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的职责不止于传授知识——访机电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张江燕
2004年6月底,在燕山大学主楼电气工程学院会议室,正在读大三、一脸青涩和懵懂、22岁的张江燕举起右手,握紧拳头,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
十七年后,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更好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
2021年4月初,在大连民族大学第二教学楼114教室,海归博士、教学和科研屡创佳绩的青年副教授、39岁的张江燕老师胸前佩戴校徽,校徽上面端端正正别着鲜亮的党徽。此时的她,正组织机器人工程192班全体学生开展“学党史、塑学风”主题班会活动。
“中国共产党这些伟大精神历经百年、跨越时空,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对于一名党员来说,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在聆听历史回响中,锤炼过硬本领作风,凝聚新的奋进力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好党史这本生动鲜活教材,把党史作为最好的‘大思政课’教材,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将丰富的党史资源转化为直入人心的育人力量,帮助学生们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听党话、跟党走,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张江燕说。
不断为课堂引入“活水”
“你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能沉下心、坐得住、有韧性、有钻劲,回国后进高校做一名教师对你再合适不过了。”当年,博士指导老师给毕业后要回国的张江燕的这个建议,让她坚定了追求教师梦的勇气,也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坚实坐标。
2012年底,日本上智大学博士后出站后,张江燕来到大连民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任教。
第一次站在讲台上,一张张青春而充满求知欲的脸庞,让张江燕似乎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讲台、黑板、粉笔、同桌,这一切是如此的亲切而熟悉,大学四年的光景历历在目。她回想起当时的自己,想听什么样的课,想学什么样的知识,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讨厌什么样的讲课方式……蓦然,她有了目标,一定要站在学生角度来思考授课构架和授课方式。
此后,在她的课堂上,引导总是大于灌输,实践总是强于理论。在教学中,她会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她重视启发、引导、讲解和讨论,充分考虑知识的完整性、延续性、发展性、前瞻性,根据技术发展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将行业最新技术引入课堂。
“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张老师的课,她性格好有耐性,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寓教于乐,让我们既能掌握基本知识,又懂得如何思考分析问题。”机器人工程专业192班史慧杰说。
别看张江燕教龄不长,却先后跨越三个专业,承担了《系统工程》、《集散控制系统》、测控《专业英语》、《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接口技术》、《车载网络技术》、车辆工程《专业英语》、《工程数学A》、《工程数学B》、《机器人电机与驱动》等十余门课程,并承担着研究生课程及大实验的教学工作。
单看这些课程名称,不难想象,这课下的备课量有多惊人。
“备课,绝不是写份教案那么简单。”张江燕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日益提高。另一方面,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方兴未艾,各种新知识、新思路、新技术不断涌现。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人才,首先要在课堂上下功夫,老师必须把课本的知识吃透,再不断挖掘,丰富课程设计的内涵和外延,只有自身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和前沿储备,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工程训练、动手实践是工科类学生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如何找准理论与实践、应用与创新的结合点和突破点,是张江燕始终努力探索及寻找的目标与方向。
2015年,位于双D港的学校工程教育学院正式投入使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机械类专业及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人才培养培训构建了实践教学平台。
课堂上,理论课、基础课、专业课要讲好;课堂下,学生会动脑、会实践、懂设计、懂操作,真刀实枪的操作更要指导到位。张江燕更忙了,几乎每天都往返于双D港和开发区校区,有时一天要跑两三个来回。
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弱或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张江燕就站在旁边手把手教,手把手带,还不停地鼓励:“再坚持一下,再试一遍,你一定没问题的……”
“实践教学这个环节很累也很耗费脑力,一站就几个小时,总想偷懒,但是,每次都逃不开张老师的眼睛,她总是教导我说,工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要珍惜学校及学院提供的这么好的实践场地和平台,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严谨的学风,锻炼个人意志,提高专业素养。”车辆工程专业181班孙捷锐谈及张老师,掩不住内心的崇敬与感激。
“当今世界是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世界,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懂理论知识是行不通的,要提高学生的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把知识学深吃透,也才能真正培养出行业创新型工程人才。”张江燕说。
为提升育人效果增加“新配方”
“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到,近日,苏州推出‘智能机器人上党课’,一个叫‘吴小新’的智能党建机器人走进社区,给党员们讲党课……”在课堂上,张江燕兴奋地与同学们交流着,“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一定是机器人的时代。同学们要珍惜在校时光,学好专业知识,将来成为行业的专家,创造一个更加智能化的世界,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张江燕紧跟学习节奏,多角度挖掘、全方位跟进,把党史知识有机融入专业课中,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更好地激励青年学子爱党爱国之情、强国报国之志。
上大学时,张江燕就发现,周围的许多同学对工科专业的学习并没有太大兴趣。从教之后,通过与学生的深入接触交流,她觉得这个现象仍然存在。如何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工科并爱上工科,这引起了她的深思。
在课堂上,她结合专业知识介绍我国工程领域的悠久历史、先进技术和取得的成就、创造的奇迹;介绍为工科领域作出巨大贡献的我国老一辈工程学者和专家,讲述他们潜心学问,严谨治学,甘当人梯,扶持后学,对事业执着追求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她津津乐道地讲,学生津津有味地听。课上课下,学生们常常被张老师的这些“故事”所感动和鼓舞,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越来越浓厚。只是那时的张江燕,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样的授课方式还有个响亮的名称叫“课程思政”。
