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静水流深 智者无言 ——访辽宁省教学名师、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汝波

首页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1日

机器人工程专业成立大会成功举行、“大连市装备智能检测与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组建、获评“辽宁省教学名师”……对于我校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汝波而言,2019年的秋天又是一个特殊的收获季。

尽管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令人羡慕的科研成果,但面对“辽宁省教学名师”的荣誉,张汝波依然觉得“分量太重”。“获评‘辽宁省教学名师’是对我多年教学工作的一种肯定,但更多的还是鞭策与鼓励。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教学是无止境的,踏踏实实地站稳三尺讲台,认认真真地培育各族学子,希望在自己的教学中,能真正为民族地区及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专业人才,能真正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张汝波真诚地说。

其实,这些收获在张汝波32年的从教履历中并不算什么“大事”。

课上“真功夫” 课余“下功夫

1987是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是易名前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正式组建的第十七个年头。这一年的夏天,张汝波硕士毕业,留校任教,站上三尺讲台。这一站就是32年。

32年过去,张汝波先后给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近十门课程,指导和培养了百余名研究生。如今,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就职各行各业,有的也已经成为高校的教授、副教授,像他一样坚守讲台,传道授业。

在北京师范大学刚刚结束的“名师教学观摩月”上,王醒策教授主讲的观摩课,再次呈现了她的“精彩一课”。已经执教10余年的王醒策是张汝波指导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之一。提起恩师,王醒策饱含深情地说:“非常庆幸,我的人生遇到张老师,他渊博的专业学识,活跃的学术思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都在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在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了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张汝波任教主讲的第一门课。当他第一次走进教室,站上讲台,与教室里那几十双充满对知识渴望与期待的眼睛对望的那一刻,他强烈地感觉到一名师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他暗下决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书育人,终此一生。

每一节课,张汝波都会花费大量的工夫和心血去准备,丝毫不懈怠。这种精心准备的好习惯,使得他的课堂总是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格外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他的学生说:“张老师讲课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富有感召力,他旁征博引所例举的很多实例,让我们对课程理解得很透彻。”

2012年,张汝波来到大连民大任教。从“教育工作”到“民族教育工作”,两字之差,却着实让他费了一番功夫。

《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技术课,是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课程。民族院校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为了讲好这门课,他精心选择适合民族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籍,坚持“每课必备、每课必新”,花大量精力收集相关文献,更新已有的教学资料,力求反映学科最新研究动态。

“今天我们讲‘系统的类型与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低频淅近线的对应关系’,大家知道,系统的类型是按照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积分环节数量来划分的……这样,下面我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样讲就不难理解了吧。”在张汝波的课堂上 ,从台上到台下,他一边讲解一边用慈父般温暖的眼神细心地张望、观察着每一名学生。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通过“察言观色”来判断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然后再把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反复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举一些科研工作中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倾注了他全部的耐心和细心。

“张老师讲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他能用独特的方法把复杂难懂的问题讲得通俗易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积累的知识传授给我们。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对我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当某些知识点我们听不太明白时,他就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讲,直到我们完全听懂为止,特别有耐心。”他的2017级学生说。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的原则是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地对待和呵护。我常常对教师们说,如果自己的孩子在这里上学,我们会以一个什么的心态来培养教育?教书育人是个‘良心活’,尽心尽力上好每门课、教会每一名学生,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张汝波说。

在授课方式上,张汝波很早就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学生们针对难懂的内容通过“线上”提出疑问,老师通过“线下”交流及时给出精彩的解答,随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说到教学理念,张汝波说:“作为大学教师,不能仅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我经常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仅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具有专业能力。”

单看张汝波的简介,很难判断他是属于教学型还是科研型人才。在许多教师都在为教学、科研冲突而犯愁时,他将两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通过在教学方面的研究及创新,他撰写了多篇教改论文。他的辽宁省教改项目“教学型高校技能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实践成果获得学校教育教学建设与教学研究成果奖励。

张汝波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教书育人是一件艰辛而恒久的事业,只有付出辛勤劳动和汗水的人,才能真正懂得这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

作为国防军工企业的子弟,受父母的影响,大学时选择了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直至硕士毕业留校任教,二十余年的时间里,研究内容几乎都围绕着国防预研项目进行,国家第一台智能水下机器人的研发就有他的主要参与。

由于研究的需求,张汝波每年都要到海上进行试验,一呆就是两三个月。“做科研着实不容易,尤其在水下机器人方面的研究,付出的太多了,每次回来都感觉海上人间,恍如隔世。”张汝波感叹。

“怎么不容易?”面对记者的追问,张汝波欲言又止,黯然沉默。

沉默往往不是因为忘记,而是因为难忘。不难想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移动电话虽然刚刚走进了商场的玻璃柜,但中国的电信移动通讯还处在“百废待兴”中,在城市中心接电话还“移动着”找信号,在苍茫大海上就可想而知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且别说海上危险恶劣的生活条件、单调匮乏的饮食,也别说身体的不适、对家人的思念,单就说在研究上有突破、有创新、有收获,又“纵有万般喜悦,更与何人说?”

