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以来,学校党委紧随时代步伐、抢抓发展机遇,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面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以“三个突出”战略为引领,深化“三项重点工作”,持续抓好“三件大事”,成效显著、硕果累累。回首学校筚路蓝缕、奋斗创业的发展历程,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成绩,离不开党和国家对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关怀与支持,离不开学校党委和历届领导班子的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更离不开一代代教职员工的辛勤耕耘、恪尽职守。今年学校表彰了一大批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代表。他们有的志在教学,专注于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有的心系科研,致力于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有的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奉献在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这些在各自岗位上矢志不渝干事业、孜孜不倦育人才的形象,是“民大精神”的生动写照。他们是民大创新发展的栋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教师的担当。
党委宣传部推出以“不忘教育初心 牢记育人使命”的主题宣传,从22位获得突出贡献奖的教师中,撷取一些故事片段,展示他们坚守讲台、立德树人、甘于人梯,勇于奉献的精神和风采。
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昂雪野
今年是昂雪野从教的第37个年头了。37年来,她一心扑在教学上,积极进行教学建设与改革,用实干换成果。37年来,她精心指导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带领学生捧回一个又一个奖杯。37年来,她饱尝了教书育人的困难、艰辛,幸福和喜悦,曾荣获市级优秀教师、学校“三育人”标兵称号,校优秀中共党员,校优秀班导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昂雪野主要承担土木工程学院和建筑学院的《工程图学》和《CAD》等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教学任务繁重,作业批改量更巨大,为了把教学各环节做好,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她以校为家,早上7点多钟就到办公室,几乎是每天最早到教学楼和最后离开教学楼的教师,周末和节假日也不例外。她主讲CAD,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利用寒暑假外出学习和培训,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和督导的好评。2003年获得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昂雪野作为课程负责人的《工程图学》课程2011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土建类制图与CAD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2012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她还主编工程图学和CAD等教材6部,参编5部。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学术研究论文10余篇。
“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2018年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国内工程图学类课程最高级别的“国家级”赛事。昂雪野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精力集中于参赛学生成图、建模能力的提升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上,为夺取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第十二届大赛上,共有420多所高校和4077名选手参加,昂雪野指导带领的建筑类团队获得了三个全国第一名。
多年来,昂雪野还担任了“2006及2007全国三维数字建模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等大赛的指导教师,带领学生们取得了好成绩。
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副教授:齐淑华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民族院校班导师,我们不仅要为学生传明道,解心惑,更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四有好老师’标准,与学生们一起‘学在民大’,共话成长,用心去指导,为新时代的新民大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刚刚结束的教师节大会上,齐淑华的这段发言引起在场老师们的强烈共鸣。她的这份感慨来自于她热爱的教育事业,来自于在民大近二十年的辛勤耕耘。
踏上教学工作岗位至今,齐淑华做过5个班级的班导师。在班导师工作中,她非常重视抓好大一班级的工作,高度重视每一次班会,每一次班会前都认真备课;她经常与学生谈心,坚持把思想工作做在平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把班级凝聚力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开展一对一辅导,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辅导答疑,在提高了学生期末考试及格率的同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学风班风。
付出总有回报。今年的毕业班统计学151班在齐淑华的带领下,四年来先后获得校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标兵班、模范班集体、先进团支部、大连市先进班集体等荣誉,更令人欣慰的是,全班31人中有12人考上了研究生,占理学院考研总数的54.5%。“我从教以来最大的荣誉就是学生们的进步与成功。”齐淑华说。
因为班导师的经验丰富,齐淑华对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认知习惯以及思维方式更为了解,她把这种了解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融入到教改课题中,融入到教材编写工作里,先后主持校级一般教改课题一项,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并制作了对应教材的课件供任课教师使用,主编《高等数学基础》教材以及《微积分学习指导》……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我用心去感染、感化每一位学生,时刻在用实际行动为学校的教学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这份对教育的热忱始终如一。”齐淑华说。
国际商学院教授:刘秀玲
“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专业,专业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刘秀玲执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20年来的深刻体悟。
20年前,刘秀玲来到我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起步的艰难时期,扛起了专业建设的任务。从挑起专业建设这个担子那一刻起,刘秀玲长期执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规律,探索建立起与理论课程协调配套的“专业认识实习——学科基础训练——外贸现状调查——专业技能训练——国际经贸专题文献综述——毕业论文”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了系列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化毕业论文教学,实施以实际调研为基础的毕业论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今的国贸专业已经建立起国际化课程体系。以该体系为平台,建成国家双语示范课1门,教育部来华留学品牌课程1门。2019年,专业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18年,专业建设成果“本科专业层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与实践”获辽宁省教育厅颁发的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际贸易系也先后两次评为大连市“三育人”先进集体。
