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质量报告 » 正文

大连民族大学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引言

大连民族大学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学校1984年以东北民族学院名义立项,1985年开始筹建,1993年起招生办学,1997年国家正式批准建校,定名为大连民族学院,2006年实现国家民委、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三方联合共建,2014年更名为大连民族大学,2015年实现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共建。

学校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民族大学为目标,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实施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和国际化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提高质量为主线,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后发优势,凝练了“立足沿海、服务民族,应用为主、教育创新,质量立校、因材施教,团结和谐、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工科和应用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民族大学。


 

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2016年是学校启动“十三五”发展规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之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制定《大连民族大学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为契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1 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各民族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东北、辐射全国,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以及地方服务。

1.2 本科专业设置及在校生人数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2个,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24个、理学5个、管理学10个、经济学2个、法学1个、艺术学4个、文学6个。应用型专业46个,占专业总数的88.5%;同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工程技术、管理类等专业达90%以上。

截至2017年9月底,学校在校生17642人,其中本科生16911人、少数民族预科生360人、研究生359人、留学生12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为95.86%。

表1-1本科专业设置及在校生人数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设

置年份

学制

授予

学位

在校生人数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997

四年

工学

490

2

车辆工程

2010

四年

工学

239

3

自动化

2000

四年

工学

710

4

测控技术与仪器

2007

四年

工学

238

5

生物工程

1997

四年

工学

222

6

制药工程

2010

四年

工学

225

7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00

四年

工学

214

8

应用化学

2003

四年

工学

205

9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02

四年

工学

225

10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07

四年

工学

231

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997

四年

工学

728

12

软件工程

2002

四年

工学

518

13

网络工程

2002

四年

工学

487

14

工业设计

1998

四年

工学

183

15

土木工程

1999

四年

工学

532

16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2012

四年

工学

225

17

电子信息工程

1997

四年

工学

714

18

通信工程

2001

四年

工学

643

19

物联网工程

2012

四年

工学

245

20

环境工程

1998

四年

工学

235

21

功能材料

2011

四年

工学

237

22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03

四年

工学

596

23

建筑学

2004

四年

工学

245

24

城乡规划

2014

五年

工学

178

25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2

四年

理学

59

26

信息与计算科学

1999

四年

理学

218

27

统计学

2013

四年

理学

228

28

环境科学

2006

四年

理学

219

29

生物技术

2008

四年

理学

202

30

工商管理

2006

四年

管理学

242

31

人力资源管理

2012

四年

管理学

251

32

行政管理

2005

四年

管理学

249

33

旅游管理

1997

四年

管理学

333

34

市场营销

2002

四年

管理学

461

35

工程管理

2002

四年

管理学

400

36

工业工程

2005

四年

管理学

264

37

会计学

1997

四年

管理学

474

38

国际商务

2012

四年

管理学

240

39

财务管理

2002

四年

管理学

411

40

经济学

1999

四年

经济学

541

41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00

四年

经济学

465

42

英语

1997

四年

文学

422

43

日语

1997

四年

文学

414

44

朝鲜语

2006

四年

文学

155

45

汉语言文学

1999

四年

文学

260

46

汉语国际教育

2011

四年

文学

232

47

新闻学

2003

四年

文学

251

48

法学

2001

四年

法学

380

49

产品设计

2001

四年

艺术学

139

50

视觉传达设计

2001

四年

艺术学

122

51

动画

2006

四年

艺术学

287

52

环境设计

2001

四年

艺术学

243

 

1.3 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2016年,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收新生4621人,涵盖49个民族成份,其中本科生4350人,少数民族预科生271人。2016年新生录取总平均分超出各省二批次控制线95.96分,其中文科平均高出98.28分,理科平均高出89.21分,较2015年分别提高了19分、21.81分和12.09分。2016年院校第一志愿率达到95.93%,二本录取的学生中28.37%超出了一本控制线,预科生中有91.51%的学生超过生源地本科控制线。从全国情况来看,理科录取线超二本线30分省份20个,超20分省份26个;文科录取线超二本线30分省份23个,超20分省份25个。

