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培养和引进并举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机电工程学院人才建设工作侧记

首页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5日

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历史性决策。这一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总人数达到153万,翻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崭新一页。此后二十余年,各省份、各高校积极行动,扩大招生规模,2020年在校大学生已达到3800多万。而这其中,有远远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工科专业。

这意味着,在近年来愈发激烈的高校“人才争夺战”中,工程类特别是机电工程类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和旺盛。尤其2017年以来,教育部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让各高校对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新工科”的探索实践如火如荼,并已成燎原之势。进而,工科相关专业人才告急,该领域的“人才争夺战”更加硝烟弥漫。

而近五年来,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始终把人才建设工作摆上重要日程,面对机遇和挑战,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工作政策,凭借一系列举措,千方百计引进十余位高级专业人才,为学院的特色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今,“十三五”收官在即,机电工程学院人才建设工作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一)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杨灏是机电工程学院今年引进的年轻博士之一,也是疫情期间,学院依托在线视频系统,通过非现场接触的方式进行考察、面试,招聘成功的人才案例。

“非常感谢学院能打破空间为大家提供求职机会,学院的网络面试对于我们求职者而言可谓‘柳暗花明’,今年这场疫情为忙碌的工作、生活按下暂停键,使得找工作成为大难题。本以为应聘工作会在疫情结束后才能开始,但学院利用网络招聘,提前给我们带来了就业机会,也给我们带来了希望,非常高兴能如愿加入到机电工程学院这个集体中来。”杨灏说。

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的同时,机电工程学院的人才引进工作毫不松懈,及时调整思路,创新方法,成立了由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组长、副组长的疫情期间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学院班子成员既“挂帅”又“出征”,抓住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推迟开学的空档期,利用各种渠道,积极收集人才信息。同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微信、QQ等形式主动与校友、同行专家、博士研究生等群体建立广泛的沟通联络,积极主动开展线上人才招聘,使人才引进工作始终保持“在线”状态。

3月中旬,大连乍暖还寒。副院长高天一边散步边隔着口罩给存储在电话里“人才库”的朋友们打电话。手冻得通红,仍是不厌其烦地介绍着学校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宽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科研平台……

院长张汝波发送完当天最后一封电子邮件,才关掉电脑,准备下班。这时,太阳已经落山。在短短两个月内,他对了解到的高层次人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招聘信息100余封,大力宣传学校人才引进政策,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希望通过他发送的招聘信息,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了解学校,走进学校。“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疫情过后,人才流动频繁,是引进优秀人才的好时机。这是一个历史性机遇,谁能抓住这个机遇,谁就能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先机。”张汝波说。

2018年4月,靴子落地。教育部公布的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大连民族大学《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项目榜上有名,使机电工程学院朝着“新工科”建设发展及改革实践迈出坚实一步。

毫无疑问,“新工科”项目的落地给机电工程学院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让学院领导喜忧参半的是,面对“新工科”建设这场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大革命,师资力量和人才支撑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

“‘新工科’改革项目在推进中最大的阻力是人才资源短缺,如何构建一支有效支撑‘新工科’教育的教师队伍是学院不可回避的话题。学院必须打开桎梏,扩大视野,招贤纳士,不遗余力地为人才师资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尽可能地帮助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党总支书记张涛说。

其实,早在2015年,机电工程学院就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竭尽全力引进高端人才,并想方设法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开发区校区第二教学楼316室,副院长龙飞飞正在给2020级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生授课。机器人工程专业是学校第一个“新工科”专业,2018年获批,2019年招生。“机器人工程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学院将通过机器人工程专业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理念、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和组织体系,以此来提升学校工科办学竞争力。今年的学苗质量很好,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机器人工程专业有望成为学校未来的亮点专业。”龙飞飞说。

龙飞飞2017年来到学校,是机电工程学院成功引进的教授人才。由于专业素养和学术功底扎实,成绩斐然,他31岁破格晋升为副教授,38岁晋升教授,是当时原单位最年轻的教授。来到学校后的第二年,他身上就又多了个身份:科研副院长。作为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他承担着大量教学工作,但仍然继续着自己的科研之路,每天工作时长都超过12小时,他的办公室是机电楼里“亮灯率”最高的。“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再难也不能放弃。”龙飞飞说。

