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线上“教在民大”:立德树人 不辜负每一个期盼的眼神(四)

首页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0日

当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变成一个冰冷的屏幕、课上师生交流变成发弹幕、课后辅导变成私聊,当老师主导、学生跟随、情境驱动变成了学生自主、教师辅助、任务驱动,无论是对已有过线上教学经历的老师,还是首次试水网上开课的老师,线上教学对老师们来说都是一个新挑战。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辜负每一个期盼的眼神”,线上教学开展以来,我校教师们不断探索尝试,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学习平台使用方法,努力做好线上上课方式的各种预案,为线上教学顺利开展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艰辛劳动,展现了教师坚守教书育人的本分,积极履行另一份防疫责任的担当。

让冰冷的屏幕装满学习的热情


疫情的突然到来,打破了2020年的寂静,打破了同学们渴望回到校园的憧憬,更是打破了许多老师对新学期教学任务的计划,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教师李贞就是其中的一员。

“由于我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从未使用过现代教学手段。从最基本的QQ建群、到学习使用四大网络教学平台,几乎每一个操作都能被'问题'卡住。”李贞说道。

作为预科教育学院唯一的一名英语专职教师,她需要对12个班的学生的英语教学负责。在学校下发“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文件后,李贞在一段时间内陷入了迷茫。如何使用网络教学的各类软件、怎样让同学们得到有效的英语学习、透过冰冷的屏幕如何使大家拥有学习英语的热情……这一系列的问题萦绕在她的脑海里,这也使得李贞经常在深夜盯着电脑屏幕不知所措。

“再难的事情也要面对,要克服。我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为我的学生们开辟出网络教学的道路。在校期间,我已经和同学们形成了一种课上师生,课下朋友的相处模式,如果我表现出慌乱,同学们就很难拥有对网络教学的坚定和信任。”李贞回想起当时的自己,这样说道。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贞主动和同事们网络上求教,反复收看超星教师端使用说明,主动请教超星技术端操作人员,并且与少数学生建群进行多次实验,与出版社积极联系,尽可能多的掌握网络教学资源。慢慢的,李贞学会了建班级群,学会了录制课程,学会了使用超星平台的各种教学功能,更学会了使用腾讯会议、QQ进行直播教学。在收到同学们的网络教学的问题反馈之后,李贞能够冷静处理,逐一帮同学们解决。在备课时,她反复修改课件,增减内容,以求让同学们达到精学;为了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她将关于疫情的国内外新闻以英语学科独有的方式引入教学,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疫情发展,引导同学们进行自我防护;在录播课程时,李贞反复录制,以求达到最佳效果,为的是给同学们提供更完整更舒适的课程视听。

除了正常的线上教学之外,李贞还组织同学们利用线下的课余时间在英语趣配音上进行听说练习,并且推送的文章时代性强、充满正能量,比如《Thank you,world(谢谢你,世界)》、《We are all fighters(我们都是战士)》、《Wuhan,we are waiting for you(武汉,我们等你)》。这不仅丰富了英语课程本身的内涵、培养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有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当中。

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和喜爱,但力求完美的李贞想要探索更多有趣有效的方式来丰富课程,同时也愿意向其他同事分享这种成功的教学模式的喜悦,因此,作为预科英语教学的负责人的她在掌握了线上教学的方法后,又多次向其他承担教学任务的外语老师通过视频等方式,分享了各种教学方法及网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在保证了预科英语网上教学顺利开展的同时,也与其他同事互帮互助,共同学习。“问题不断出现,但我从未停止过成长。”李贞在受访时这样说道。言语质朴,却饱含对自己教学事业的热爱和对同学们的深切关心。

如今,李贞的网上教学已经顺利开展了六周,这六周里,她和学生们一样经历了从陌生、好奇、紧张,到现在的运用自如、操作熟练。“网络教学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我更加充满了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浓浓兴致,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尝到了网上教学的'甜头'。”李贞笑着说道。

“云”中网课 如约相见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的不仅仅是无数人的生活轨迹、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做到疫情期间“开学不返校、线上不停课、网上不停工”。在学校党委的要求部署下,全校教师积极开启了线上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针对大二会计年级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在上课之前,国际商学院教师王玮卓一直在想,怎样使“大课堂”适应线上教学模式、保证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延学不厌学”。经过不断尝试,结合现有学习资源和学生学习能力,王玮卓最终决定,课程采用直播课+线上课的形式。

