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教师节特别策划:用奉献诠释民族教育的真谛——2020年教师节评优表彰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先进事迹(三)

首页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05日

编者按 2019年以来,学校党委以“三个突出”战略为引领,紧随时代步伐、抢抓发展机遇,锲而不舍推进改革发展,尤其今年,按照中央关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部署,在国家民委党组和地方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坚决抓实疫情防控,奋力推进事业发展,把疫情防控、政治建设、制度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巡视整改和主题教育整改贯穿全年工作始终,成效显著、硕果累累。党委宣传部推出以“用奉献诠释民族教育的真谛”的主题宣传,从获得突出贡献奖的教师中,撷取一些故事片段,展示这些默默耕耘者的大爱和奉献,智慧和风采。让我们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携手同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共同创造学校更加美好的未来!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权春善

2019年,生物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生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被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受理,实现了学校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零突破。全校师生都在为这一步步成绩骄傲,但是,作为专业带头人,权春善很清楚这一步步成绩背后的辛酸。

专业定位明确、管理规范、成效突出……面对一系列严苛的申报要求,权春善带领专业老师们不断深入研究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的短板。通过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然而这一切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让学生学得更好。

作为副院长、作为专业带头人、作为科研团队负责人,权春善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处理,有很多事儿让她牵挂,但是她说,“无论承担多少工作,我都还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内心深处,最让我牵挂的还是学生,最让我痴迷的还是站在三尺讲台为学生传道授业。申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也好,做科研项目也罢,我都希望能以此让教学环境更好,让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更充实,让我们的学生能有更好的求知平台,成为更优秀的人。”

刚刚结束的第36个教师节,权春善荣获我校教学突出贡献奖,这不单单是对她积极推动专业建设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她重教态度的嘉奖。可是在她眼里,这些荣誉都比不过学生们在教师节当天给她发来的一声声祝福,“也许仅仅是一声‘老师节日快乐’,但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是一种最高的奖赏。”权春善说,“尤其是当听到学生找到好的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目标,或者组建了美满的家庭,内心里真的是万分欣喜。”

在课堂上,权春善仔仔细细地剖析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察言观色”及时分析学生们的理解掌握程度,对于学生理解费力的地方,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演示。课后,她经常跟学生们沟通交流,倾听学生们的想法,“作为老师,跟学生在一起的时光是最快乐、最值得享受的。而且学生会给我更多的灵感,让我可以更好地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权春善说。

没有教学任务的时候,权春善就经常跟自己的科研团队一起研究项目。她的团队里有8位老师,21位学生,大家经常开研讨会,就项目选定、项目推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以促进研究进程,拉近大家的距离。课堂上,她喜欢把团队的项目进程或成果介绍给同学,将实例与书本上的原理融合。她鼓励学生积极去实验室给老师们当助手,多动手、多操作,“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如果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对考研的复试也会很有帮助。”

过去24年的职业生涯里,权春善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认真教学、悉心科研,为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做着自己的努力。未来,她说自己依旧会坚守本职,不断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振


“躬耕教育、孜孜不倦”,来到民大十三年,王振始终坚持在教学育人的第一线,用真心和实干,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土木工程人才。

“站稳讲台,将上好课永远排在第一位”,除了研究生教学,他还担任着本科生的《房屋建筑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图学》《建筑灾害与逃生》《建筑结构》等课程。“讲好课让学生受益,这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课上的45分钟弥足珍贵,上课前我会提出问题,然后需要用到当天要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这样就能让大家知道所学和所用,自然会有兴趣去思考,有兴趣去学习。”王振说道。

“没有蓝图,筑不起高楼,没有科学的专业建设规划,何谈学科建设改革。”在土木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王振同样是尽心尽力。通过采取“软硬兼施”的“多进程并发”策略,一边领导起教学班底对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逐步地完善和修改,着重在设计、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方面加大力度,以提高学生们的相关专业技能和素养,为培养专业化、创新型学生夯实基础;另一边致力于学院实验环境的提高,全天候全开放的实验平台逐步投入建设和使用,导师工作室对学生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为学生们无差别敞开大门,都是王振和教学团队不断付出努力的结果。

“应用是根,创新是魂”这句话不仅镌刻在土木楼前那尊最明显的石刻上,也深深地镌刻在了每位土木人的心里。2019年3月,为全力备战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王振牵头和其他几位老师一同组建了一支课题组,专门为校内结构竞赛的参赛队伍进行专业技术上的指导和点评。在为期八个月艰苦的高强度设计训练中,课题组和参赛学生们师生合力,共克难题,老师们悉心地对学生设计方向做出调整,学生们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试,土木楼五楼的导师工作室也因他们的努力在深夜中常亮。最终大连民族大学代表队连克省内数所土建类强校,问鼎辽宁省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并在12月举行的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上勇夺三等奖。


“这三十多年的执教生涯,我的激情与乐趣来自于我的学生,是他们给了我不断前行的源动力。”在谈到自己的学生时,他的眼中总是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珂珂


“药物研究需要从基础扎根,不断完善。”从事中药及天然药物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多年,李珂珂总结道。

李珂珂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活性筛选及新药研发工作,早在2012年,他就开始对人参中稀有皂苷及新颖皂苷的分离制备技术进行研究。“中药领域是一个很广泛的领域,不同药物的早期开发,首先要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才能进一步开发应用。”近年来,在团队负责人弓晓杰教授的带领下,李珂珂与团队成员主要对我国名贵中药人参进行深入研究,开展了人参中的新型皂苷和稀有皂苷化学成分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快速鉴定分析、制备分离及药物应用开发,在这一研究领域掌握了创新性技术,申请授权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实现了成果转化。

2019年,李珂珂所在团队“人参高效制备技术及作用机理研究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除了科学研究工作,作为教师,李珂珂也时刻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和引领。除专业课传授之外,他还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实践检验真理。”李珂珂在教学方面更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

在疫情期间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了四个科研攻关小组,从疫情防控的不同层面做相关研究工作。李珂珂所在团队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出现的严重胃肠道损伤及炎症反应,对人参及人参皂苷进行了应用的药物筛选,目前已发现部分单体皂苷化合物可以有效保护胃肠道损伤,抑制炎症反应进一步蔓延。“这次药物筛选研究工作,是我们之前研究工作的升华,也是人参相关研究的一种新的拓展形式。”李珂珂介绍。

除了实验室里的基础研究,李珂珂所在团队也注重于把获得的成果与企业的产品研发结合起来,注重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在开展研究的同时尽可能去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或开发新产品。他们团队与大连本地多家制药生物公司都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关系,在共同开展项目合作的同时,为学校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虽然人参作为研究热点,已经有很长的研究历史了,国内外也有很多学者在做,但是在人参的药物开发方面仍然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尚待研究,需要我们科研人员去不断探索和完善,把未知的变成已知的,才能进一步扩大它的药用价值。”关于未来,李珂珂信心满满。

“感谢民大的培养,也感谢学校对我们团队研究工作的一贯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团队还是会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好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争取做出更好的成绩,为我校建设高水平现代化民族大学贡献力量。”李珂珂说。

(信息来源 学生记者 章瑞萌 朱学锐 方倩 责任编辑 李舒婷 )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