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宋海玉:20年坚守初心,助力学生成长丨“三全育人”模范

首页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3日 编辑:田芮溪

今年是宋海玉担任班导师工作的第20个年头。作为大连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年来,他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给学生的心灵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第一粒扣子。


▲宋海玉与学生开班会。


“严在软件,学在软件”一直都是宋海玉和同事们追求的目标。在专业教学与管理中,他严字当头,从小事抓起,从低年级抓起,从过程性考核抓起,从课程设计抓起——上课时严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做课程设计时严禁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严格做到眼、手、脑到位,让学生把“钉在墙上”的教学要求“刻在心里”“落在手里”。


宋海玉所带的软件工程211班,入学成绩并不理想。他召开班会强调学风建设,查寝时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谈心谈话、学习指导。在他的高标准严要求和班级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该班在2021学年取得了学习成绩第二、综合成绩第一的佳绩。


“宋老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了求学做人的好榜样。我们班获评‘优良学风班’和宋老师息息相关,很幸运能成为宋老师的学生。”软件工程211班班长胡鑫磊说。


▲宋海玉随时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爱心与责任并重,以学生的长远利益为根本,是宋海玉一直坚持的原则。面对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基础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成了他的首要任务。为此,宋海玉改良教育教学方式,贯彻分层教学的理念,针对不同目标的同学,定制不同的课外辅导体系,手把手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巴依差汗是宋海玉2005级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和语言不通,他大一时专业课跟不上,成绩落后的他甚至产生了退学想法。宋海玉为巴依差汗组建专业课辅导团队,帮助他学习和融入班级体。巴依差汗在学习中不断重拾信心,增加专业自豪感,4年后顺利毕业,现已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公安干警。


作为一名教师,宋海玉始终认为,“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要陪伴,要等待,要帮助”。他用爱心感化学生,凝聚起团结互助的班风。


韦怡是宋海玉2016级的学生,9岁时不幸患上脊膜瘤,术后只能靠双拐走路;2016年,她脊膜瘤再次发作,两年间进行了两次大型手术,彻底失去了行走能力。由于长期久坐学习引发了剧烈腰疼,韦怡每天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面对这些困难,宋海玉没有退却。在韦怡刚转来班级时,他就早早为她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为照顾行动不便的韦怡,班级同学自发组织背着她上下楼,还为她留出专属座位。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韦怡成绩不断进步,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大连市“自励自强标兵”,还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宋海玉认真地指导学生。


大连民大软件工程专业是辽宁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宋海玉在担任软件工程系主任期间,始终把实践创新当作第一抓手,推动专业深层次改革和内涵建设,推出了课程实践、集中实践、校企合作实践三种形式。课程体系贯彻创新理念,第二课堂落实创新理念,积极开展创新工作室,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等。


在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共同努力下,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发表科研论文26篇,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431项。软件工程黄家泽等同学参加微软创新杯全球编程竞赛,获得中国赛区总冠军,代表中国参加全球总决赛夺得世界第二名,刷新了中国在该项目的最好成绩。


“在创新工作室宋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好学上进、乐于进取、勇于创新,取得了累累硕果。我也跟随着他们的脚步日渐成长,取得了优异成绩,走上了科研道路,非常感谢宋老师的教导。”电研2208班学生封佳伟说。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宋海玉坚守初心,全心全力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他关心关爱学生,在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用爱浸润着学生心灵,助力他们成长。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PRhzoxLLa5NnPMUOEXBGg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