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质量报告 » 正文

国际商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国际商学院各个专业基本情况
国际商学院成立于2011年,历经近4年的发展,平均学生达到1800人左右,截止到2015年10月1日,在校学生有1713人,专职教师34人,学生1713人,师生比例1:50,各个专业的师生比情况如下:
表1 国商各专业基本情况
 
项目               专业
学生人数
教师人数
师生比
会计学
565
11
1:51
国际经济与贸易
467
11
1:42
财务管理
489
8
1:61
国际商务
192
5
1:38
合计
1713
34
1:50
在这样高师生比例的情况下,国际商学院四个专业运行了7套培养方案,教师们承担国际商学院各个专业课程的同时,还承担了学校其他专业会计基础、财务管理基础等平台课程的教学,专业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表2 国商各专业参加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评估情况
           项目
专业              
布点数
排名
分数
备注
会计学
36
4
84
东财93;沈大90;沈阳建工85
国际经济与贸易
35
3
80
辽大87;大工84
财务管理
8
5
70
东财98;海事82;辽科技81;沈阳工程73
国际商务
 
 
 
新专业,未参加评估

        其中,会计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排名前20%的专业,参选了优势特色专业,2015年6月30日,辽宁省教育厅公示了首批100个优势特色本科专业名单,会计学专业排前2名的东财和沈阳大学入选,国际贸易专业是辽大入选,财务管理专业是东财入选,国商的会计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经接近,努力争取下一批。该评选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教学”等二级指标所占权重,增加“专业定位主动适应国家,特别是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行业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等主要观测点。这也是国商各个专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二、国际商学院各个专业的建设成绩
1.会计学专业
会计学专业分设ACCA、财会全英班、会计学三个专业方向。
会计学专业2005年获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2006年获校大学生创业专家指导单位称号,2007年建设为校示范性专业,2009年成为辽宁省示范性专业,2009“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综合素质+会计专业判断能力”获得辽宁省教改成果二等奖;2011年成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会计学专业团队2008年建设为校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成为辽宁省教学团队。2005年,“基础会计学”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是为民族地区培养“综合素质+会计专业判断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财会人才,该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既符合民族院校生源的特点,又体现了会计学专业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
目前,会计学专业已经和国内最大的内资会计师事务所瑞华所开展了校企合作;与荷兰撒克逊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实施教师、学生交换及学生留学的“3+1”项目。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大连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以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为特色的优势专业。本专业是我校筹备时期最早招生的本科专业之一,也是我校在全国各省一本招生较多的专业之一,第一志愿录取率长期保持在100%。在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三。
本专业在19941997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招生,2001年秋正式招生,录取99人,3个自然班。之后,除了2011年招生6个自然班外,每年4个自然班,约120人。
本专业国际化特色优势体现在以下10点:持续国际化建设:校国际化特色专业(2011年),以国际化为特色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校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专业(2015年);②校国际化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③90%专职教师有国外访学经历;④专业已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等21所外国大学学分互认;⑤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⑥国家双语示范课1门;⑦国际化教学成果获省级一等奖2项;⑧省教学名师(从事国际化教学)1人;⑨每年有5-7名外国大学教师来校授课;⑩教师主持辽宁省国际化教学研究课题4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际经贸研究)2项。
本专业已经具备了接纳国际留学生的能力,本学期接受了一名丹麦留学生、一名德国学生的留学,效果良好。
3.财务管理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成立于2003年,是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之一。设有“财务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发展到目前,累计毕业九届学生。本专业共有教师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占40%,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占80%,有海外培训及访学经历的教师7人。在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五,2014年成为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校级精品课和精品建设课3门,校级实验示范课程2门。获得省级教改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2项,主持省、部、校级教改项目10余项。
财务管理专业围绕大连民族学院“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国际化”四大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专业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国际化视野培育”的专业培养特色。以“培养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基本技能、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以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理财、会计及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组织学生参加首届 “中国银河杯—首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财务管理系12级学生马宗林更是在总决赛中取得了全国第二名的佳绩,获得奖金1万元,10月12日,相关证券公司将来我校进行路演并颁奖,财管专业将以此为契机,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道路。
4.国际商务专业
国际商务系成立于2013年9月,并开始第一届招生(二本),截止目前,已有三届学生,13级62人,14级66人,15级64人,共计192人。现有专职教师5人(其中1人近期退休),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
国际商务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诸多有益尝试,现在已经初步构建了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
已建立的校企合作单位:
(1)大连众易空间有限公司,该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第一批大学生于2015年9月进入基地,由校外的多名企业家、金融家等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本基地不仅是创业实训,而且是真正操作创业。各大主流新闻媒体已报道。
来自德国和丹麦的留学生也参加了基地的实训项目。
(2)大连凯洋国际马术俱乐部,已挂牌。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务大学生实践基地。大连电视台、大连晚报、半岛晨报等主流媒体已跟踪报道。
 