学校在提高生源质量、生源结构和民族比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专业志愿优先”录取原则修订为“分数优先”,顺应了国家高考制度改革发展趋势,使学校各专业录取分数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通过招生计划向西部省区和民族地区倾斜,进一步落实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2016年增加西部省区、民族地区本预科计划投放,使中西部地区招生计划达到3585人,占全部计划的77.58%,比2015年提高0.59%;通过增加民族拆分省份和扩大民族拆分比例,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深入开展定向招生服务国家战略,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规模继续扩大,招生计划由2015年的184人提高到2016年的206人,增幅达到11.95%。累计面向贵州铜仁、新疆五家渠、石河子本预科定向招生总数74人。

师资与教学条件

2.1 师资队伍建设

2.1.1 数量和结构

截至2017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264人,其中专任教师834人,教授148人,副教授276人;硕士生导师121人,博士生导师23人。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3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5人,国家民委创新团队2个,国家民委领军人才9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14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3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一层次5人、第二层次21人,市级人才专家21人。省部级优秀人才51人,校特聘教授、优秀带头人63人。

表2-1 专任教师

项目

学位情况

职称情况

年龄结构

博士

硕士

本科

及以下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及以下

35

以下

36-45

46-55

56

以上

专任教师

数量

417

323

94

1487

298

388

195

347

203

89

比例

50%

38.73%

11.27%

17.75%

35.73%

46.52%

23.38%

41.61%

24.34%

10.67%

 

2.1.2 生师比

学校通过人才引进、校企合作育人等措施,保证了生师比在合理的范围内。折合学生总数为17845.5人,生师比为18.94:1(见表2-2、表2-3)。

表2-2 折合在校生的统计

学年

预科生

普通

本科生

全日制

硕士生

留学生

折合在校生人数

2016-2017

360

16911

359

12

17845.5

 

表2-3 生师比情况统计

学年

折合在校生人数

专任教师

人数

聘请校外教师人数

教师总数

生师比

2016-2017

17845.5

834

216

942

18.94

 

2.1.3 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教学课程情况

2016-2017学年,学校开设本科课程5096门次,其中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93.04%;教授授课856门次,占课程总门次的16.8%;副教授授课2066门次,占比40.54%。

2.1.4 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1.完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

学校从人才引进、教师培训、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加强制度设计,制定出台了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实施办法(暂行)》《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实施办法(暂行)》《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试行)》《落实师德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师德师风建设负面清单》等文件,强化了师德师风考评机制,鼓励教师开展高层次教学和学术交流。

2.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推优工作

根据学校优秀人才暂行规定和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的有关规定要求,2016年共引进教师33人,其中博士29人,副教授3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3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5人。柔性引进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高端人才4人。

3.进一步开展中青年教师培训工作

在加强人才引进的同时,学校注重在职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根据《大连民族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工作暂行办法》和《大连民族学院师资培训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2016年全年组织专任教师培训256人次,包括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教学名师讲座、微课慕课培训、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网络培训、海外研修交流等,派出12名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访学研修。学校被评为“2016年度辽宁省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2.2 教学条件建设

2.2.1 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始终把本科教学经费作为财务预算安排的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不断加大对本科教学经费及各项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教学经费有可靠的筹措渠道,持续增长,能够为教学条件改善、本科教学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2016年教育经费总额52091.27万元,比去年增长5.74%,教学经费总额17840.18万元,比去年增长16.67%。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6417.49万元,生均3794.86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支出5052.05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1205.38万元,生均实习经费712.78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1380.12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816.11元。

2.2.2 教学用房及其应用情况

两校区占地面积909573.62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245573.67平方米,教室58044.37平方米,实验室、实习场所105005.33平方米,图书馆33282.17平方米,体育馆18864.4平方米,行政用房21219.9平方米,生活用房225408.74平方米。

2.2.3 图书及应用情况

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效益和用户满意度,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信息支撑和文献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经费投入逐年增加,2016年达1100万元。纸质图书馆藏总量1693929册,生均图书94.92册;拥有52个中外文数据库平台,数字资源总量5294498册(其中电子期刊492838册、电子图书1957837册、学位论文2843823册)。通过图书馆新版主页,读者可以24小时从网络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

图书馆开放所有图书、期刊供师生外借或阅览,馆藏图书开架率达到100%,馆内阅览座位4782个,读者用计算机400余台,实现借、阅、藏、咨一体化的开放式服务,年接待师生约95万人次,图书流通量191795册次。图书馆在学校教学时间内周开放时间达112小时,充分保证了师生自习阅览时间,满足了师生的借阅需求。

