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报——在黄海之滨,看“特区学院”的奇迹是如何创造?

2021-06-05

      建院20年来,在这个生源一半以上来自民族地区、贫困山区的学院,累计获得包括79项德国红点概念大奖在内的340项国际三大顶级设计奖以及1850余项国内知名设计竞赛奖项。在2019年亚洲Aisa Design Prize设计奖全球大学排名中,该学院位列第一。

  

  

▲大连民大设计学院大楼

  

在大连民大,设计学院有一个响亮的称呼——“特区学院”。作为学校第一个建设的“特区学院”,设计学院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开辟一条政策、资源、条件协调推进的“绿色通道”,借鉴国际先进办学理念,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是什么,让一大批起点并不高的少数民族学生登上国际领奖台?

大连民大设计学院的“奇迹”是如何诞生的?

小编来带大家解锁大连民大设计学院的奇迹之路……

  

▲学生们在工作室设计作品

  

 一万字家史

  设计以人为本,为教育注入人文精神

  

采访对象涉及家族三代成员,形成一万字家史报告——这是设计学院大一新生的寒假作业。2007级学生杨琨是最早受此考验的学生之一。和他一样,设计学院的学生都是理科或艺术类专业背景,面对这一作业惊讶又茫然,不知如何下手。

上网搜索,提问“一万字家史怎么写”,回答是一场大型“认亲”现场。跟帖网友几乎全部来自大连民大设计学院,大家心照不宣地留言调侃。

“从未有哪次春节像那个寒假一样,想见到亲戚。”用杨琨的话说,他搜集素材就靠“串门儿”和“唠嗑儿”,“硬着头皮提问题”。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杨琨最终集合8位亲戚的访谈,完成家史报告。报告开篇写道:“我从未像现在这样,遥望过去、展望未来,了解自己,从‘我是谁’开始……”

认识自我,是发展自我的第一步。人手一份家史报告,是设计学院学生正式进入专业学习的“仪式”。

回忆大学生活,杨琨把“写家史”对自己的影响排在第一序列,因为“开启了我的人文精神”。毕业7年后,他为父亲写文编书,记录当了一辈子体育教师的父亲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见证,“这是我对‘家史作业’的完善”。

设计不是冰冷的,需要以人为本,而这需要设计者富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为此,设计学院一直坚持将人文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写家史之外,学生们的作业,还包括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改革开放40年社会结构变化研究等一系列课题。在实践中,学生们了解自己,理解社会,认识国情。

经过长期人文教育的浸润,学生们陆续交出自己的答卷:记录留守儿童群体生活的影片《青禾》、为铁路维修人员设计的警告手电筒《Seisesthesia》、针对断指人群的智能假肢设计《Smart Finger》……

马骁骐,是设计学院人尽皆知的“百万同学”。在2019第八届太湖奖设计大赛中,他凭借作品“RDC搜救犬辅助设备”获得一百万大奖。这是一款在减轻搜救人员工作风险的前提下,提高灾后搜救效率的搜救犬可穿戴设备。

决赛中,马骁骐与格力等三组参赛企业棋逢对手,场上出现平票,胜负难定。在2分钟的加时竞选中,马骁骐选择陈述一个理念——“用善良和爱心做设计”,最终以8:4的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

“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不仅影响我的设计理念,也流淌在我的血液中,关键时刻,最能听见心底的那个声音。”马骁骐说。

  

▲学生们一起讨论设计方案,互相启发

  

自己建一座“房子”

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因为要完成一项光影互动设计项目,设计学院学生侯雪向熟识的朋友学习了电脑编程。同样,大三的李书研为了儿童游乐园的空间设计,自学了人体工程学。

“一项设计,就是一砖一瓦建自己的房子,需要不同学科的‘钢筋、水泥’。需要什么,就去找什么。”侯雪说。

在搭建自己房子的过程中,同学们不知不觉变身为跨学科的“混合型人才”。

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先实践,再理论,这是设计学院师生们的共识。即使是刚入学两个月的新生们,也已经习惯了学院这样的教学安排。