具体媒体报导见附件。
三、国际商学院各个专业的建设种存在的问题
(一)各个专业共性的问题
1.师资短缺
师资是专业发展的瓶颈,生师比过高,教师教学压力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申报。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不足,缺乏必要的培训,大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青年教师缺乏明确的深造计划,难以吸引优秀的青年人才。            
2.国际化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国际商学院能为学生提供的可以实施“3+1”教育及交换学习的院校和机会较少,承接的外国留学生数量非常有限。
3.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尚未构建
学院主要集中于日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处于探索状态。
(二)各个专业分别存在的问题
1.会计学专业
(1)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够
目前,仅有一名具有双语授课资格的教师,多数教师都可以双语授课,但是能够进行全英授课的教师较少。
(2)校企深度合作刚刚开始
校企合作多为认识实习,客座教授讲授实践课程等,校企联合培养刚刚启动。
(3)行业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会计学专业聘请了一些财务总监进入实践课堂,探索建立财务总监的论坛,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素养讲座及熏陶。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专业欠缺省质量工程项目
截至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尚没有获得任何省级称号。诸如:省示范性专业;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特色专业等等。
   (2)专业欠缺省级及以上称号教师
    评估当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尚没有省级及以上称号的教师,诸如:辽宁省名师;国家民委优秀专家;等等称号的教师。
    (3)国际化特色不够鲜明
     2014年已有2批短期国际化项目,但尚未常态化。
(4)实践教学尚需深化
   实践教学方面对于跨境电商的实训还不足,有待于通过模拟及实训提高跨境电商实践的实施。
3.财务管理专业
(1)学术带头人有待引进
财务管理专业职称结构不是十分合理,正教授只有一人。
(2)精品课程建设有待努力
财务管理专业在品牌课建设上做的不够,缺少精品课程,需要在今后加以努力。
(3)国际化办学有待强化
财务管理专业在国际化办学上做的也不是很好,双语教师的培训还待进一步强化。
(4)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财务管理专业有学生实践基金,但是行业性质比较单一,和本专业的吻合度不是很高,有待进一步扩大校外合作基地建设。
4.国际商务专业
(1)缺少专任教师最少4-5人,其中需要引进英语专业(硕士)1人,其他需要博士以上学位,师生比是专业学位评定的标准之一。
(2)专业建设经费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专业建设需要;
(3)为了迎接新建专业学位评估,缺少专业学科带头人;
(4)缺少基地建设的配套,如资金配套、校内模拟办公室及配套设备等;
(5)校外实践专家进校授课标准较低,难以请到高水平、高能力的实践专家。
(6)国际商务专业是实战性较强的专业,需要不定期聘请行业专家给学生作报告,报告薪酬需要学校定标准,或一并纳入到专业建设经费中。
四、国际商学院完善专业建设的建议
(一)引进师资
引进2-3名英语专业硕士,环节国际商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语言师资的不足。各个专业分别引进2-3名博士或者是特别优秀的硕士。
(二)培养及引进专业带头人
基于现有师资,培养专业带头人,或者采用引进的方式,保障专业建设的效果。培育省级称号的教学带头人。
(三)培育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在现有的优势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建设力度,培育省级教学质量工程。
(四)突出国际商学院国际化特色
建设外国学生进校与本专业学生共同学习的常态化机制。形式:(1)吸引外国学生来校修学分;(2)安排批量外国学生来校进行为期1-2周的学习与交流。
(五)完善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实施校企合作机制
国贸专业主要是建设有利于学生创新与创业的“跨境电商实验室”与“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综合专业训练。财务管理专业主要是借助学生参加比赛的平台,积极寻求和探索与证券公司进行校企合作。
(六)加大新专业的投入力度
国际商务属于新专业,专业建设白手起家,在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申请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