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大连民族大学:推动学院工作在守正创新中砥砺前行

首页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7日 编辑:田芮溪 来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暑假刚刚开启,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启明星支教团的10名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就前往岫岩满族自治县鹿圈村鹿圈小学开展了支教活动。他们将在9天的时间里,为乡村小学生们讲授基础知识,分享党史故事,中华优秀文化小故事以及推广普通话,通过讲述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感悟,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增强自信;通过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内容,为孩子们打开视野,播撒梦想的种子。


启明星支教团是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的明星品牌,已连续8年为鹿圈村小学开展义务支教。多年来,学院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精耕细作,打造了启明星支教团、美美与共团支部、志愿服务团队等多支精英品牌队伍,开展了“π”数学活动月、团支部风采大赛、中华舞蹈大赛等多项经典品牌活动,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将专业学习与学生活动融为一体,在守正创新中砥砺前行。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红心向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中华之美”……打开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的学习通“党建数字化教育教学平台”,这些栏目映入眼帘。党建数字化教育教学平台是学院开拓“互联网+教育”建设的新模式、新阵地,不仅设置了学院的特色栏目“高数公开课”“理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党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栏目。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学院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提升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建立“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党委委员督学、党支部联学、专家教授辅学、党员干部自学”的学习体系,不断夯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全体教职工观摩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会,开展“道中华”专题分享,发挥教师领学“师生共上一节课”,学生共学“我和我家乡的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通过主题党日、党员大会、主题班团会、团结杯知识竞赛等活动推动学生党员、学生党支部带头学,团学组织、共青团员跟学。



“在准备‘团结杯’知识竞赛的过程中,我学习到很多关于党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知识,尽管准备的过程很忙碌,但却在学习理论知识中汲取了强大精神力量,指引了我学习生活的前进方向。”预科227班罗凯夫说道。学院坚持支部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专业培养相结合、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成立了“红心向党”宣讲团,通过“微党课”“微故事”“微朗读”“微分享”等形式增强学习成效。


党建引领学科建设、党建引领学风建设,学院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强化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2022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省级一流课程8门。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获得第二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示范课堂、示范课程各1项。推进教学改革评价,实施教考分离工作。实施《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全面施行形成性评价机制。学院还实现了教师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党员发展材料采取三级审查制度,并在发展前增加了答辩和班导师意见环节。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入选辽宁省新时代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获评学校“校园先锋示范岗”。


“学院将党建引领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互促互进,进一步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逐步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营造全院师生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画同心圆,共圆中国梦的良好氛围。”学院党委书记孙雪莲介绍。


深化“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信息专业221班的马诚学习数学比较困难,再加上高考的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有一点惧怕数学,在研究高数题的时候遇到了难题。5月11日,他在高数答疑坊写下了“设F(x)为连续函数,∫0-1f’(x/2)dx=( )”这个题目。区块链222班的霍梦瑶看见后觉得题目有意思,在经过多次计算后,进行了解答。


教师齐淑华看到两位同学的互动,觉得这道题有更简便的算法,且更能激起同学们对高数的学习兴趣,于是她在草稿纸上反复计算,写下了更简便的算法。两位同学在看到老师的解答后不是特别明白,去找齐淑华老师进行探讨,齐淑华为两位同学讲解了这道题,讲解了相关的知识点和例题,她的讲解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不仅让两位同学掌握了解题方法,还对学习数学有了信心。


齐淑华主讲高等数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了让更多学生受益,齐淑华牵头组建辅导团队,与6名同事共同组织了高等数学BC差异化义务辅导班,为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带去帮助。这项活动已经坚持了3年,从开始2个学院的100人发展到现在5个学院共300余名学生,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学院推动学生管理和专业教育融合,发挥专业教师在学业指导、竞赛指导、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通过专家讲座、学科竞赛、报告分享会、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学术报告,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的应用和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促进了课程和专业改革与创新,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品味数学之美,感悟数学魅力,提升数学学科的影响力。”副院长刘力军说道。


学院深入推进教师、学生和干部职工的学风建设,推动形成“大学风”和“有高度的学风”,促进学风建设高质量发展。学院将学风建设与养成教育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立标杆、树典型、学先进”发挥榜样力量在优良学风创建中的促进作用,通过开展集体性文体活动,开展趣味运动会、运动素质拓展等,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增强学院的集体凝聚力。“我们学院的学风很好,就像无手机晚自习活动,我自己就是受益者,不仅让我学会了更好地管理时间,还促进了我与同学们更好地互动,更好地投入学习中。”统计学222班董嘉麟说。


讲好中华数学故事 道中华数学之美


“我认为数学属于每一个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数学能力,只不过是在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差异。应该让每个人都能悦享数学的奇观和美妙。”在第七届“π”数学活动月开幕式上,大连市数学学会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雷逢春这样说道。


作为学院的经典品牌,“π”数学活动月已举办了七届,七年来,从院训揭牌到校友会成立,从与兄弟院校签订“对口支援数学学科建设”协议到深化校企合作阵地,从拓宽校外实习基地到打造校内“π空间”……“π”数学活动月不仅是学院师生的大事儿,也为业内同行搭建了平台,带领更多人探索数学天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数学文化。学院发挥自身优势,师生走出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数学人的情怀,讲好中国数学人自己的故事。


“今年我们走进了金石滩街道金山社区,进行了家风家训、中华文化的分享,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关于数学文化的宣讲,通过我们的讲述,让一个个公式符号变得亲切可爱,搭建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帮助青少年提高数学兴趣,实现思政教育、数学科普、学科宣传和学生实践锻炼的多重目标。”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建新介绍。



数学222班徐言和统计221班陈新然的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去年9月份,俩人加入了学院的美美与共团支部。为帮助像他们这样的大一同学提高成绩,每周末,组员们都结伴去图书馆学习,美美与共团支部的成员针对同学的弱势科目进行答疑解惑,并在期末来临之际,为同学梳理知识点和考点,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期末考试时,徐言的数学分析成绩提高了12分,陈新然提高了24分。


多年来,学院坚持党建带团建,通过组建美美与共团支部,成立多支“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开设高数小课堂、数学建模辅导课堂,组织创新创业专业类竞赛宣讲,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激发团支部建设活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去年,团支部获评2022年度辽宁省高校“活力团支部”。2023年学院团委获评大连市先进团委。


“数学既是一种文化,也是科技创新的一种资源,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国家战略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我们将围绕学院文化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科素养,着力培养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变革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实现技术突破发挥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院长周文书说。



来源:https://www.sizhengwang.cn/a/gzdt_zxlb/230717/1567532.shtml#ocr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