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0余名学生,近2000门次课程,对于80%学生在民族地区的我校学子来说,没网、停电、缺纸……“线上学习”总会有预想不到的小难题。
“线上学习一个学生都不能少”“一切为了学生”,学校和老师们铆足了劲儿,下足了功夫,资助现金、开小灶补习,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教学工作的影响,让同学们能上课、上好课。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扎根中华大地,做有担当的青年”,各族民大学子上房顶、蹭网络,跨越山河大海和老师相聚云端,也是为了能上课、上好课。
纸壳上的流体力学
四个兄弟姐妹都在家上网课,桌椅不够,网络不够,就连纸张也不够,对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182班苏补呷来说,他的网课可以用“捉襟见肘”来形容。
苏补呷家住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梅子萍乡梅子坪村,那里本就交通闭塞,疫情的爆发更是让这个小山村“与世隔绝”。在梅子坪村,除了电信网可以用,其他的网络基本都接收不到信号。线上教学开始前,学院的老师联系到苏补呷,询问参加正常教学是否有困难,苏补呷保证,一定克服困难,参加线上教学。
网课开展了几天,不稳定的信号还是或多或少影响到了苏补呷的正常学习。课程直播经常卡顿,不能准确接收到的课程内容,苏补呷就等网络好一些的时候,联系任课老师,申请看回放视频。为了不影响弟弟妹妹的学习,苏补呷自己动手打造了一张书桌,到室外学习。“我的学习基础本就比其他同学差,只看视频很多知识点记不扎实,理解不透彻,必须梳理笔记,不断复习。”苏补呷说。
在梅子坪村想买到学习用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里四个学生都要学习,现有的本子、纸张很快就用完了,加之网课流量消耗大,每天只是话费支出就是笔不小的开支。既要保证学习,又希望节省些费用,苏补呷想出了用纸壳记笔记的注意。他把家里能拆的纸箱都拆了,一一铺好压平,看视频的时候就把知识点一笔一划写在纸壳上。“虽然写在纸壳上不便于携带,但是由于纸大,可以记下很多知识,这样写好拍照保存到手机里就可以随时复习巩固了,也很方便。”苏补呷说。
辅导员李德万得知这个情况,第一时间给他转账了500元。苏补呷托住在市里的小姨买了学习用品,疫情缓解了些,又委托去市里办事的老乡捎回来。
现在,苏补呷不用在纸壳上记笔记了,但是写满知识点的那些纸壳他都整齐地收好,他说:“身为学生,要学习、想学习的这份坚定信念不能动摇。况且,有那么多老师同学的帮助和关心,我有千万个理由排除万难,奋发进取。”
知识就是风油精和花露水的味儿
“绝不在返校前落下一节课。”这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应用化学172班戴凤枚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戴凤枚家在广西藤县农村,因为家里没有装宽带,4G信号又时断时续,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从学校网课开课的第一天,她就把书桌搬上了自家屋顶。
从朝阳初升到霞光满天,伴着徐徐微风或阵阵鸟鸣,戴凤枚的网络课堂多了点世外桃源的味道。可总有那么些“不速之客”胡乱搅局。遇到晴暖日子,升高的气温使得蚊子的活动异常频繁,戴凤枚一边拍蚊子一边听课记笔记。最糟糕的一次,一节课的功夫被咬了十几个包,她只得喷花露水或风油精驱蚊。她玩笑地说:“知识就是风油精和花露水的味儿。”
虽然戴凤枚从没抱怨,可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几次想给女儿把宽带安上,“家里虽不宽裕,但紧一紧还不至于拉不进一根网线来。”父亲的话让戴凤枚很感动,可她还是拒绝了。装宽带要一千多,自己开学返校后,家里也没人用,太浪费了。她宽慰父母道:“国家防控措施这么好,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再等些日子就能回学校进教室了。”