图书馆使用的LIBYS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目前已升级至5.5版本,在远程获取图书馆资源和移动阅读方面,推出了易瑞授权访问系统、超星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等服务,使师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2.2.4 教学科研设备情况

2016-2017学年,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099.42万元,生均2.7万元,当年新增4660.54万元,新增比例为10.73%;学校拥有各类实验仪器设备25928台套,总值29339.99万元。

2.2.5 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2016年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1000余万元,其中建设经费700余万元,运行经费362万元。制定了《大连民族大学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及《大连民族大学信息化建设规范》,形成了领导小组、管理层、参与层三级管理的信息化工作管理机制。建有网络信息点23479个,其中无线点3001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5.3G(其中IPV6带宽1G),网络用户数突破16000人,数字资源量总计约10TB,学校电子邮件用户数1452个。

依托校园网基础平台,共承载学校36个信息系统及平台,建设各类网站81个,服务于师生教学、科研及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145GB。

学校利用信息化平台,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优质课程、特别是民族特色类慕课在全国高校中的推广,扩大了学校影响力。目前,学校已建设 “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欣赏”和“电路原理”等15门优质课程;通过BlackBoard平台开通网络学习课程776门,通过泛雅网络学习平台开通教学课程44门。


 

教学建设与改革

3.1 专业建设与改革

学校通过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式,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3.1.1 通过以点带面推动专业的转型发展

学校按照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原则,以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为导向,在全校14个学院52个专业中,遴选了27个专业(含工程教育试验区)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工作,占全校专业总数的51.92%。同时,根据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的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以点带面,积极推动专业转型建设。

截至2016年底,4个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专业获批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专业被评为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5个专业被评为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1个专业被评为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上述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的34.6%,对学校专业的转型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3.1.2 通过专业综合评价促进专业内涵发展

按照2016年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要求,认真组织参加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参评的3个专业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第一,朝鲜语专业排名第二。此外,对已通过评估的37个专业,继续按照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查找不足,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对未参加评估的专业,按照指标体系加强建设,做好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准备工作。

3.1.3 强化质量标准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的原则,学校对5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进行了认真审核。依据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对课程教学标准、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审定,针对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实施教学工作标准12个、评价标准10个,为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条件。

3.1.4 开展新专业自检自查,推进新专业建设

学校十分重视新专业建设工作,在新专业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学校依据《辽宁省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指标(试行)》,定期开展新专业建设的自检自查工作,定期组织校内外专家对新专业建设进行指导,有效提升新建专业建设水平。

2016年组织开展了人力资源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国际商务专业和物联网工程等4个新增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自评工作,最终4个专业均顺利通过辽宁省学位办的审核。

3.2 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学校高度重视并采取系列措施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3.2.1 课程建设

学校按专业和专业类别推进课程(群)建设,重点围绕学生学习产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生能力达成,对全校2000余门课程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推进课程(群)建设。截至2016年底,已建立各类课程群186个,涵盖课程926门,191名教师担任负责人。构建了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平台,强化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建立了校院两级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体系,开展分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着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以154门课程为试点,学校组织开展了教学和考核方式方法的专项改革。一是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改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二是考核方式的改革,重视过程性评价,强化学业考核,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继续强化“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将专业英语词汇、短语等渗透给学生,通过完成双语作业、实验实习报告和心得等,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重点建设49门双语课程,有效扩大了双语教学覆盖面,提高了双语教学效果。

3.2.2 课程评估

学校按照审核评估要求,组织了课程评估工作。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对52个专业所有课程教学大纲开展了修订工作,确保课程建设与教学能够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能力达成。学校制定了《大连民族大学课程(群)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各专业依据该指标体系开展了自查自评工作,有效提高了课程(群)建设质量。

3.2.3 课程信息化建设

学校引进了泛雅网络学习平台,加入了民族院校课程联盟,建设“民族建筑”“民族微生物”、“民族体育”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精品慕课10门,同时引进精品慕课课程资源351门,有效扩充了教师教学和学生课前、课后学习资源,同时为学校通识教育、创新创业、形式与政策等课程提供了支撑。在2016年“辽宁省第二十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学校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3.3 实践教学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推进实践教学环节内涵建设。完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规章制度11个,进一步明确了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规范和质量要求。

