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中国民族报】大连民族大学深化校地合作—— 携手共谋高质量发展

首页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1日 编辑:田芮溪 来源:中国民族报


大连民族大学师生利用智能设备监控文冠果苗木生长情况。巴林右旗乡村振兴局供图


2022年,按照国家民委定点帮扶工作部署,大连民族大学与内蒙古巴林右旗建立起“一对一”帮扶关系。一年来,双方在基层组织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互融互促、共赢发展。一个个合作协议的达成,一项项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巴林右旗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组织共建夯基石


今年暑期,德力格尔其其格的牧家乐生意十分好:“通过‘一家亲’牧家乐,每年能卖出50多只羊!”


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设计打造的“一家亲”牧家乐,不仅铺就了农牧民在家门口的“致富路”,也架起了校地融合党建联建共建的“连心桥”。


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大连民族大学正式加入巴林右旗“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党建联合体,共同探索建立组织联建、供需对接、项目推进等校地党建融合共建机制,实现从定点对口帮扶到结亲互促帮扶的情感跃升。


“截至目前,我们达成共建项目18个,推动完成文化旅游、村寨保护与规划等项目12个,有效降低了时间、人力、资源等成本,形成‘1+1>2’的党建共建聚合效应,为双方在资源配置、产教融合等方面实现同频共振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巴林右旗委组织部副部长曹祥飞说。


多元共治提效能


“经过培训,我对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大连民族大学培训后,巴林右旗达尔罕街道百灵社区党总支书记曲东南说,“回去后,我一定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实践中,更好为居民服务。”


据悉,双方坚持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在校举办培训班和选派专家到巴林右旗授课为主要方式,目前已开展培训7期,覆盖党员群众2037人次,锻造了一批懂治理、乐服务的基层治理“生力军”。


今年3月,大连民族大学到巴林右旗就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开展专题调研,进一步细化帮扶重点内容,将“对口帮扶”工作做深做实。为将《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等科研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巴林右旗探索开展网格先锋服务活动,推动暖心执法、法律维权、生活服务等7类30余项服务进社区,组团、驻点、点单……各类服务走心更走实。


“先锋服务队已开展服务73次,惠及群众1.5万余人,各类服务实现由‘找上门’到‘送上门’的转变,有效激发共建共治共享内生动力。”巴林右旗赛罕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树军说。


特色共创促团结


2022年4月,在大连民族大学的帮助下,巴林右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N”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成立。“我们先后举办各类宣讲、实践活动283次,来参观学习的区内外群众达2.4万余人次。”巴林右旗民委主任胡日查介绍。


“没有党的帮助与关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1960年至1963年,内蒙古各地先后接纳3000多名“国家的孩子”,巴林右旗接纳的25名上海孤儿中就有呼群。宝力布森是呼群的女儿,她称呼自己是“国家的孩子”的孩子。


如今,宝力布森化身宣讲员,在教育实践基地向参观者讲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感人故事。


今年4月,巴林右旗精心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活动,依托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师资力量,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实践中。


资源共聚助振兴


花枝摇玉树,文冠脉脉香。巴林右旗宝日勿苏镇万亩文冠果科技创新示范园建设如火如荼,忙碌的人群中有不少是来自大连民族大学的师生。


为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宝日勿苏镇有力推动与大连民族大学的科研合作事项,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示范园内,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文冠果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阮成江,正指导学生安装调试文冠果表型智能感知与分析系统。“我们带着知识到这里来,带着实践经验回到课堂中,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大连民族大学博士生祁洪玲说。


巴林右旗借助大连民族大学科研优势,完成草莓、大樱桃等推广种植项目技术分析,明确1000亩优质丰产示范基地带动5万亩文冠果基地的发展模式,有力推动基础产业强基固本,产业提质升级。


聚焦打通农特产品销路“堵点”,双方以建立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农特产品创新研发基地为契机,助力“巴林有品”县域公共品牌提档升级。去年以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巴林牛肉112余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云动力”。



原文链接:http://210.12.104.26:81/epaper/?id=1711555909966102528&time=20231010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