杨紫绒,工业设计专业大一学生,开学第二个月遇上了“折纸”难题。

在造型基础课上,每个人都要交一个用纸板制作的纸桥。纸桥的造型和大小各异,但要接受老师当众考核——一次性在桥面上放6块砖。纸桥不塌,算作通过。否则,推倒重来。

杨紫绒的第一个纸桥作品不出意料被压垮了。桥体长约50厘米,两侧精心做了镂空设计。只用了一秒,这个她花了整整一晚完成的作品,变成废纸。而全班同学的纸桥在第一轮测试中,几乎“全军覆没”。

没有花太多时间失落,杨紫绒和同学们立马开始查资料,准备再搭一座“桥”。

来自内蒙古通辽的新生高涵,正在做另一个课题。

      金属工艺实验室外,几位女同学正用锉刀打磨一个铁框。作为焊铁选修课的作业,作品从设计、焊接到打磨都由学生独立完成。

这个体态纤瘦的姑娘手握锉刀,熟练地打磨焊接角。她的手和鼻梁上,都带着擦伤的痕迹。

无论是杨紫绒还是高涵,入学两个月,她们都已然习惯了“先做再教”的方式:“多看多做,错了重来。”

阅读、查资料、找问题、一起讨论、相互启发,这套自学方式在一届又一届学生身上践行并深化。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知识是自己学会的,别人只提供启发。“备课先备学生”,设计学院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作为教学任务。

培养“好学”的学生,而不仅是“学好”的学生。在设计学院院长包海默看来,“学好是今天学习的一个结果,而好学则是今后学习的一种习惯,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

  

▲学生课题答辩现场

▲在工作室学习

  

师生工作室

教学相长、共勉共进

“人的成功分两种,事业有所成就或者懂得生活……”在设计学院师生工作室宣讲会上,刘雪飞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了马骁骐。双向选择之后,他如愿加入了刘雪飞工作室。

在马骁骐眼中,刘雪飞“善谈、亲切、乐于分享,对设计专注而热爱”,而这些个人气质,也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蔓延成轻松、愉快的工作室氛围。

玻璃房、格子间。4个专业,18个工作室。学生按年级划片分区,各占“工位”。工作室一隅,是导师的开放办公区。不同于传统的班级教学,师生工作室是设计学院教学的基本格局。

工作室以导师研究方向进行区分,主要由大二至大四的学生组成。以赛代练,真题真做,通过参加高平台竞赛,打开纵览社会需求的窗口——这是对工作室同学们的挑战,也淬炼了奇迹。

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赵颖,是美术艺术生出身,对美感有高于其他人的追求。但落到设计上,也有“格局”受限的困扰:大二寒假,她独立完成了50个设计方案。然而,这些方案并没得到老师肯定。因为,它们几乎全都落脚于家庭和宿舍环境。

什么是好设计?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赵颖脑中。加入包海默工作室后,课题设计和以赛代练的过程,成为她“破冰”的关键。她像海绵一样,加速吸收周边知识,拓宽设计视野。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要能看到社会问题。”此后,赵颖的作品《漂浮安全锤》获得亚洲设计大奖。对于那个悬在她脑海中的问题,她如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有温度的设计”。 

师生共学,深入钻研,是工作室制的底色。教学相长、共勉共进,是工作室制的背后逻辑。 

今年,设计学院教师王宁得到一份特殊的认可。他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设计的奖章被国家功勋办采纳,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使用。

为做好这个设计,自5月末,王宁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做笔记,画小稿,连走路、睡觉前都在琢磨。4个月设计,草图超5公斤。

专注,源于热爱。虽是年轻教师,王宁的心中却早已明晰,传统工艺设计是自己要坚持一辈子的事。一件事,做一辈子,这种匠人精神,也默默影响着工作室的学生们。

工作室制背后,是更为深刻的教学管理变革。设计学院将13个教学任务平台交由青年教师负责,每一个平台挑选专业最适合、精力最充沛的青年教师全面负责,给予其明确的任务,充分相信他们,让他们独立制定工作计划。

“工作室制释放了青年教师干事情的活力,也给有经验的老教师更多的空间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包海默说。

  

对话

大连民大设计学院院长包海默:
“不要着急,每天进步一点点”

Q

作为大连民族大学第一个设立的“特区学院”,设计学院如何确定“特区”发展目标?