注重和强化实验室管理,加大实验室投入力度,有效保障了实验与实践教学的需求。

注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与规范管理,继续实行全校所有论文抄袭检测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全校共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197篇,优秀指导教师58名,优秀学术成果150项。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由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层次有机结合并辅之以各类课外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2016年,学校对200余个校企实践基地进行了普查,着手建立基地档案,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首批有48个基地建设验收合格,第二批基地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已启动并已完成14个校外优秀实践教学基地挂牌工作。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合作教育深度融合。学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中兴通讯工程学院,与用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新道创新创业学院,与金普新区政府共建电商学院,与多家IT企业共建IT产业人才协同育人平台,目前,学校共有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7个。

3.4 教材建设

学校建立了教材选用和建设机制,鼓励教师选用精品教材、获奖教材、规划教材以及行业推荐的高水平教材,双语课程和全英语教学课程选用能反映发展前沿的国外原版教材。学校非常重视“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全部使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研究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学校在本科质量工程项目中单独设立教材建设专项资金,鼓励教师结合科技发展前沿、教学科研成果,编写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特色教材和精品教材,2016年共资助出版教材7部。学校对本校教师为第一编著者正式出版的教材给予一定奖励,并将出版教材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和年终奖励发放的一项重要指标。

3.5 教学信息化建设

学校引进的泛雅网络学习平台可为师生免费提供14万集的学习视频、200万种图书和300种期刊,极大丰富了学生学习资源和教师教学资源,为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针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主讲教师进行了网络学习平台网络版和移动版试题库的建设培训,培训教师累计300多人次。完成了将原有BlackBoard平台数据优化、打包迁移至新平台的工作,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作业、考试、通知、答疑、讨论、资料共享、评价等互动式辅助教学功能,结合移动端可实现实时互动、直播功能,为教师推动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3.6 教学改革

3.6.1 积极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建设

学校在工程教育学院设立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该实验区承担着“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梳理模式、全面推广”的重任。自2016年启动试验区建设以来,坚持以专业转型和特色发展为主线,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专业教育+平台资源”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建设与校级实训平台深度融合,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室+专业实训+项目制+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截至2016年底,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车辆工程专业,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共336名学生入驻该试验区,初步形成了大机类、大工科、跨学院、跨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

按照“基础训练标准化、综合实训项目化、质量建设全员化”的教学内涵建设思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已完成8个工种的实训标准制定和10个批次学生实训能力达成评价分析,实现该学院学生全覆盖。在大机类学生培养中,采取小班授课小班训练的模式,为学生开设了数控技术、加工中心、CAM、UG、特种加工技术等实践技能提高培训班,累计培训达205人。此外,组织72名机械类学生参加全国二、三维产品设计建模技能职业资格考试。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中,依托大连普兰店兴隆大家庭BIM管网综合布线工程实际项目,开展团队式工程实际项目训练;同时,开展BIM职业资格能力培训工作,全年培训学生144人,截至2016年底,120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3.6.2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学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中兴通讯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ICT行业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有效推进了“学生专业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一体化”“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服务一体化”和“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一体化”等三个一体化建设,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中兴通讯工程学院设置通信工程与物联网工程2个专业方向,面向信息类专业招生,截至2016年底,在籍学生255人。学院配备校企融合师资队伍20余人,拥有校企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总面积800余平方米,搭建了4G移动通信、光传输、数据通信、云计算和物联网等5个实习实训平台。

在师资融合方面,中兴通讯学院通过暑期教师培训、联合开发教材、联合教学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发展局面。已有12位校企教师参加了培训,成为双师型教师,并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一课双师”的组织形式,共同联合开发了数据通信案例教材,与企业协同开展教学工作。

在学生培养方面,校企双方联合制定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应用得到有效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项目制教学法、信息化教育平台、混编师资教学、学生职业管理等方式,使用实情、实景、实物、实战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成果方面,校企混编师资教学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100人次以上,在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大学生物联网设计大赛、“大唐杯”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等赛事上取得了良好成绩。截至2016年底,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5项,获得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级各类奖项30余项,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成果10余项。

