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么漂亮的‘葫芦娃’!”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新闻222班的杜曼将自己创作的葫芦纹样剪纸贴在寝室窗户上,精美的手工作品瞬间惊艳室友。
“这手艺可是辽宁省大连市大黑山剪纸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于景丽老师亲授的。刚开始我还有点手生,但跟着老师的方法剪,慢慢就找到了感觉。”杜曼兴奋地向室友分享她的学习过程。
从亲手裁剪寓意吉祥的剪纸,到挥毫泼墨感悟书法艺术的魅力;从细致描摹国画的笔墨意趣,到巧手制作古韵悠然的漆扇;从沉浸式体验茶道仪式的雅致,到在品茗论诗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隽永……这学期,杜曼和同学们参加了由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文法学院等多方打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既有依托专业优势推出的深度研习,也有跨部门协作策划、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体验。
“平时都是在书本里了解这些知识,现在自己亲手做有意思多了。”文法学院汉语言231班的崔然一边说,一边举起刚制作好的漆扇向同学们展示。
今年,文法学院第三届“筑梦中华 和合与共”文化素质季推出了多项中华文化体验活动,猜灯谜、画国画、品茶、吟诗作对、制作漆扇……多个互动体验区供学生选择,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这些活动不仅是一场场技艺展示,更是立体化、沉浸式的育人课堂。学生们在丰富多元、动静结合的文化浸润中,体会传统技艺的魅力,深刻感受千年文脉在青春校园里焕发的蓬勃生机,增进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仅是文科生的专场,在机电工程学院的书法体验区,机械234班的吴泗龙正和同学们一起,手拿毛笔在宣纸上“舞动”。“练习书法,仿佛一次静心的修行。”他感慨道。铺纸、研墨、提笔、落笔,看似简单重复的技艺练习,实则是调节情绪、舒缓压力的有效方式,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开辟了一方沉静心灵的小天地。
此外,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还推出了“道中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沙龙活动”,场场报名“秒光”。国际商学院会计231班的史墨涵对此深有体会,“看到微信推送,我立马就喊同学一起报名,生怕手慢抢不到名额!”自去年开办以来,文化沙龙活动就成了校园里的“香饽饽”,还吸引大量留学生参与,在中国学生的悉心指导下,他们饶有兴致地学习茶艺步骤,从温杯洁具到注水出汤,一丝不苟。
一袭华服,礼仪之韵顿生;巧手翻飞,匠心之妙毕现。师生们通过沉浸式的传统服饰体验与非遗实践,跨越时空,真切触摸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不朽智慧,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一次次躬身实践中得以深化、升华。

原文链接:https://www.mzb.com.cn/epaper/?id=1947477969857413120&time=20250722&bc=0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