(二)

下午3点半,机电楼B区综合一楼工业机器人实验室传出阵阵热闹的讨论声。原来是柳霆博士正与2019级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围站在一起探讨设备器件如何动作及高效协同作业。为了一个零件、一个问题、一个环节,师生之间常常争论不休,有时还会探究至深夜。

柳霆是今年7月入职报到的年轻博士。按照学院的总体安排,今年新入职的年轻博士都要走进实验室,并且持续工作一年。

“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学历高,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走进实验室,直接参与指导是促进他们快速成长、提高专业素养、熟悉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学院不仅注重把人才引进来,更注重为人才不断成长提供各种机会,创造优越条件,使机电工程学院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副院长高天一说。

为促进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帮助他们迈好教师成长第一步,今年9月份,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平稳的情况下,机电工程学院组织新入职教师到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学习,针对机器人专业建设模式等带回了第一手前沿需求信息,也带回来“他山之石”。

“这次培训的内容非常全面,针对性、实用性强,不仅拿到了初、中级上岗证书,对业务系统有了一定的认识,编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都是我们新入职教师需要的‘干货’,为以后教书育人打下坚实基础。其实,对新入职的教师组织开展这样的高端业务培训学习,国内很多高校是做不到的。”柳霆兴奋地告诉记者。

“坚持师资培养和人才引进并举”是机电工程学院的传统。激励教师科研热情、改善实验条件、创造研究机会、设立院级教学改革实践项目、动员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学院想方设法为师资培养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尤其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上,学院领导更是卯足了劲儿。

加强系统培训,提升培养面向工程研究和教学的师资队伍;建立较为完整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以老带新完善“传帮带”机制;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学院在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思想专业素质优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方面可谓全方位、多举措,用心良苦。

学院这些举措与青年教师成长相得益彰,几年下来,有的青年已经成为了骨干,包括学术带头人、中青年英才、青年教学标兵等高层次人才。

初见张江燕老师,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爆发力十足的“科研女将”竟是如此的文静、纤弱、内敛,如“邻家女”般。记者不禁哑然失笑:“如果把她所有的论文和成果摞在一起,看上去一定比她‘厚重’。”

作为学校领军人才二层次,张江燕著作等身,成果丰硕。获得日本大学院研究奖励奖;作为项目负责人,在短短的几年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各一项;获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DC2研究奖励基金;在多个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参与国际会议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合作出版英文专著1部……

“我2012年入职机电工程学院,多年来,是学校和学院的倾力培养、人文关怀给了我追梦的动力。在学院领导及老师的帮助指引下,我一路坚持、一路攀登、一路前行,始终执着于教学的追求、学术的创新。作为民族高校的一名教师,我会牢记使命,继续坚守教书育人本分,持之以恒致力于学科研究前沿,希望做出的研究成果能走向更高远的舞台。”说到学院一直以来对她的培养、支持和关怀,张江燕十分动容。

在近日学校组织开展的2020年度教师教学竞赛中,全校共有四名教师获得一等奖,机电工程学院的杨大伟、郑琳老师各摘得一项,并代表学校参加全省的教学大赛。在历年国家、省市及学校组织举办的各类说课大赛、教学大赛中,机电工程学院参赛的青年教师都会取得非常漂亮的名次。

“机电工程学院一直将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作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以赛代练,以赛促教,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高天一说。

“所谓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这句至理名言至今仍在教育界回荡。有人曾评价,梅贻琦的功绩并不在于他的学术成就,而在于他善于发现人才、保护人才,并设法留住人才加以重用,将高校的师资力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

“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因为梅贻琦的掌舵而迎来了校史上的黄金时代,他‘大师与大楼’论的思想理念对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未来,机电工程学院将在学校党委‘三个突出’战略的指引下,围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稳定而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目标,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培养,结合一流专业的建设目标,培育教学和科研团队,加强专业梯队建设,形成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张汝波如是说。

(信息来源 学生记者 张矣 责任编辑 李素梅 大图设计 李舒婷)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