3.6.3 开展跨专业、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学校通过与金普新区政府合作,成立大连民族大学金普电商学院,建立了基于“互联网+专业”的商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截至2016年底,学校整合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和文科实验中心等多个教学单位,累计投入130万元,搭建了“一学院、两中心”,即电商学院、“互联网营销+”跨专业协同教学研究中心、自贸与电商研究中心,组建了电商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以电商学院为平台完成了市场营销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升级计划与培养方案。

在为民族地区服务方面,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电商学院成为康巴什区“经济运行监测与旅游大数据分析中心”和“互联网+人才培养与电商代运营实训基地”。与贵州铜仁市碧江区达成战略合作,作为碧江区“互联网+人才培养与电商代运营实训基地”。针对民族地区电商人才培养,市场营销专业设立了西南班,并以此为基础对贵州铜仁地区进行了多形式的智力支持。截至2016年底,累计已有600余名学生在电商学院的人才培养中受益。  

3.6.4 积极开展专项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为有效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学校设立了14个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心开展工作。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带动全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有效支持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工作的开展。2016年,全校教师正式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4篇,获得省级专业立项6项,获得省级实践基地立项2项,获得省级以上教改项目立项17项,获得省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1人。

3.7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了“一体化、两融合、三进入”的多民族学生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7.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在认真总结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了相关课程体系建设,重点推进了创新创业教育“三进”工作,即创新创业教育“进工作室、进团队、进项目”;构建课内外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因材施教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校内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各个环节。

3.7.2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学校加大开放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完善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覆盖。

1.加强创新创业训练模拟平台建设。分别在开发区校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金石滩校区创新创业基地和工程教育实训中心开辟大学生创客空间、创业模拟沙盘等,使学生通过虚拟企业经营,熟悉创业流程,提高创业能力。

2.加强创新创业训练实践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教师工作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一院一赛”制和组织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形成了以学科竞赛为点、大创计划项目为面、多民族学生积极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格局,有力助推了多民族学生协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3.7.3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各学院设立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校、院、学生三级组织,从组织机构上保障了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定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论坛和创新创业社团等活动,并纳入第二课堂教育计划,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每年有近80%的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在美国杰出工业设计奖、德国IF概念奖、德国红点概念奖、大学生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器人竞标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重要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6年元月,学校与用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大连民族大学—新道创新创业学院,首期“创新创业实践班”招收60名学生,于2016年9月正式开课,2017年7月结业,通过考核的学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结业证书。2016年12月,举办了“新道创新创业学院杯”创新创业大赛,685名学生报名参赛,初赛提交了128件作品,最终有23件作品入围总决赛。截至2016年底,用友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及基地团队成员共获得各类奖项6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8项、省级24项、市级4项、校级11项、软件著作权6项。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下,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大创计划”项目共支持学生创业64家,其中大连风下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爱录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连民大飞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均已注册并实现盈利,较好实现了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1人获得“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双创背景下女性创业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获得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光明前程”创新创业(国际化)课程获得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精彩一课”教学合作奖,获得中国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支持,荣获首批“金普新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支持,2名教师被评为辽宁省第三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指导教师。


 

4质量保障体系

4.1 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学校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逐步形成了认识到位、措施得当、保障有力、地位巩固的本科教学工作格局。2016年3月,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专题校长办公会,提出了人才培养的“135”教学工作思路,即一条主线: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一条主线,同审核评估的基本思想一起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大建设任务: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平台+”建设;五项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工程、实践基地标准化建设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程、学风建设工程、特色品牌培育工程。2016年,教育教学工作围绕“135”工作思路有序开展,深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有效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4.2 校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

2016年学校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议、党委全委会议、校长办公会等,对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等重大议题进行专题研究,确定了2016年度教学工作思路、基于校级实训平台开展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方案、中兴通讯学院建设方案和2016年度春季学期本科教学专项督查工作方案。成立了民族理论教学研究中心、商科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研究中心、“互联网营销+”跨专业协同教学研究中心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中心等4个教学研究中心。成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部署和协调审核评估工作,通过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与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措施》《关于开展教育教学建设与教学研究成果评审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大连民族大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等各项重大决策,其中《大连民族大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获得教育部备案,《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4.3 相关保障政策及措施

