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辽宁日报】大连民族大学帮助古村落留住“形”守住“魂”

首页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2日 编辑:田芮溪 来源:辽宁日报

经过两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和测绘,数月时间严谨细致的研究、分析和设计制图,一份饱蘸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专业设计团队辛勤汗水的《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哈达碑镇满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摆到了哈达碑镇党政领导面前,他们一页页仔细地翻看设计方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团队设计的特色村寨整体改造效果图。


擦亮特色村寨的金字招牌


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由院长侯兆铭教授、副院长李仂博士带队,由20多名师生组成的团队完成的这一特色村寨建设规划设计文案。


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团队设计的特色村寨民居改造效果图。


侯兆铭说:“沟汤村的这个居民组传统建筑顺应地形地貌,风貌保存较好,具有改造和保护价值,因而也具备规划建筑特色村寨的有利条件,现在需要解决的是通过规划设计,将村寨的满族特色突出出来,擦亮特色村寨的这块金字招牌。”


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团队设计的特色村寨村中广场改造效果图。


设计团队紧紧抓住体现村落风貌的重要节点如村落出入口、广场和民居外形等,在规划方案中对村庄的整体环境进行整治,疏通村间小溪,清理村边垃圾杂物,同时在村寨出入口和村中广场设立特色村寨的标志物。


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团队在哈达碑镇采集数据。


在设计方案中,他们根据满族传统文化特点,在广场部分采用了满族婚庆文化中“坐福”的经典形象作为村落广场的标志性雕塑,并采用剪影形式强化坐福的标志性。据介绍,“坐福”亦称“坐富贵”。东北地区的婚俗。迎娶日,新娘至男家。踏红毡径入房中,坐于炕上,谓之“坐福”或“坐富贵”,寓意婚后的生活美满幸福。人们走入村中,看到这样的雕塑,立即明白,他们已经步入了满族人家。


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采集到的传统民居门楼。


对于76座现有民宅,设计团队根据现存民居的不同情况,按照平屋顶、坡屋顶及单层、双层建筑的几种样式,分别设计了改造方案,总体上采用青砖、仿木材质对民居、围墙、院门、院落进行统一规划改造,把满族民居的特点色彩化,鲜明化。


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团队在哈达碑镇采集到传统民居窗花。


现有民居院落中大都有一座“苞米楼”,用于储藏粮食,但是各家各户摆放位置不同,在改造规划中,他们将“苞米楼”统一设计在院门东侧,让人可以直观看到东北民居的独特风貌。


侯兆铭说:“特色村寨建设不是退回过去,我们规划设计的很多农村民居已经引入了上下水、淋浴间,有的还采用了现代采暖设施,农村民居在保留传统建筑外形的同时,必须满足当地群众的发展需要,这样才会有生命力。”


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们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帮助哈达碑镇在特色村寨规划建设时既能够保留住东北农村民居的外形,又能守护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的“魂”。


辽宁特色村寨格外美


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侯兆铭说:“我们接到岫岩满族自治县哈达碑镇的特色村寨建设需求是在去年7月,学院立即积极响应,组成科研团队前往调查研究,调查结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哈达碑镇选取的特色村寨位于该镇的沟汤村,那里靠山依水随着地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76座东北民居,这些民居沿着村中东西、南北相交的两条主干道呈“L”型分布,整个布局顺应山水地貌,肌理清晰,留存着典型的东北民居建筑特色,弥足珍贵。


指点着采集到的图片资料,侯兆铭说:“我们采集到了大量反映东北村落及民居特点的资料。”这76座民居有坡屋顶、平屋顶,有单层建筑还有双层的建筑,但是它们都是最典型的东北民居,还有的建筑保留了硬山屋顶形式,有的建筑屋顶采用瓦屋面铺砌,瓦面纵横整齐,具有满族民居最原始和传统的外形特点。


在沟汤村的民居中调研,他们的视线在一些人家的窗花上久久停留,满族民居南面窗户大,北面窗户小,且很少开启。窗花装饰式样简练,线条粗犷,各种基础样式组合简单,有小方格,菱形或者梅花形,这些都是当年用纸糊窗时传承下来的,成为经久岁月的珍贵记忆。


有人曾问过侯兆铭:“赤橙黄绿青蓝紫,你喜欢哪一种颜色。”他回答说:“只要放在合适的地方,哪一种颜色都是美丽的。”


他告诉记者:中国的少数民族村落建设,都暗合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他曾经在贵州铜仁挂职锻炼,走遍那里的村村寨寨,那里的特色村落与民居与辽宁农村的民居一样,都是祖辈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适应当地自然环境、顽强繁衍生息的结果。无论是西南地区还是东北地区的民居,他们没有高下之分,都具有鲜明特点,牵系着浓浓的乡情。



原文链接:https://wap.lnrbxmt.com/news_details.html?id=380524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