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停课不停赛 把竞赛搬到线上

首页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0日

教学活动的主场,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特殊时期,环境与资源学院在积极响应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号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停课不停赛”的要求,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督促学生科学合理规划疫情生活,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了解民族地区需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激励同学们能够以参加比赛为契机,在奋斗的年华敢想敢拼,共筑青春梦想。

云端比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为突出我校民族高校特色,推动“一院一赛”活动,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课外学生培养、科技创新以及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同时为开展民族地区服务储备基础素材,为2020年各项省市级赛事活动做准备。四月伊始,环境与资源学院举办了“民族地区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竞赛暨第五届科技服务民族地区暑期社会实践竞赛”。竞赛面向学院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以及生物工程专业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方向研究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赛学生或自行组队,或由教师指导组队,在备赛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实际意义。与线下备赛相比,线上备赛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经过与指导教师的对接,各团队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打磨与改进。多次的线上讨论、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团队成员跨越障碍、明确分工、团结协作,虽辛苦却乐在其中。遇到难题时相互鼓劲,解决问题后“隔空击掌”,最终将完美的比赛作品呈现在评委面前。竞赛的评委不仅有学院的专业教师,还邀请了来自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多位教授担任校外评审,采用腾讯会议展示PPT的方式进行评审。

“通过实践与调研,了解地方和民族地区实际问题和需求,对指导大学生在校学习帮助很大,指导学什么、为什么学,达到以赛促课的效果。”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崔玉波介绍,“学院通过举办专业知识竞赛,在实践与理论交融中推动学生创新和专业素质养成,形成‘学生主导-企业赞助-教师指导’的课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将得以有效提升。”

在线指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本着鼓励和引导广大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调研、模拟和前期实验等手段,创造性地提出环保作品,同时也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环境生态保护科技大赛做准备的竞赛精神,五月,环境与资源学院举办了“2020年大连民族大学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暨辽宁省大学生环境生态保护科技大赛选拔赛”。

竞赛共征集到作品36项,涉及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物技术三个专业大一到大三学生160人次,其中科技作品类23项、环境管理类13项(53人次)。

吉林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开发区排水公司等多位专业教师、专业从业者担任评委,最终,经三位校外专家对作品进行线下初评和线上终评评审、打分,评出名次。

“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学科竞赛总体准备和思维拓展较广,能够很好捕捉到环保创意的创新点,学生总体学习能力和整体理解能力较强。但是需要注意考虑实施和经济可行性分析,设计研究范围不宜太广,可针对某个具体亟待解决的点提出解决措施,并且给出可行性的设计和管理措施。”赛事结束后,校外评审大连理工大学李爱民教授总结说道。

两次大赛将赛场从线下搬到了云端。教学院长崔玉波带队,环境与资源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具体承办,为大赛制定了详细的比赛方案、评分标准及流程安排。在疫情防控阶段,各位指导教师通过QQ群、钉钉群等与学生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交流,指导各团队在发展规划、数据分析、可视化等各方面进行修改及完善。

通过比赛,为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学生搭建的交流思想、碰撞思维的平台,既厚植了学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土壤,更成为引导学生热爱环保专业、研究环保专业、献身环保专业的切入点,成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生动载体,也积累了经验,为日后进一步推进“停课不停赛”工作提供了新范例。

(信息来源 张万筠 学生记者 耿浩睿 责任编辑 李素梅 创意设计 杨琨)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