建立教师节教学工作专项表彰制度。2016年度教师节增设教学专项表彰,包括教学质量优秀奖24名、优秀教学组织负责人21名,创新创业教育标兵28名,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优秀质量奖教师24名和优秀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4个,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教学积极性。

制定政策激励教学改革。学校以政策为导向,实施了多项教学改革激励措施,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与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措施》,重点从政策上和制度上解决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一步调动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为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撑;同时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

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控和督查。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大连民族大学委员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加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建设,制定了《大连民族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课堂教育教学纪律的有关规定》和《大连民族大学学风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课堂教育教学纪律,层层抓好落实,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控和督查。

建立校院两级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制度,构建教学绩效考评体系,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建立毕业生跟踪服务机制,发挥就业状况对学校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等的反馈引导作用。

建立本科教学监控机制。实施教学状态数据发布制度,构建自我评估、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等多元评价体系,明确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和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创新教学督导和质量环节监控机制。完善学生教学信息中心工作制度,强化学生对于课程、培养方案和教学质量的反馈机制,构建一套具有自我约束、自我诊断、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评估要求,针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主要教学环节,组织编制建设标准、工作标准和相应评价标准等25个,在对教学过程监控全覆盖的基础上,增加了专项督查工作。

组织开展在校生学习满意度调查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形成了调查报告,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相应参考依据。

4.4 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4.4.1 坚持“三检”制度

学校每学期初组成检查组,对各教学单位和教辅部门开展教学准备情况专项检查,开学第一天和第一周,校领导带头深入课堂检查教育教学状况,实行现场办公,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指派专人及时解决。每学期期中,学校制定期中教学检查方案,重点检查教学秩序、教学状态及各项教学任务进展情况。每学期期末,学校着重检查课程考核情况。期初、期中和期末的“三检”制度保证了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4.4.2 坚持“两查”制度

全年组织督导对春秋两学期的试卷进行了抽查,抽查试卷200余本,共5000余份;对2015-2016学年秋季学期44门课程实验报告进行抽查,共2000余份;对2016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和质量分析,累计抽查673份;对各学院教学档案的管理进行抽查。各项抽查工作分别形成反馈意见,反馈至相关部门。通过检查、交流与研讨,提高了各教学单位教学管理水平,达到了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4.4.3 加强教学督导与监控

学校建立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立了同行评价工作机制,覆盖了学校所有理论教学和部分实践教学。仅校级专职教学督导就面向各类教师听课333人次,针对外聘教师、首次上课教师、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等各类专项听课187门次。对101名学生评教分数相对较低的教师进行跟踪听课及反馈。在对理论课督查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督导检查实践课与实验课授课情况,同时定期看课、巡课,做到教学过程全覆盖。

4.4.4 召开学生座谈会

按专业于两校区分别召开52场学生座谈会,近千名学生参加了座谈。收集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累计800余条,并以《学生座谈会反馈意见的函》的形式反馈至教务处、外国语学院、金石滩综合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和学院,函中反馈的大部分问题已得到解决,相关部门还就整改情况作了书面说明。

4.4.5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工作

按照审核评估的要求,完成学校2015年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采集工作。组织全校各单位、部门数据库填报人员进行数据库系统的使用及填报培训。对照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填报指南》,按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任务分解。组织全校各单位及部门填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累计填报表格165张、数据674项。在全校填报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审核、优化和分析,查找问题400余项次。

4.4.6 开展高等数学和两课专项检查

着重开展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高等数学系列公共基础课程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等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专项督查工作。督查主要采取查阅相关资料、听课与看课、座谈与深入访谈的方式进行。督查过程中查阅相关课程设置情况,调阅了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并同考研大纲进行对比。累计听课163次,查阅试卷1082份、近3年试题30余份。访谈相关学院领导和教师105人次、访谈学生65人次,召开学生座谈会,500余名学生参加了座谈会。


 

学生学习效果

5.1 在校生学习效果

5.1.1 学生科技与文体竞赛获奖

2016-2017学年,学校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576项,其中国家级80项、省级80项,参与学生人数近3000人以上,少数民族学生参与率达到60%以上。获得省级以上奖励708项,2137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在国家级、省级“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竞标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重要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国际级奖项94项,获得国家级奖项256项,获得省级奖项358项。如美国IDEA国际优秀设计奖全球大学排名中国区第一名;德国红点概念奖全球大学排名亚太区第三名、中国区第二名;韩国K-Design Award设计奖全球大学排名第一名。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开展各类文体竞赛活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44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部级18项。