随着2016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尤其近年来,学校党委提出构建“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大格局,让全校每名教职员工都发挥育人功能,使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张江燕意识到,自己平时在课堂上介绍的我国工科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辉煌历史就是“课程思政”,也就是对“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的教学实践。
张江燕更加积极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广泛深入地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不仅学习专业知识,更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而学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当年在校时,张老师常常在课堂上告诉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怎样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作贡献,让我受益匪浅,深深感到青年学子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我下定决心,一定不负学校培养和老师的期望,用实际行动长才干、作贡献。”目前就职于上海市韦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20114级我校毕业生隋晶说。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张江燕更多地将学科前沿热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等内容融入课程,拓展专业相关知识,把握专业内容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律,挖掘学科底蕴和身边的事迹,鼓励学生向身边的榜样看齐,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大胆尝试、敢于担当,增加课程思政与学生的亲和力,使课程思政更加平实化。
“‘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是新时代学校育人理念的新方向、新途径,如何把‘大思政课’育人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我们一线教师当前及今后的‘必修课’。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以‘增强使命担当,培养爱国精神’为育人目标,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挖掘课程中的隐性思政元素,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张江燕说。
做研究就是要认真学、踏实干
作为学校领军人才二层次,张江燕著作等身,成果丰硕。2014年,来到大连民族大学刚刚两年的张江燕就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20年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多个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参与国际会议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合作出版英文专著1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她的一路坚持、一路攀登,也是她无数艰辛与付出的写照。
“科研这条路真是太难走了,从读博开始,我有过很多次的迷茫与困惑,曾经怀疑自己学错了专业,入错了行,甚至怀疑自己天生就不是搞研究这块料。幸运的是,这一路走来,得到了导师、学院领导及众多老师的帮助和支持,让我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张江燕说,“我常常与学生说,做科研就是要埋头苦干,要耐得住平凡和寂寞,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方向、寻找方法、积累能量。”
张江燕除了教学,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如何做好科研。早在日本求学期间,张江燕就走上了科研之路,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硕士、博士期间主持及参与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横向研究课题”“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并联合产业研发人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奖励基金以及日本自动车技术学会授予的大学院研究奖励奖。
张江燕一直坚持认为,科学研究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只有把科研推向前沿,才能把前沿的东西教给学生们。她每天除了教学之外,一有时间就做科研,并把科研过程中获得的新的思想、方法、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去,让她的课堂更加丰富生动。她表示,教学和科研对于教师而言,在时间上会有冲突,但从长远考虑,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将科研反哺到教学,让学生能学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张江燕喜欢与学生一起做科研,也非常享受与学生一起探讨科研的时光。她与学生一起思考、探讨,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辅助指导的2016届研究生张连生、2017届研究生孟苇杭和刘杞杨,在中国自动化大会、中国车辆控制与智能化大会,以及《大连民族大学学报》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基于V2V信息的实时需求扭矩LSTM预测算法》等论文多篇。
“创新性思维是青年学生不可或缺的品质,青年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接受新生事物快,他们很多奇妙的想法有时候很受用,可以激发我的思维和想象力。”张江燕说。
除了校内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任务外,张江燕非常重视对外交流。她经常会参加一些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并作为代表进行研讨发言,阐释自己的科研思路与成果。“封闭在学校这个小圈子里自己看、自己想、自己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各种渠道去接受新的观点与想法,听取不同的意见,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广度,实现从一个层面到多个层面的深入思考,同时思考的结果与界内同行进行讨论交流,可以达到学术双赢。”张江燕说。
作为班导师,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她的“心头肉”。平时里,张江燕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张江燕的工作时间没有8小时的概念,常常为了备课、批改作业、和学生讨论问题、修改学生论文、与学生谈心、给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而工作到很晚,有时还会通宵。多年来,她长期保持每天最多六七个小时睡眠。
十七年,时间未曾改变一个党员的承诺和责任、信仰和坚守,也未曾改变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脚步和方向、初心和使命。
江燕孤飞,把初心装进行囊,把使命镌刻心上,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引领下,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征途中,在千山之外,在天地之间,翱翔……
记者手记:
在采访过程中,“自律”是张江燕提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语。自律,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因为自律,她勤勉向上、踏实认真、不计得失;因为自律,她严谨敬业、务实求真、探索笃行。而这自律的背后,是她付出太多的,不为人知的心酸与无奈,寂寞与孤独,以及不断探索攀登而放弃的安逸闲适、朝欢暮乐、花前月下……
采访即将结束,记者小心地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这些年一路走来,你容易吗?瞬间,张江燕那双安静又专注地看着记者的双眸溢满泪水,她转头,再转头,长久地凝视着窗外。
容易吗?记者始终没有看到她眼泪滑落时的样子,却从这个外表柔弱,内心坚韧的世间女子的背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