共识。
一是坚持高标准,强化高质量,争做学校综合深化改革的排头兵。牢牢抓住重大机遇,先行先试推进改革,稳妥推进学院教学工作量承包改革,压实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各项任务指标,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紧密围绕学科特区建设,积极推进学科建设机制体制改革,引进高层次人才,激发现有教师队伍潜能,培育标志性成果,提高科研产出总量,以政策引导快速提升特区实力。
二是整合学科资源,凝练发展方向,切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出实效。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奖等项目,力争在项目立项、经费支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平台,孵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重大科技攻关的创新项目,提高实验室研究水平。以生物工程一级学科辐射带动化学工程与技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发展。
三是围绕问题牵动,加快方案落实,着力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积极推进生物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201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进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潜能。积极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细化认证流程、内涵、评判指标,自查薄弱环节,夯实专业基础,加快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争取早日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突破。
四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党的建设保障各类目标任务整体推进。以“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为抓手,通过学习和培训,弥补基层党组织书记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和工作盲区,为抓实党建工作提供能力保障。积极开展对标联创活动,深化校园先锋工程等载体,把抓好中心工作、抓好重点任务推进、抓好目标任务完成,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引领党员师生在改革关键时期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记者:抓好党建是各级党组织的第一责任,加快发展是各级党组织的第一要务。生命科学学院是如何明确要求、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推进党建各项任务落地生根的?
张树彪:党建工作离开了具体的业务工作,就没有了根基,所以学院的党建工作要和学院、系的具体工作紧密结合。我们学院的党建工作就是要在促进学生成长、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上下功夫、见真章。
学院在年初就把党建工作做了详细的计划,围绕“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这一目标,我们将着力完成建设省级标杆院系和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项目的各项任务指标,形成党建特色。以“党员面对面”活动为载体,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同志积极联系师生、走近师生、深入师生、激励师生,解决困惑困难,使党员同志自觉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宣传者,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团结和凝聚师生的桥梁和纽带。
学院将围绕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鼓励党员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科学技术创新研究,形成“头雁效应”。在党建助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将发起“改革发展关头,我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对标学科建设规划和学科特区建设内容,就如何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声亮剑,不断凝聚改革发展共识。
记者:学科建设是引领,是优化结构布局、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层次的基础和核心驱动力,具体到工作实践中,生命科学学院是如何开展学科建设的?
张树彪: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尤其是提出的“三个突出”战略中,第一个就是突出学科建设。我们学院的学科建设责任重大,因为生命科学学院是生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的牵头单位。我们的建设目标是建成生物工程双一流学科,要获得生物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为此学院以打造学科团队为主要抓手,有7个学科团队获得学校的立项支持,共有40名教师加入学科团队,占教师总人数的60%以上,通过学科团队建设,极大地整合了现有教师资源,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方向,其作用将会逐渐显现出来。同时,利用学院教学工作量承包的契机,我们设立了11个学院科研岗,其中有9名教师的年龄在40岁以下,他们的年工作量降低为100学时,但是科研任务要求提高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改革,能为部分教师“减负”,避免了某些教师凑工作量的情况,我希望这些教师少讲课、讲好课,多出科研成果。可以说,学院科研岗的设立与学科团队相互呼应,我希望能形成合力,在2-3年内,我院的学科建设能再上新台阶。另外,学院一直重视学科平台建设,我们有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省部级平台5个,有其他各类平台6个。可以说学科平台为我们学院的学科建设提供了非常显著的支撑作用。我们将以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主要抓手,为冲击更高级别的学科平台打下良好基础。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多不足,还有不少短板,我们必须要迎难而上,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记者: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是一体的,生命科学学院在学科建设的引领下,如何加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张树彪:本科生工作方面,要坚守安全稳定底线,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和学风建设两个主要方面持续发力,通过“生命文化节”系列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形式到内容再到实效上的整体提升。计划组织召开4次本科教育教学专题会议,落实OBE教育理念。现在我们正在完善学院六个专业的201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要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科改革思想融入到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力争做到位学生“减负”,让学生有精力对学科基础知识能学精学透,对专业知识能学会利用。我们要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上持续发力,今年,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生物工程专业参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力争通过学校自评并参评国家专业认证,争取建设一流课程1-2门。学院鼓励教师参加国内相关教学会议6-8次,累计交流人数要超过30人次。我们要组织好辽宁省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开展学院第二届教师说课活动,举办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学院将积极探索和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过程管理,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今年我们招收了第一届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学位论文考核机制等方面还需要稳步推进,打好基础。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做好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规范课程教学,建设校级及以上的精品课程、教学案例库2门以上。另外,在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各类学科竞赛等方面精准发力,稳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记者:为加强教学管理工作,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听说生命科学学院实行了教学工作量承包使用办法,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张树彪: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三个突出”战略,为了生物工程学科冲击辽宁省一流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相关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同时为了缓解我院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不足的矛盾。学院研究决定,对于学校下发的教学工作量进行承包,支持课程改革、支持实验教师授课和支持学科建设,并针对每个部分做出来具体的使用方法。
比如对于支持课程改革,鼓励部分教师先行先试,采取翻转课堂等授课形式,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学院在授课方式上给予教师一定自主权,在教学工作量核算上给予优惠。先期改革试点的课程应为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或实践类课程,课程改革要有一定的基础,课程负责人应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鼓励教学名师、精品课程负责人、教学大赛获奖教师申报。每个专业可先期遴选部分条件较好的课程进行改革,根据课程改革效果和学院教学工作量总额情况稳步增加课程改革门数。课程改革验收时,可以采取说课等形式进行汇报,学院结合课程评价效果给出综合评定结果。我想强调的是,课程改革要给教师一定的自主权,要充分发挥大家的作用。我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我们能真正做到课程改革能以产品创制、学科大赛等为导向,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记者:高校是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地和集聚地,作为院长,如何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如何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成为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的人?
张树彪:老师的发展,师德师风最为重要,好老师虽然没有统一的培育模式,但每个人心目中都应该有好老师的形象,每个人心里也都应该有成为好老师的理想。做一个好老师最根本的要对学生有爱,就像电影《老师好!》里面的苗老师那样,将对学生无私疼爱与关怀转化成一缕来自陌生人的光与温暖,不经意间照进他们心里的光芒,或许会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把别人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就能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生的发展,理想信念最重要,坚定了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我们常说,只有解决了为什么学的问题,才能解决怎么学的困惑,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学们要把个人的梦想跟中华民族的梦想结合起来,把自身的进步跟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找准定位、把握机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练就过硬的学习应用本领,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能力支撑。
(记者 李素梅 创意设计 杨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