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就
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发展成就 >> 正文
【回眸奋进路·喜迎党代会】守正创新 深耕内涵 以学科建设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科建设工作综述

编者按: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栉风沐雨。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在国家民委党组及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接续奋斗,谱写了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全面总结回顾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党建思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改革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营造喜迎第二次党代会召开的浓厚氛围,党委宣传部组织策划了【回眸奋进路·喜迎党代会】主题宣传报道活动,通过全媒体平台,全领域、全方位展示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发展成就,进一步鼓舞信心、汇聚力量,满怀豪情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四个突出”战略实施,紧紧围绕推进学校转型升级的中心和重点工作,注重求真务实,注重统筹兼顾,注重综合施策,注重问题导向,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把重任转化为责任,稳扎稳打,为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与动力。


一、围绕学校发展大局,科学谋划学校“十四五”事业平稳开局


(一)汇集众智,修订《大连民族大学章程》推进依法治校、科学发展和民主管理,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在保持总体框架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科学严谨地完成《大连民族大学章程》修订工作,新修订的章程紧密结合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共9章98条(不含序言与附件),合计修订69处,提出了58条修订建议,章程修订后从原文96条变为97条,为学校推进依法自主办学,提升依法治校水平,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把握前沿,组织编制形成“十四五”发展规划体系对标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标准,以加快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增强学科和学位授权点示范性建设为驱动,编制完成《大连民族大学学科建设规划(2019-2025年)》,整合学科资源,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综合研究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委属高校新使命和学校内外发展环境,全面总结“十三五”学校发展成绩与不足,凝聚共识和力量,编制完成《大连民族大学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学校“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理念和重大改革举措,科学分解学院及学科“十四五”建设任务,形成科学完备统一衔接的1+4+N规划体系,积极组织宣传解读,牵头制定分工方案,逐条明确责任单位,确保规划落地见效。


(三)科学管理,健全学科管理制度架构按照委属高校学科调整工作相关要求,狠抓落实,以“融”为导向,以增进共同性为目标,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对标民族学博士点申报基本条件,按照“做加法”的原则,出台《大连民族大学民族学一级学科调整实施方案》,指导民族学开展学科调整。出台《大连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填补统筹学科建设全局的制度空白,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学科管理,更好地服务学科建设全局。出台《大连民族大学学科团队建设管理办法(修订)》,保证学科团队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出台《大连民族大学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扭转科研平台申报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及时应对平台批建部门的管理趋势变化。


(四)顺利完成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根据《大连民族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平稳有序完成第九届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由35名委员组成,设立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分委会、教学指导分委会、学术道德与教师聘任分委会。学术委员会将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加强学术顶层设计,履行学术权力,恪守良好学风和学术道德,深入推动科研诚信、学术规范和科研伦理建设,持续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在科研和学术事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二、持续强化学科建设,推动学科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一)厚积薄发,高水平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按照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要求,积极落实学校部署,充分发挥辅助作用,坚持高标准、强化高质量,组织生物工程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参加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并取得突破性成绩。落实委属高校改革发展部署会精神,积极开展民族学学科调整,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建设。优化学科建设梯队,推动集群化发展,凝练确定了生物工程、民族学、电子信息等3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学科建设的结构布局、质量产出明显提升。目前,学校拥有国家民委重点学科12个,其中一级学科6个,二级学科6个。


(二)群策群力,正式获批增列5个专硕点2021年我校获批增列国际商务、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林业、艺术等5个硕士专业授权点。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经精心谋划、广泛动员、科学制定申报方案,充分整合学校资源,凝练特色和优势,精细打磨申报材料,最终圆满完成学位点增列申报工作,获批专硕点数量居国家民委所属高校第2位、全国民族类院校第5位、辽宁省高校第1位。目前,学校已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位点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三)多点发力,持续加强省市级理工类科研平台建设加强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支撑生物工程一级学科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努力构建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类衔接配套、布局合理的科研平台体系,积极组织申报辽宁省和大连市科研平台。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科研平台建设成绩显著,学校新获批“国家民委大数据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稀土微纳光电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民族药功效成分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市级以上理工类科研平台20个。目前,学校拥有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理工类省部级科研平台17个、市级科研平台17个,科研平台获批组建数量逐年增加,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坚持学科引领,召开学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深入落实“突出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引领学校发展。2022年,学校圆满召开第二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围绕持续发挥学科引领作用,推进学术队伍可持续发展,抓好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精准服务国家战略,有效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工作布置。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把学科建设摆在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的引领位置,强化全员追求一流,全过程追求品质的思想,持续深化特区建设,优化现有特区布局,通过抓好学科建设相关制度实施,理顺学科、平台、团队建设之间的关系,落实落细学科建设任务,全面推进优势学科申博扩硕,积极扩大理工农类专业,确保学校“十四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


三、深化综合改革,纵深贯彻落实“四个突出”战略


(一)先试先行,设立首批高质量发展学科特区、学院特区。2019年,学校设立首批高质量发展特区。在对标国家和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要路径,优化整合学科优势资源,突出内涵建设,突出重点突破,突出特色发展,为打造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学科建设高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设计院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将生物工程、民族学、电子信息三个学科设为首批学科建设特区,将设计学院设为首批学院建设特区。作为我校深化综合改革试验田,特区建设结出丰硕成果,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学科特区、学院特区对我校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的推动作用明显,可继续滚动实施并将特区建设经验进行一定范围推广,有效助力我校转型升级与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二)激发活力,首个“一院一策”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一院一策”建设项目是学校党委对标“四个突出”战略需要,瞄准实现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十四五”规划以及学科建设规划等系列重大发展任务目标,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激发学院办学活力的重大改革举措。2022年,机电工程学院作为学校首个“一院一策”建设项目单位,正式获批实施,标志着学校推动落实“学院办大学”理念,突出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正式落地。“一院一策”建设项目围绕新工科建设,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基础,按照“争先创优、突出重点、培育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立足自身特色和发展现状,主动创新,主动作为,自加压力,为全面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积累经验,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和优势,带动学院办学实力的整体提升。


(三)分批推进,遴选确定两批校级学科团队为有效汇聚人才、团队、资金等各种创新资源,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学校积极组建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科团队。2019年,遴选确定首批学科团队生物工程一级学科12个,民族学一级学科13个,电子信息学科14个,从队伍建设层面保证了学科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结合学科团队建设现状,坚持“整体稳定、个别微调”原则,组织开展学科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调整工作,团队成员由2019年的199人增长至226人,学科团队覆盖面明显拓宽。2022年,根据《大连民族大学学科团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学校对依托3个学科特区组建的首批39个学科团队进行了考核,其中14个团队在2019—2021年3个年度中验收考核结论优秀,充分发挥了优秀学科团队的示范和辐射作用。2022年秋,依托现有的8个学位点,组织开展第二批学科团队立项工作,共设立学科团队46个,团队参与人数达到354人,覆盖全校所有学院,为学科建设提供了不间断的学术梯队支撑。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展望未来,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委属高校改革发展部署会精神,严格以“我们就是基层”的理念落实“三抓”,推动学校转型升级,奋力迈向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以崭新的面貌和饱满的热情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

上一条:【回眸奋进路·喜迎党代会】聚焦目标要求 汇聚奋进之力 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综述

下一条:【回眸奋进路·喜迎党代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双翼赋能学校改革发展——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