5.1.2 学生发表论文和专利情况

2016-2017学年,学生发表论文199篇,其中CSCD收录期刊10篇、EI收录期刊4篇、SCI收录期刊3篇、CPCI收录论文4篇。入选辽宁省第三届创新创业年会参展作品学术论文4篇、展示项目3项、创业直通车项目2项和创意作品1项,入选作品数位列全省高校第三,1篇论文入选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获准专利(著作权)39项,其中软件著作权23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

5.1.3 学生满意度

2016-2017学年春季学期组织在校学生参与2016年度在校生满意度调查,共计9821人参与调查,占在校生总数58.57%。在校生满意度问卷共计六大部分48题,分别为:对学校整体满意度、教学服务、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后勤保障服务和其他。其中,90.32%的学生对学校整体表示满意,86.22%的学生对学校教学服务表示满意,83.95%的学生对学校管理表示满意,81.44%的学生对校园文化表示满意,84.31%的学生对学校的生活服务表示满意,89.05%的学生表示会向他人推荐母校。

5.2 毕业生情况

2016届毕业生总计3910人,截止2016年8月31日,毕业生就业率为92.58%。其中“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1341人,占比34.30%;“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1042人,占比26.65%;386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9.87%。升学院校层次主要集中在一般本科院校,占比69.69%,其次为“211高校”,占比17.36%。升学院校的类型主要集中在综合类和理工类,占比分别为42.23%和34.2%。2016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见表5-1。

表5-1 2016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毕业去向

人数

比例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1341

34.30%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1042

26.65%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445

11.38%

出国、出境

389

9.95%

升学

386

9.87%

地方基层项目

7

0.18%

自主创业

6

0.15%

国家基层项目

4

0.10%

待就业

289

7.39%

其他暂不就业

1

0.03%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学校毕业生的主要毕业去向选择,说明毕业生就业岗位较为优质,职业发展空间较大。另外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人数较多,近三年毕业生深造比例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可见毕业生继续深造意愿增强,想通过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来增加未来在就业市场中的择业资本和竞争力。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满意度为96.67%,从满意度均值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表现的总体满意度均值为4.10分(5分制),处于“比较满意”水平。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能力较强的方面为“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占比分别为73.3%和60%。认为毕业生需要加强的能力方面为“专业技能和能力”和“英语能力”,占比分别人39.29%和35.71%。


 

特色发展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维护民族团结作为学校育人之本,全面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技能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有效促进各族师生交流交往交融。

6.1 全方位、全过程关注学生成长

学校自建校起,就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单位部门履职尽责、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和各民族学生团结互助的全员育人机制。建立了校领导、院系领导联系师生、谈心谈话制度、班导师工作制度、辅导员住楼、联系家长制度以及家访等制度,完善了全员育人的制度框架。特别是学校设立的班导师制度,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90%以上的教师都担任过班导师,近80%的专业教师都有担任新疆和西藏学生班导师的经历。

学校在多年的育人实践中,坚持用笨办法、下苦功夫,持续深化“两个移动”(思想前移、重心下移)和“六个深入”(深入课堂、深入寝室、深入学生活动、深入学生生源地、深入学生家庭、深入学生社区),推行了“一口清”制度,做到基本数据清、特殊群体清、工作重点清、职责任务清、制度规范清、经验教训清,做到人人都育人、事事都育人,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切实将党和国家的关心关爱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

6.2 坚守思政育人主渠道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势政策等课程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弘扬主旋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把“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通过专题讨论、案例解析、课堂辩论等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运用慕课和网络课程,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论证过程中提升辨别能力,让广大少数民族学生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按照校党委要求,民族理论教学中心确定了加强和改进民族理论政策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完成了专题讲座和微课构成的慕课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了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配合民族理论政策阐述的教学模式,为传统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真正实现了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入脑入心。

