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新闻4月19日电(通讯员 黄伍安 刘嘉薇 王皓)下午三点,推开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快速成型车间的大门,几台激光切割机正在运作,产品设计214班学生赵时与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正在机器前,制作掐丝珐琅工艺的内嵌式儿童手工香皂。极细的金属丝被曲屈转折,掐成各种精美的图案,然后再将图案小心翼翼地内嵌于拇指大小的香皂中,稍有差池就会“白玉微瑕”。学生们小心翼翼操作,“大气不敢出”,指导教师于意在旁边适时地进行指导。一转眼,就忙到夜幕初上。
为了能赶出一份优秀的作品,在“星海杯”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取得好成绩,赵时和团队成员陈禹彤、张妍、李欣宇、张英连续半个月都沉浸在这种紧张的备赛氛围中。值得高兴的是,他们提交的两份参赛作品,分别斩获了第二届“星海杯”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文创设计类金奖一项、优秀奖一项。
“星海广场”是大连市的标志建筑之一,以此为主题并融入城市海洋文化,是此次赛事的特色之一。“星海杯”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由辽宁省教育厅、大连工业大学主办,为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A类赛事,共有文创设计类等6个类别,以“海洋文化”为主题,旨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契机,突出海洋文化创新和海洋食品包装创新,突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
“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儿童产品应该是有意义并且环保的。”在参赛过程中,团队成员对“有意义”和“环保”这两点下足了功夫。什么材料不会对儿童造成伤害?如何把对环境的负担降到最低?如何设计才能发挥“益智”这一特点?一次次的灵感碰撞,一次次地试验,最终,团队成员设计出了一款专门为儿童打造的拼装式动物传动玩具。
这款玩具融合了先进的仿生设计理念,精心模拟鱼类游动时的自然姿态,展现出栩栩如生的动态效果;以环保的木板与亚克力材料为原料,具备可重复使用性,对环境影响较小,且拥有较长的产品生命周期。其设计易于拼装,上手快速,适合儿童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和探索,是一款集益智性、启蒙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儿童教育辅助玩具。
早在2023年4月,赵时就带领团队成员开始了儿童益智传动玩具动物系列的设计与创作。他们的团队内部分工明确:赵时主要负责图纸设计及机器操作,陈禹彤负责后期颜色搭配及版面编排,而李欣宇则重点对动物形态进行了探究。在近一年里,他们创作了包括陆生动物、海洋动物等动物形态的益智传动玩具。本次比赛的参赛作品也正是他们过去一年的设计作品之一。
接到“星海杯”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通知后,成员们发现他们之前设计的海洋动物玩具非常符合大赛主题要求,大家一拍即合,在结合比赛具体要求对作品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调整后,便准备在赛场上接受检验。“准确来说,此次比赛只是检验我们学习成果的一个平台。在比赛中能够发现我们的不足,也促进我们的学习、进步。”赵时说。
创作过程中,团队始终坚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学习理念,多动手、多尝试。没课的时候,成员们就聚在车间里讨论设计,调整细节,相互启发,不断改进。制作过程中,每一个零件的打孔位置、孔洞大小、相隔距离的确定要求精密准确,出一点儿差错,组装后成品传动的连贯性就会变差。他们不断地围绕打孔点的具体位置进行深入沟通,每一次讨论和调整都体现着他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每当夜幕降临,其他同学已经回寝室休息时,他们依然在工作室中不知疲倦地改图画图,直到快要熄灯,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第二天一早,又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备赛工作中。指导老师于意也时常陪伴左右,“每当我们讨论出想法之后,老师都会帮我们去分析想法的可行性与能够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这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是我们参加这次比赛相对得心应手的原因之一。”陈禹彤说。就这样,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斗,团队终于打磨出了流畅而且具备参展水平的作品。
除了在“星海杯”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的两份参赛作品,团队成员也在进行儿童心理卡牌、一线式适老化坐便圈等产品的设计。在未来,他们希望这些作品也能够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检验。
原文链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3170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