国贸专业建设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与发展,与刘秀玲对国际经济与与贸易专业的深刻领悟及对人才输出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正确判断分不开。“执着专业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人才培养,看到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能在国际化发展浪潮中站住脚,作为教师,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从教几十年,刘秀玲对教育事业的这份初心一直未曾动摇。她一直在探索新的育人模式,设置别致新颖、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她主讲的“国际贸易实务”被评为我校精品课程;主持省部级和国家外专局“跨境电商人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专业人才素质培养探讨”“慕课融入下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等教研项目10项……这些成果是她多年潜心教学研究的最好证明,也是她关注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动体现。
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崔玉波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需要具备四方面的素质:责任、热情、奉献和对教育精神的把握。”从教20余年,对大学教师这四个字,崔玉波有着这样的理解。
作为环境与资源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和资深教授,崔玉波承担着组织全院教学运行的管理责任,又是一名多年耕耘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倒置式”课外专业教育模式并积极尝试与推广,推行的校企联合培养“3+1”人才培养模式为专业转型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倡导的“学生组织-企业赞助-教师指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学科竞赛活动得以快速推广。按照系统设计的方法,建立了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的“教学大团队”和大课程群,构建了以课程负责人为基准单元的“教学小团队”和小课程群,并分级负责,强化了课程群的主导作用和协调优化作用。崔玉波还长期担任班导师工作,针对民族高校学生文化差异大的特点,坚持因材施教。
作为一名老党员,崔玉波政治觉悟高,思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多年来一直真挚热爱民族高等教育工作,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近十年来,指导学生获得论文、获奖、项目等成果318项,带出了包括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获得者洛桑竹玛在内的多名优秀学生,指导的五名2018级研究生来自五个民族,充分体现了多民族融合发展。
他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教学工作一线,始终用自身的行动履行着一名从事民族高等教育工作的老党员“立德树人”的崇高责任。近年来,主持了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25项科研课题和8项省部级专业建设项目,总经费7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教材1部,获国家专利9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荣获亚洲城市环境学会2018年年度大奖(AIUE-O Prize)。
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冉春秋
“作为教师,首要任务是教好专业课程,做好本职工作,其次要在生活中做每位同学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和困惑。”冉春秋说道。
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冉春秋始终坚持“以本为本”,教学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学生,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研究,构建了“5C”能力培养达成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达成度进行多元化、多维度、个性化全方位质量评价,形成专业教育、能力培养和人才质量评价的完整闭环,促进各民族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主持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项,主持项目《“一体化、两融合、三进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践》荣获2018年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二等奖及以上17项,多次获得学校突出贡献奖、励志奖、优秀教师、校先进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也是历年的优秀课外活动指导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标兵。
今年,环境工程专业成功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作为系主任,冉春秋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他以主持人身份获得的教学成果、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指导学生成果等成为了强力支撑。在培养方案修订关键时期,冉春秋在无副系主任情况下独自承担了大量专业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顺利、圆满完成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独自完成了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专业2019年度专业信息填报工作。
作为班导师,冉春秋针对学生的现实差异性进行差异化培养,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树立每个人的目标,关心关爱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在回归专业课系主任之前,他一直在负责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所以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着自己独特的了解,取得了成效。他总结撰写的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材料使学校2018年底获得了“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称号,与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同列前十,很好地宣传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因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冉春秋先后被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突出者”等称号。
(信息来源 李素梅 李舒婷 创意设计 杨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