“学堂在线线上课充实,雨课堂直播与学生互动讲解重点难点,微信或QQ提供预习及复习材料,腾讯群课堂辅助雨课堂直播课保质保量。”王玮卓介绍。

由于同学们处于“居家”学习状态,缺乏教材、习题集等学习资料成为学生进行线上学习的第一只拦路虎。王玮卓就在在开学之初,提前给学生分享优质电子教材、课外扩展资料、学习网站等多种资源,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需要,自行下载,以辅助学习,填补学习资料短缺的空白。

为解决网络授课导致的学生接收知识效果差问题,王玮卓给学生植入“学堂在线”名师课堂,学生可在课前进行相应课程的学习,对直播课的知识点进行热身;也可以用于课后巩固,强化知识;还可以针对自身学习情况,自选倍速播放,对于没有听懂的知识点,暂停或倒放,多次播放,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窝”在家里,有时难免会懒偷懒,王玮卓就使用雨课堂随机点名,保证学生的出勤率,为课堂教学做铺垫。雨课堂直播课教学的课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小结都穿插至少一个随堂限时测试题,鼓励学生听课更专注,保证课堂学习有质量,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目前几乎每堂课都开启弹幕功能来和学生互动,保证云端课堂依然可以课堂教、课堂学、师生及时互动。如学生课堂学习有困难,可以在下课前使用雨课堂及时反馈问题,课后再针对问题进行一对一讲解。”王玮卓说道。

课后,王玮卓还通过雨课堂或腾讯QQ推送复习题及课后作业,夯实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雨课堂的线上讨论专区提供一个教师与学生课后头脑风暴碰撞的平台。

王玮卓最后说,多种线上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不仅是应对疫情落实“停课不停学”的有益尝试,也是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有力举措。同时对师生都是一次难得的教学改革实践机会。

打造高效“云课堂”

停课不停学,随着云课教学的不断深入,网上授课也变成了疫情期间的常规教学模式。不过,在刚接到线上授课通知时,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林翔的心里却有些打怵。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不同,简单地将线下课程‘搬’到线上,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达到平时授课的教学状态,能否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林翔说。

这种顾虑,在学校组织的在线教学培训过程中打消了。通过学习和对比各种教学形式,结合《大学物理》的授课特点。林翔最终确定选用在线直播的形式进行授课。在开课前,他通过企业微信建立了班级学习群,提前营造氛围,督促同学端正学习态度,提前设计好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方法并提醒同学需要提前准备的资料工具。

《大学物理》是一门理工类公共基础必修课,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因此在讲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常使用板书进行公式的推导和知识点的总结,在推导过程中涉及到的复杂符号较多。林翔就使用直播中的“分享屏幕”功能将主界面分享给同学,再通过外接的摄像头实时展示可书写的白板,尽可能地还原现实课堂中的授课效果。

利用直播开展线上教学,虽然能够实时与学生互动,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但仍然无法直观地监测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了加强监管,林翔一方面结合慕课堂的签到功能,确保每位同学及时进入课堂开始听课。另一方面,在直播过程中采用实时提问的形式,确保每位同学都“真正”地出勤课堂。

开课第一周,林翔的企业微信显示共处理对话645次,共计586分钟。“为了巩固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并且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我要求每节课每个学生的作业都要单独发给我,我批改完后再发给每位同学,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得到及时的学习反馈,感受到任课教师时刻与他们在共同学习。”林翔说。由传统的“学生交作业——批改作业——发作业——无进一步反馈”变为现在的“学生交作业——实时批改并反馈——学生反馈并进一步交流讨论”的模式,使教师和每位同学的交流讨论更加方便,将每位同学每次作业分类保存也能够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留底。在此基础上,对每节课进行课堂总结,做好课堂记录表的填写,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

在线上授课过程中,林翔采用了多种以前没使用过的在线教育资源和手段,如企业微信的投票功能、慕课异步SPOC的测验功能等,这些信息手段的引入大大便利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有了更好的把握,进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我计划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继续不断尝试和引入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教与学方式的革新。”林翔最后说道。

(信息来源 李素梅 李舒婷 学生记者 张宇 创意设计 杨琨)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