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泊衡:文化的传承生生不息——中华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再创造 | 校友访谈录

2023-10-20

近期,设计学院校友李泊衡的油画个展在日本东京Gallery TK2顺利落下帷幕。展览以“梦的万花筒”为主题,共计展出15件作品。其中作品《風の塔》以14.3万的价格售出,创下他个人油画作品单幅销售价格最高记录。

 

李泊衡,设计学院2018届毕业生,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研究科博士在读。

主要研究领域:油画 技法与材料

展览活动经历:2019东京艺术大学shortshort油画技法材料联展、2020上野之森美术大赏入选、2021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修士展、2021东京艺术大学 アートフェス 入选等。

 

以下是李泊衡的讲述——

【梦的万花筒——潜意识世界中的平行宇宙

“梦的万花筒”是我在日本举办的首次个展。硕士期间研究的主题是“潜意识世界中的平行多重宇宙‘’,毕业作品是利用玻璃、折镜、铁网等为材料的装饰作品,最大限度的还原潜意识世界中根据选择的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结果。本次展览算是这个主题的延续,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究人类本身与空间之间的联系,并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梦境的最尽头究竟有什么、即便是每晚都会去探险,也从未到过同一个地方。在秘境的草地上屹立着被时间遗忘的塔。安静的风景中漂浮着行踪不明的球体。舞动的萤火虫、喝醉的猫、飞行的自行车、迷路的旅人等在梦中的秘境之地上等待画家。夜幕降临,为了与某人相遇,安静地躺在那里。

今年4月,我和朋友去山形县看火山口。人群中听到一个孩子说,那里不是火山池,而是陨石撞击形成的。我望着火山口,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觉得孩子的幻想很可爱。但旁边的男人突然眉头皱起,满脸狰狞地不停地说教、纠正。雪白的世界里容不得一滴墨水的落下,我第一次明白教导有时候也是一种罪过。仿佛数学老师一直在给我说教,满黑板的数学公式在我看来是一匹匹在夜空中奔跑的马,但他告诉我那不是马,那只是数字……而你像个神经病。我只是个画画的孩子,也许我的思维有些跳跃,为什么舍得伤害我呢?晚上回到家,梦里是满满的计算公式,可惜算式没有算出答案,而是飞向了星空。这次,我想替那个纯真的孩子来实现他的幻想,于是创作了《愚かな説明》。

我很喜欢尼德兰画派的最后一位巨匠——老彼得勃鲁盖尔,将市井和社会黑暗表现的淋漓尽致。我在他的影响下描绘自己的世界,希望将时代性和自身感悟融入绘画中。

 

美术未必可以找到“共通”的真实,不断探索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在基础描写课上与邵连顺老师第一次相遇,是我大学印象最深刻的场景。当时我的状态非常迷茫,甚至想要退学,是邵老师和袁老师(袁庆庆)给了我很多帮助,帮助我重燃对美术的信心。在工作室学习,邵老师也是因材施教,给我创作的时间空间,并安排美术方面的相关指导。

学院跟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一直有交流合作,日方的老师也会来这边做讲座、沙龙和指导,到日本继续求学的想法自然而然就萌发了。一转眼,来日本求学已经六年,现在保持每天10小时左右的创作节奏。从硕士到博士,变化的只是名衔,把自己的研究一步步的推动下去,这需要时间。美术未必可以找到“共通”的真实,在不断的探索中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因为不断绕路,才能与更多的可能性邂逅。

2021年10月,我返回母校给学弟学妹做了一次校友分享。邵老师说:“终于和你站在同一个讲台上了”,当时真是感慨万千,瞬间泪目。我的大学生活很幸运在学院遇到了很多好老师,遇见了一个好师父,受益终生。今年5月,邀请东京艺术大学版画第一研究室博士生导师Michael W.Schneider教授,在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行了一场国际学术讲座。如果问我以后毕业以后有什么打算,我自己有一个心愿,希望学有所成回到祖国从事教育事业,成为一名光荣的高校教师,像我的老师们一样,将学习到的知识传递给新世代的孩子们

 

文化的传承生生不息——中华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再创造

我一直对中华传统文化非常着迷,大学跟着工作室老师和同学一起到各地去考察实践,也跟着王老师(王宁)学习请教了很多相关知识和技艺。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大黑天——文化遗产模写复原》,采用对破损唐卡的修复设计,使用汉白玉材质雕刻对设计进行立体复刻。“传承对于现代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好的作品应该具有时代性,而修复是否成为作品,是否具有时代性”,这些问题从那时起就一直推动我不断的思考,不断在研究与创作中去探求答案。

我的研究方向是油画技法与材料,致力于开发有机颜料的运用,使用手动研磨和机械研磨的方式,用酸碱法将有机物中的色素提取出来运用于绘画之中,青金石、蜜蜡、松脂、珊瑚、琥珀等都可以制作成颜料用于创作,可以探求颜色的更多可能性。好的作品必须由好的基底与支撑体做支持,就像好的思想需要由好的技术来表达,我们对绘画基地和支撑体也进行不断的改造和制作,探寻底材无限的魅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一直认为,东方人做艺术要做出东方人自己的感觉,要学习他人,但比起学习他人更应该发挥自己所长,百花齐放才是最自信的体现。我从油画技法与材料这个角度继续研究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再创造,因为我坚信,无论是“以旧补旧”还是“以旧翻新”,文化的传承生生不息

 

  • 设计学院教育思想

  • 设计学院设计节

  • 设计学院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