6.3 深化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学校积极搭建各民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平台,通过学习互助、文化互动、情感互通等手段,促进了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学校实行混合编班、混合分寝,构建嵌入式教育管理格局。即在统筹考虑学生民族成份、生源地区、学习成绩等因素基础上,实行混合编班、混合分寝,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基础的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学校共组建“一帮一”学习互助小组1436组,参与人数5276人;依托工作室模式,围绕特定项目和课题,跨民族、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建立304个多民族混编创新团队,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占40%以上。

深入开展以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的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实践探索和行为养成,注重运用新型网络媒体,设立民族团结专题网站,加强民族团结创建网络信息推送,增强宣传效果。每年暑假组织近3000名学生深入新疆、西藏、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本科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改进举措

7.1 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

7.1.1 存在的问题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还未被部分教师完全认识,存在重“教”轻“学”和重“知”轻“能”问题;

二是部分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仍以传统方法为主,缺乏改进教学方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是缺乏对学生认知问题规律的研究,尤其对学生由于环境、学习基础等原因造成个体差异的重视程度不够。

7.1.2 改进的思路与措施

一是通过教学研讨、教学示范、学生座谈反馈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将教师的教学着眼点放在“学”上,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

二是通过教学改革立项、成果推广应用等途径,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探究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采取相应的制度与措施,鼓励教师实施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实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协同的课堂体系。

四是鼓励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进行合理的课程教学设计,统筹兼顾。

7.2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融合需进一步加强

7.2.1 存在问题

一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与内容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二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考核方法还不够科学,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

三是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还存在脱节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在专业教育中缺乏相应的延伸和加强;

四是课内与课外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统一性、多样性,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的合力需进一步加强。

7.2.2 改进的思路与措施

一是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建设力度,丰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对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实行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监督和检查;

二是通过组织实践活动、专题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考核,注重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活跃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是在专业素质教育中要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现在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上,将人文素质教育列为课程教学评价指标;

四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等方式,将课内与课外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沟通、表达、团队合作等能力。

7.3 课程资源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7.3.1 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来看,学校能提供的课程资源相对不足,部分课程质量也有待提高,前沿课程、交叉课程、与新兴技术和产业相关的课程相对较少;

二是学校虽然逐步加大了教材建设的投入力度,教师自编教材的数量稳步增长,但自编教材中的特色教材、通识课程教材较少,尤其是特色教材建设成果不突出;

三是课程建设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存在“重立项轻建设”倾向,课程建设成果检查验收、应用效果考评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激励措施,自我开发的课程处于起步阶段,各级各类精品开放课程的在线使用未达到预期效果。

7.3.2 改进的思路与措施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引导各学院、各专业统筹推进课程建设,丰富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编写特色教材,推动课程和教材建设快速发展;

二是逐步丰富和完善校内课程资源,以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媒介,以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建设为载体,开展课程资源建设立项,推动课程建设工作;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和服务,提升教师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三是继续强化课程建设检查考核工作,促进教师加快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转变,利用并挖掘课程建设资源,积极引导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表

 

学校名称

大连民族大学

1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95.86%

2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

16911

3

    其中:专升本学生数

0

4

          中职升本学生数

0

5

教师总数

942

6

专任教师数

834

7

教授总数

148

8

教授所占比例

17.75%

9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

50%

10

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

64.99%

11

本科专业总数

52

12

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

52

13

当年新增本科专业数

0

14

当年停招本科专业数

0

15

当年撤销本科专业数

0

16

生师比

18.94

17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2.7

18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4660.54

19

生均图书(册)

94.92

20

电子图书数(册)

5294498.00

21

电子期刊数(种)

32421

22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

15.12

23

生均实验室面积(平方米)

3.03

24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

¥3,794.86

25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万元)

¥5,052.05

26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

¥816.11

27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元)

¥712.78

28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门)

1871

29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哲学

 

经济学

25.18%

法学

26.47%

教育学

 

文学

24.00%

历史学

 

理学

22.23%

工学

31.99%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28.00%

艺术学

31.01%

30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哲学

 

经济学

29.72%

法学

30.59%

教育学

 

文学

31.81%

历史学

 

理学

29.88%

工学

27.56%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28.91%

艺术学

23.05%

31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

93.04%

32

教授讲授的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16.8%

33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97.15%

34

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100%

35

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92.58%

36

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所占比例)

90.32%

37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所占比例)

9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