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新闻网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刘延东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我校作为参与单位申报的项目“鱿鱼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大连市共有两所高校在本次奖励中获奖。至此,我校已荣获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完成人之一,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婷婷副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参加奖励大会。
![](/__local/4/DF/78/656C8FB4B0A3E46E68ADA2F48A7_AFD278A6_48A1E.jpg?e=.jpg)
该获奖项目以我国远洋捕捞和水产出口贸易的第一大品种——鱿鱼为研究对象,针对制约我国鱿鱼产业发展的“甲醛超标”、易腐败、难保鲜、难加工等技术瓶颈难题,历经13年持续攻关,有效解决了困扰鱿鱼加工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了鱿鱼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贮藏保鲜、精深加工及副产物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与鱿鱼加工产业升级,延长了上下游产业链,使我国的鱿鱼产业走在了国际前列。
![](/__local/7/E8/35/4BDA31D8E7FA9CF8DECAFBD3FB3_E98A7B89_309ED.jpg?e=.jpg)
在该获奖项目中,李婷婷和项目成员共同开发了鱿鱼鱼糜及鱼糜制品加工保鲜关键技术,为秘鲁鱿鱼的规模化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解决了原料积压、贱卖等问题。系统研究了秘鲁鱿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特性,阐明了秘鲁鱿鱼肌肉的凝胶机制,开发了秘鲁鱿鱼冷冻鱼糜加工技术,通过漂洗液除酸和开发凝胶增强剂,把鱼糜凝胶强度由300g·cm提高到500g·cm以上,得率提高28.5%。开发了鱼丸等鱿鱼鱼糜制品,研制了鱼糜制品复合生物保鲜剂、微胶囊保鲜剂和纳米壳聚糖保鲜剂,使鱼丸在-2~3℃冷藏时货架期达50天以上,实现了鱼糜制品非冻保鲜的突破,产品弹性增加30%~35%,提高了品质并节约了运输能耗,使利润提高30%。
(信息来源 岳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