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共赴山海 筑梦启航:大连民族大学喜迎2025级新同学

首页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30日 编辑:李素梅 来源:党委宣传部

民大新闻网讯 8月30日,学校迎来了6217名朝气蓬勃的2025级新生。他们怀揣青春梦想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从祖国各地来到美丽民大,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学校高度重视迎新工作,提前制定周密方案,精心部署,科学分工,各院系和职能部门将各项筹备工作做实做细。清晨,尽管下着雨,但迎新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志愿者仍准时就位。学校在大连机场、火车站、大连北站、金州站设立新生接待处,安排车辆为新生及家长提供免费接送服务。


学校党委常委、校领导冒雨深入两校区迎新现场,看望慰问现场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在金石滩校区迎新现场,党委书记赵铸与一直在现场忙碌的各学院领导班子、迎新工作人员、志愿者亲切交谈,详细询问新生到校情况,了解新生报到流程及各方面保障情况,对迎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周到服务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迎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非常辛苦,大家要及时关切和回应新生和家长入学需求,强化责任意识,工作要细致入微、周到周全,要让新生及家长感受到民大文化,感受民大的贴心管理和服务,对学校放心。



在家长休息区,赵铸与新生家长亲切交谈。“欢迎来到大连民族大学!”“对大连民大印象怎么样?”“老家在哪里?”“几个人来送孩子?什么时候到的?”……赵铸感谢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和信任,希望同学们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学业规划,学在民大、奋斗青春,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用之才。

 

 

在和畅院4号楼246寝室,赵铸亲切看望来自内蒙古包头的新生冯博伟,仔细询问了他的入学手续办理情况、入学感受以及未来规划。赵铸主动与冯博伟互加微信,叮嘱道:“大连民大是个多民族大家庭,每位同学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如果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找班导师、辅导员寻求帮助,向学院及时反映,大连民大永远都是你们温暖的家。”赵铸勉励冯博伟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众多优秀校友为榜样,学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和各民族同学交往交流交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践行者。

 

 

在博雅苑2号,党委副书记、校长赵立涛亲切看望了环境与资源学院生物技术251班的黄紫绮,并为她送上生日蛋糕和暖心大礼包。赵立涛鼓励黄紫绮与同窗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立志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学生家长激动地表示,孩子能成为民大的一员是一件幸运而自豪的事。赵立涛也鼓励黄紫绮好好学习,“希望多年以后,大连民族大学也会因为有你们这样优秀的校友而骄傲。”

 

 

随后,赵立涛深入迎新现场,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与正在办理报到手续的新生亲切交流,细致询问大家的家乡、专业及未来规划。他勉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坚定专业信念,扎实学好知识,尽快适应校园环境,不负青春、不负时代,与学校一同成长、共赴未来。

 

 

 

 

 

 

 

 

各学院充分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与学院文化,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迎新活动。班导师、辅导员和代理班长们热情周到地接待每一位新生,从办理手续到安置住宿,从专业咨询到生活指引,全方位给予细致入微的帮助,让新生们真切感受到民大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看到学弟学妹,就想起去年入学时的自己。现在能帮到他们,就是把爱传递下去。”清晨六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243班的查宇庭和所有的志愿者早早到岗,他们用朴实的话语安抚着初来乍到的学弟学妹:“别慌,报到流程有我们指引;别怕,遇到难题尽管开口。”

 

  

“大连民大在网络上口碑很好,学校‘爱生如子’的理念很打动我。”来自人工智能专业的研一新生孙祥博和同学杨昊林分享了对大连以及学校的喜爱。希望在民大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节奏,认真完成每门课程,积极与导师沟通协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与实践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校园里还迎来了四对双胞胎新同学。他们将在美丽的校园中并肩成长、互相鼓励,共同开启充实而精彩的大学生活。

 

 

通信工程253班孙嘉航的父亲特意从内蒙古通辽自驾赶来送孩子入学。利用报到间隙,他带孩子打卡了多个大连地标,感慨道:“这座城市的环境和发展活力,让我对孩子在这里求学非常放心。”新闻251班杨怡然的家长则由衷称赞学校的迎新工作“如导航般精准贴心”,并希望孩子能在大学中扎实学好专业、不断成长独立,逐步了解社会、融入社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随着迎新工作顺利完成,各学院通过家长见面会、校园参观等活动,向新生和家长介绍专业建设、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等情况。接下来,学校将安排军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第一课、新生第一次班会等系列入学教育活动,帮助新生尽快完成身份转变,顺利开启大学生活。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