父母没能拗过她的坚持,就让她去邻居家借网用用,可她说,这个学习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事儿,总不能天天赖在别人家,太打扰人家了。在屋顶用手机卡,网络很流畅,一点不影响学习。
虽然戴凤枚信心十足,可也难免有紧急情况发生。有天上午,她正在看视频直播课,天突然就下雨了,屋顶还晾着没干的桂皮。她赶忙收起课本,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揣进兜里,一边听课一边收拾桂皮。中午午休时间,她又把没看仔细的视频回看一边,知识点一个不落地记好。从那天开始,再到屋顶上课的时候,戴凤枚就带着雨伞,雨不大的时候,就打着伞坚持听课。
学院老师询问同学们在线学习情况的时候,戴凤枚把自己在屋顶学习的照片发了过去。一铺草席、一张简易书桌、一台电脑,照片里的戴凤枚端坐着,神情认真,学院老师把她学习的照片发到网上,这个“屋顶女孩儿”感动了很多人,大家纷纷留言“你认真的样子真美”“榜样就在身边”……
可戴凤枚说:“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开学,为保证正常授课不受影响,老师们都付出很多辛苦,我们要感恩这份奉献。学习最终还是自己的事,我只是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事儿做好。”
西藏高原上的追梦人
早上七八点的西藏阿里地区,天刚蒙蒙亮。住在改则县故母乡的南岗睡眼惺松地关了闹钟,再过三十分钟,几千公里外民大老师的网络直播课就要开课了。她要在课前再温习一下知识点,简单预习当天的课程,不会的几个问题也重新梳理好,准备课后跟老师交流。
八点直播准时开始,有网、有电,南岗为这一天顺利的开始而感到庆幸。南岗是我校国际商学院会计172班学生,自从学校的线上教学开展,停网停电这些问题时常困扰着她,影响了她的正常听课。“我们这边风很大,电线杆、信号杆经常会被吹断,线路也就难免出问题,停电停网在我们这是常事儿。这次疫情爆发,维修可能更困难,最长一次停电了四天。”南岗说。
第一次因为停电停网不能上课,南岗急得团团转,又没办法及时跟老师取得联系,可让她没想到的是,恢复通讯后,南岗立即收到了学院老师的信息,给她发来了网课视频和课件内容,并嘱咐她,理解不了的问题随时可以给讲解。她的同学也不断来信息询问情况,并承诺之后的每一节课都会帮忙录视频或者音频,辅助她的学习。“那一刻就觉得能进入民大这个家庭真好。”南岗说。
虽然网课进行得很曲折,但好在能接收到课堂知识,不至于落下功课。就在网课开始前几天,他们一家人还在为这个线上教学忧心忡忡。
南岗的父母平时在乡下的牧区工作,寒假回家,南岗也是先回到父母牧区的家。那里不通网络,为了孩子能够正常上课,父母开车带她回到了乡里的家。因为长期不在乡里生活,家里没有网,父母又特地为她办理了无线网卡,前前后后忙活了好几天。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大的考验。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阿里地区多发地震,今年3月地震发生得尤为频繁。3月9号夜里,地震又开始了,很多房屋出现了裂痕。南岗和父母紧急撤离,在救灾帐篷里过了一晚。南岗一直睡不安稳,一是担心余震,二是挂着第二天早上的网课。天还没亮,看周围环境已经安全,南岗赶回家,准时出现在直播课堂。“老师同学们都热情地帮助我,学校还发放流量津贴,所有的人都在为我的学习助力,我更没有理由偷懒了。”南岗说。
3月2日,我校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开始了线上教学,考虑到部分学生家中没有宽带、流量成本较高等问题,学校以发现金的形式予以补助。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发课件、私聊、分享笔记,老师和同学们“八仙过海”纷纷支招。而各民族学子,更是克服各种困难,将“学在民大”的劲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精神,书写在热烈的青春年华。
(信息来源 李舒婷 李素梅 杨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