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大手牵小手,筑梦在贵州——我校支教团队赴铜仁市支教侧记

首页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2日

2594公里,32人,惠及200名农村留守儿童,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夏之声、猛男妙蛙种子和红色青年团三个支教团队,分别前往铜仁各支教点进行二十天或半个月的支教生活。支教期间,他们不仅做了一次好“老师”,还协助完成支教点所在村300余户贫困家庭建档立卡、脱贫攻坚资料数据建设等工作,入村入户开展了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社会调查、关爱留守儿童家访等活动,受到了铜仁市各级部门、受访家庭的热烈欢迎。

今年,为深入践行学校“三个突出”战略,服务民族地区发展,助力贵州铜仁脱贫攻坚工作,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今年校团委在社会实践安排中专门设立了“铜仁专项”。

以知识为桥梁,建立温暖情怀

清晨六点,在铜仁思南县茶山村,支教团成员还没吃完早饭,前来上课的孩子却已经到了。虽然规定早上七点半上课,但每天,孩子们却到的特别早。他们这种对知识的渴望,激励着支教团成员在授课时铆足了劲,打起十二分精神上课备课。

支教团成员们来到当地后不久发现,孩子们的英语普遍不好。龚雪是负责教孩子们英语的老师,在得知这种情况后,她迅速做出调整方案。“首先从基础开始,为了纠正发音,我从字母开始教他们读,并用英语字母编成歌曲,加深他们印象,课后也布置一些相关字母的作业,孩子们也都完成的特别好。”这也激励了龚雪的斗志,当孩子们对字母的学习熟了之后,她又着手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单词。龚雪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可爱的小人,并标注了人体部位的英语读法,孩子们看着十分感兴趣纷纷抄写了下来。通过这些方法,孩子们对英语的学习更有兴趣了,英语课堂上总是激情满满,热情积极的课堂氛围已经取代了刚开始的寂静无声。

除了教授新知识,支教成员们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指导孩子们的暑假作业。村里的人都说,有了支教团,孩子们终于不是呆在家里看电视、睡大觉了。也不用羡慕城里的孩子有暑期补习班了,这次支教活动让家长省了心、省了钱,孩子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感恩。

“虽然时间有限,我们带给孩子们的知识不甚全面,但是我们希望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多开阔孩子们的眼界,给他们讲解外面的世界,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颗向外闯出一片天地的种子。”袁思洋说道。

以关怀为引线,走进孩子生活

为了更好地教学和走进这些孩子,各团队利用周末去学生家里进行家访,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居住。

卫柳萍和卫柳琴两姐妹一个读六年级一个读三年级,父母常年在温州打工,她们就和爷爷奶奶一起住,本来农村家庭的爷爷奶奶,为了让孩子上学方便,便在镇子里租了房子。卫柳萍老实稳重听话,卫柳琴淘气活泼胆子大,家里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却从未缺少欢声笑语,小小年纪她们就已经学会帮爷爷奶奶做饭、洗衣服了。

在红色青年团前往两姐妹家里进行家访时,看见两姐妹正在帮着祖父母做家务,卫柳萍说:“奶奶每天回来很辛苦的,我不想看到奶奶那么辛苦,而且爸爸妈妈也告诉我要听话,多帮爷爷奶奶干活。”当得知我校将有学生来到镇里支教,卫柳萍的爷爷奶奶第一时间就让两姐妹报名参加,“希望她们好好读书,能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过上更好的生活。”卫柳萍的奶奶说道。

“她们两姐妹俩给我的感触很深,理解父母,懂得体恤爷爷奶奶,是懂事的好孩子。这次家访,不仅让我们知道了该如何更好地与她们相处,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美好生活。”红色青年团队长佟家辉说。

最让夏之声团队挂念的是三年级女孩田艳秋和弟弟田雨田,他们的家坐落在村里的最尾端,位置比较僻静,陈旧的木房子和村里一座座崭新的洋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经过艰难的交流之后,支教成员才知道,因为外公身患重疾,田艳秋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寄钱给外公,已经几年没有回家,也从来没有给姐弟俩寄钱,家里的开支仅靠爷爷做农活挣的一点小钱来维持。好在姐弟俩为人乖巧,学习努力,成绩优异,让这个生活拮据的家庭有生活的希望。

“听完之后感觉特别心酸,我们也在尽自己所能,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他们姐弟更多关注,如在赠送文具时也更多偏向一些。”夏之声队队长玮琦说。

以信任为指引,传承爱心观念

在支教团队刚刚到达的头两天,孩子们还非常羞涩,不敢主动举手问问题,支教团成员看到了这一点,便时常在教室里走动主动给他们答疑解惑,就这样孩子们也与支教团成员渐渐熟络了起来,课余时间也积极邀请支教团成员和他们一起打球、玩游戏。每到下课的时候,一些小女孩就会围着支教团成员,让支教团成员帮她们扎头发。

“对于我们男生来说,编头发可要比讲习题难多了,但是看着她们期待的样子,我还是决心一试,虽然手法不娴熟,但却和她们更熟络了。我想,在这短短的15天里,我们既承担了老师的责任,又承担了部分家长的角色。”支教团成员王鹤说道。在8月8日清晨,当支教团成员坐着大巴离开了村子后,王鹤的手机响了起来,原来是他们班的两个女孩用爸爸的手机给他打的微信视频,在聊天过程中孩子虽然满脸欢笑,言语中却透露着不舍,几分钟之后挂了电话,全车也陷入了沉默。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子说,她以后也要做老师,然后去支教,帮助有需要的人。”支教团成员姚志敏说。

在支教的这段时间,支教成员有时候会收到孩子们送给他们的小礼物,千纸鹤折纸、一朵小野花、一颗漂亮的小石子……孩子们用他们最喜欢的东西来表达最简单最朴实的情感。

“这种感动不仅仅来自于孩子们,还有我们的老师和村民。在铜仁挂职的校团委书记苑杰老师,不仅来探望我们,还每天都会询问我们的安全情况等。有一天村里停电,村委会的曾书记就给我们送来了牛奶面包,和我们一起吃了一顿‘烛光晚餐’,有的村民还给我们送来了当地食材,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支教成员陈萌说。

据了解,除了三支支教团队,今年,校团委还与铜仁市关工委、团市委、市教育局等5部门合作,在铜仁市所有的区县继续开办暑期学校,开展为期1个月、惠及100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

大学生支教是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快乐。“在短期的支教活动中,虽然并不能给孩子们带去很多的知识,但是给孩子们带去一份信心,一份激励。做到了‘精神扶贫,启迪心智’的作用,帮助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明华说道。

(信息来源 学生记者 李舒婷 吴美秀 责任编辑 李素梅)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