包海默:设计学院“特区”建设是学校针对我们的特点和优势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旨在通过设立“特区”,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开辟一条政策、资源、条件协调推进的“绿色通道”。

设计学院特区建设的总目标是以未来20年发展规划为基础,借鉴国际先进办学理念,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设计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力争用20年将设计学院打造成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设计院系。

Q

为使“特区”建设发挥效能,学院是如何布局的呢?

包海默:我们的主要思路和做法是,在设计学院现有的18个导师工作室平行运行模式基础上,打破现有的自上而下、逐层下移的金字塔式的常规运行管理模式,采用平台化的、并行化的运行管理模式,将“特区”建设和学院发展细化成13个同级别的任务平台,每一个平台挑选最适合、精力最充沛的青年教师全面负责,给予其明确的任务,充分相信他们,让他们独立制定工作计划。13个平台涉及的具体任务超过60项,采用月报的方式,定期向学院领导班子汇报。

这种运行管理方式有利于整体工作的开展、全局化监控和统一协调,可以让学院领导班子从战略层面直接切入到战术层面,高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它释放了青年教师干事情的活力,给他们更大的展示空间,也给有经验的老教师更多的空间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这套全新的运行管理模式,目前涉及到学院青年教师超过15人,超过80%的青年教师参与了进来。

Q

您认为学生培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您对学生的期望是什么?

包海默:我们认为当今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够面向未来社会和未知领域的自学能力,这是所有能力的核心,设计学院的全部教学思路和实施方案都指向这个根本。

对于学生的培养,我们希望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他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对未来有所期待,对当下的事情认真对待。一句话,就是有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只要态度正确,学什么、做什么,是否能做成,都不那么重要。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就如同我们院歌中所唱的一样:“不要着急,每天进步一点点。”任何国家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大量有正能量的人一点一滴地做着有正能量的事情慢慢汇聚成的。

▲学生们动手设计作品

  

记者手记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

20年,有人之弱冠,风华正茂;20年,也有从无到优的蜕变。

笔者在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采访期间,适逢周末。走进学院大楼,眼前是一种各自为阵的秩序。铸铁工作室的切割机正在作业,二楼有人搬着木料进出,工作室里的学生在对着电脑画图……此后,通过与学院师生的接触,自觉、自主、自由,成为笔者对他们的精神画像。

马斯洛说,“教育就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设计学院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将人格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深层底蕴。人格重于能力,人文重于专业。建院20年来,人文教育如血液一般,流淌在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学院院歌《润物无声》中,有句歌词这样写道,“用爱心去做设计”。

大学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最后受教育阶段。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不仅要对现在负责,更要对未来负责。教育家约翰·杜威曾提出,“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从这点来说,大学教育应熏陶个体独立思考、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也正是设计学院的教育目的所在。

去年以来,教育部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振兴本科教育,“以人为本”成为重要共识。今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也强调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12月8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上,“教育与科技”问题引发热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提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重新定义人类的根本任务,而德行的成长、情感的培育、创造力的激发,将会成为人类教育的终极命题。

无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时代所趋,人格塑造都应是亘古不变的命题。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生命陪伴,教育从来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

  

▲学生部分作品展示

 (信息来源 《中国民族报》  责任编辑 彭丽珍)

 

  • 设计学院教育思想

  • 设计学院设计节

  • 设计学院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