从“八五”开始对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到“十五”期间,张汝波在智能水下机器人方面的研究成果遍地开花,先后斩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多项。张汝波在智能水下机器人方面的研究进入了极速深入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爱默比尔说:“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挑战所激发,而不是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会表现出一种激情,一种创造,才会真正投入。”

而张汝波深刻感受到,越是投入其中越发现自己能力的不足,对这个领域深入了解之情也就更为迫切。加之当时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时代要求,1995年,张汝波选择攻读博士学位。“要想出成果,要想在研究领域有发言权,必须得把底子打好,把理论的基础打牢,把根扎稳。”

四年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张汝波迎来了自己科研领域的“大爆发”。

当时我国部队的信号检测技术不成熟,噪音大、效果差,检测人员面临着听力受损等危害。张汝波带队对这一难题开展攻坚,一干就是三年。终于,噪声环境下语音信号检测技术及处理软件开发、短波信号自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等项目相继落地完成。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祖国同胞挥之不去的痛。伤痛之余,张汝波非常敏锐地思考到,地震的救援工作是最为关键也最为艰巨的,由于地震发生后废墟结构极不稳定,很容易对在废墟中救援的队员造成威胁,能否针对地震灾害救援的复杂性研制出地震搜救机器人,来代替人工进行灾后的危险救援。

基于此考虑,他的国家863项目“现场生命体征搜寻机器人仿生感知技术”就是在应用于搜救机器人工作平台上,仿照人类听觉、视觉感知,基于声音定向和人体识别技术而探测幸存者的有利手段。经过三年的刻苦攻关,该项目顺利地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

多年来,张汝波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防973、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防基础研究项目20余项。他把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经验和理论成果撰写成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强化学习理论及应用》《计算智能基础》《计算机控制原理与系统》《人工智能理论与实践》等著作、译著、研究生教材、本科生教材相继出版发行。

“我把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多年积累的知识带到课堂,跟学生们分享,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我也时常跟同事们交流这些内容,希望能发挥‘1+1>2’的效果,让科研氛围更浓厚。”张汝波说。

张汝波带过的团队成员对他的学术品德、人格魅力赞不绝口。刘冠群是张汝波研究团队中的一名“老兵”了,他说:“张老师经常跟我们说,做科研必须要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淡、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硕果才会随之而来。”

张汝波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多少年如一日,他摒弃浮躁,放下功利,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日,虽然和家人从来没有过一次“说走就走的浪漫旅行”,但却在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控制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科研之路上走出了一条开阔平坦的大道。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打造具有“民族性”的工科学院

2015年,肩负着学校党委的信任和全院师生的重托,张汝波怀着一份公仆情怀,接过了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的重担。

“院长,是一个头衔,是一个岗位,但对我来说,更是一份信任、一份责任、一份使命、一份担当。我深感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因为我未来要打造的是一个具有‘民族性’的工科学院。”说起当时的心情,张汝波仍是一脸笃定。

在担任院长不足两个任期内,并没有对“管理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张汝波,在管理实践中却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绩。“就是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带领全院师生拿出只争朝夕的劲头。”提到他的管理秘笈,张汝波笑了。

教学改革容不得等待观望。张汝波上任以后,先从教学抓起。

他积极倡导全面实行导师制,每位专业教师指导一定数量学生,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培养。张汝波和同事们几经研讨,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方案。何为“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就是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同时面对人才市场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自身发展需求将学生分为“学术型”“技术型”“创新型”和“国际型”等几大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特色创新的技能型人才。

张汝波认为,现在的教育体系应该以本为本,民族院校更应该以本科教育为核心目标,建设一流民族大学首先要有一流本科教育。老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学中,迅速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引导他们做好本科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立足学校办学宗旨和学院的培养目标,我们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要知道社会、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老师就必须深入企业、深入一线去看、去体验。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张汝波说。

以机器人专业获批为契机,今年暑假,张汝波组织青年教师到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学习,针对于机器人专业建设模式等带回了第一手前沿需求信息。从个人发展到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张汝波着眼的,不仅仅体现了一个“名师”的品质,更体现了一位“明师”的胸怀。“科研能力强、理论基础厚,这是为师者的资本。有实践能力,教学内容‘接地气’,不与社会发展脱钩,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这是我们老师‘立地’的本事。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要让团队集中发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提高,这样我们的民族高等教育才有力量、有希望。”张汝波说。

上任以来,张汝波始终在思考如何打破传统人才培养的困局,尤其民族院校,更应该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造升级”。

2016年开始,他一边带领相关老师到企业及高校进行调研,一边组织项目组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论证并完成制定、申报机器人专业、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组织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培训、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实验室、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

莫嫌天涯海角远,但肯摇鞭有到时。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大连民族大学《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项目榜上有名,位列其中。

说起目前承担的教育部新工科项目,张汝波表示,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才的供应与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使学校、学生与企业的距离越来越远。要走出这样的困境,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的教学模式使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

从地图上看哈尔滨至大连的走向,一条直线从东北划向西南。对于张汝波而言,这条线连着的不仅仅是950公里的距离,还有他56载的人生淬炼。当年为了科研事业经常来大连在海上搞试验,如今举家在这里定居,从当初的飘零到现在的归属,“乡音无改鬓毛衰”。对此,张汝波笑称是民族教育的召唤,是命运使然。

来学校之初,张汝波有三个心愿:一是创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形成自身优势与特色,提升综合实力,取得更多科研成果;二是增设“机器人工程专业”,优化专业设置,加快转型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三是为学校学科发展作出贡献,真正体现出机电学院的学科专业特色。“三个心愿目前完成了两个,对下一个心愿,我们正在努力着。”就到这,张汝波望向窗外,风轻云淡地笑了。

老子说:“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待人平和、行事沉稳、言辞内敛。同事们这样评价张汝波,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的谦和、低调、执着和睿智。记者通过采访,在他身上还看到了新时代民族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眼界和胸怀。从青年助教到二级教授,岁月不居,青春不再,三十二年弹指挥间。一路走来,满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呕心沥血,成就了无数学子的梦想;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甘为人梯,成就了张汝波一生的追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千帆过尽,也许,这一路的成功、收获和荣誉早已被他叠落在抽屉里,惟有那份不泯的初心、肩负的使命、心怀的责任,才是他人生路上那一长串最清晰的脚印。

(李舒婷 创意设计 杨琨)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