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博文:不断积累、精进,挑战更高的天空 | 校友访谈录

2024-10-21

在设计学院前的雁聚园里驻立着一个“机器人”,不知不觉间它已经陪伴了十届设计学子,成为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这款“机器人”的设计制作者、设计学院2009级校友任博文。

 

任博文,设计学院2013届毕业生,大连查派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

主要研究领域:金属互动装置艺术

项目经历:大连“EX未来科技馆”案例重庆“融创乐园文旅小镇“案例、”南京龙之谷乐园“案例、”金石滩旅游集团儿童玩具节“案例、”金石文化博览广场“案例,”上海、郑州海昌海洋公园”案例等。

 

以下是任博文的讲述——

【留在校园里的“机器人”是我大学成长的见证】

校园里的“机器人”是大三的时候创作的,倾注了我很多的心血。它是由废弃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设计的,当时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把零件组装起来。起初我请一个摩托车修理师傅根据我的设计进行焊接,我每天从学校骑自行车到金州去现场,这样持续了1个月,因为种种原因师傅无法继续提供焊接支持了,这时我面对3个问题:还要不要继续?到哪里继续制作?如何解决组装的技术问题?

我内心有很多大的干劲和冲动,非常想把它做出来,于是就求助了马春东老师,在他的支持下,学院批准我在木工车间继续完成。空间问题在搬回学院解决后,接下来着手解决组装的技术问题,我的同学焦天帮我介绍了一位机电工程学院的同学,他父亲是从事相关工作的,所以会焊接技术,我在他的指导下一点一点的学习,磕磕绊绊的竟然把电焊技术学会了,与此同时,当时车间的王师傅、辛军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在学校、老师、朋友、家人的帮助下,我的“机器人”制作走上了正轨,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最终完成了这件作品。

我的大学还遇到了一位最好的大学导师刘博刘Sir。他带领着我们每个同学做事情、做项目,而且都做出了成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他没有给我们每个人特别多的束缚,更多的是按照每个人不一样的特长、性格和爱好,鼓励大家去制定自己的项目内容和学业内容,更好地组织链接了我们不同年级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完成项目,大家的凝聚力很强,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各司其职每天很开心也很充实。

我的大学最大的感受是,不论是学院,还是老师,都给我们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创造空间我们可以去发现自己擅长什么,学习如何把一件事做完整,并在这个过程中融汇各种知识解决问题,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真正的成长“机器人”是我大学成长的见证,毕业后我把它留给了母校,留下的是我的“感谢”,也开启了我的下一段人生。

 

【你可以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是你真正有价值的时候】

大学经历坚定了我从事装置艺术道路的决心,在工作两年后,2016年我回到大连创立了“查派设计”, 一家以“金属互动装置艺术”为发展方向的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设计公司。

多年来我们做了很多项目,我自己目前最满意的作品是南京龙之谷游乐园的蒸汽朋克街区,这是一个占地超过2000平米的综合性游乐园分块区域,也是我们设计团队第一次跨区域、远距离负责设计施工落地的项目。项目最大的挑战是工期仅有40天,还要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封控的不确定性。当时我只能将整个48米长、8米高的园区整体造型割成5个模块,晚上进行图纸的建模、深化设计,第二天直接投入生产,那段时间我基本每天只能睡3到5个小时,因为只要有一天断档,那第二天的生产任务就无法进行,30多名不同工种的工人会产生严重窝工和前后工序的滞后。由于封控管理,我们的施工时间只能在晚上9点进场,早上8点前离场,这对于施工团队来说也是一种煎熬,我直接睡在车里给团队做后勤保障。虽然遇到了想象不到的困难与挫折,对我和团队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但是我们得到了用金钱无法买到的经验,这些经验会促成我未来实现更大的梦想。

最有意义的项目是2023年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中的铜鼓装置制作留下“机器人”就像留下了我与母校的羁绊,这次在范一峰老师的信任支持下,我作为校友参与到母校承接的这个国家级展览项目中。根据设计方案,我前期花费大量时间深化每一个零部件和细节,需要考虑材质、运输、加工、安装、最终应用场景和安全性。我们使用的材料中,有一种是非常昂贵且极难加工的紫铜板,由于紫铜板的高导热性非常容易将切割机的激光头烧毁,一个激光头价格在5万到10万不等,所以很多厂家是拒绝给我切割的,最终我们好不容易打动了一个工厂帮我们完成加工工作,而我们在设计上细节非常多,有些甚至很细小,这样在切割的时候又切坏了两张大板材料,很是心疼。为了防止出现一点问题,我全程跟踪这个项目,活干完了,我也几乎脱了一层皮。

我认为影响设计师水平的因素分为技术层面和思想层面,技术层面需要扎实自己的基本功,不断的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应对不同项目、不同风格的转变和市场需求;思想层面需要自己不断的去观察新鲜事物,让自己的大脑接收世界上最尖端最超前的事物,保持自己的思维想法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发展。你可以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是你真正有价值的时候。

 

【不断积累、精进,去挑战更高的天空】

创新是有巨大风险的,它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经过市场的验证,最终你会发现还是一个伪需求。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的概念,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强调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并将创新定义为一种驱动变革的动力,这个概念将创新定位了在商业体系中。大的创新和变革一定是大企业去做的,因为颠覆式创新的成功率只有1%左右,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试错很容易把企业置于危险之地。我们创业公司考虑最根本的问题是先存活下来,我的解决办法是把市场现有的产品从其中某一项上做微创新,从设计造型、用户体验、服务品质、销售方式等不同角度作为出发点去做微创新,让已经在市场上的产品焕发二次生命力。

公司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不同,面对的挑战也不一样。随着接触的客户越来愈多,项目越来越多,作品的曝光度和参与项目的水准不断的提高,我越发觉得要创造拥有自己的IP,培养和发展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直面消费者市场,不再受制于人,才能将公司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大连地区有做蒸汽朋克风格的“肖将军”、做第一套实体机甲“大圣号”的孙世前先生,两位创作者都是我的前辈,也是我非常敬仰的老师。我们的创作共性都属于机械类、蒸汽朋克风格的自主原创设计,区别可能在于创作理念上,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机械题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我们擅长的题材、使用的材质和表达作品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跟技术的关系也不断被重新定义。我们在设计中尝试使用AI来辅助设计师提高效率,把设计师从原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低效重复性的工作内容中解放出来,去做更加有创造性的工作。在商业活动中,AI的设计优点是高效,1小时可以生成上百张高精度的效果图给到客户,设计师可以培养设计分身,自己则去完成更加灵活和核心的工作内容,未来也许人机互生才是完整的世界。我心中有个愿景,希望按照“艺术为灵魂,技术为筋骨”的创作理念走下去,不断积累经验,精进技术,带到羽翼丰满的时候,去挑战更高的天空。

  • 设计学院教育思想

  • 设计学院设计节

  • 设计学院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