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新闻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切实推进本科生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提质增效,按照《大连民族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行动方案(2025—2027)》要求,日前,学校通识教育中心人工智能与前沿追踪教研室组织召开第二次集体备课研讨会。党委副书记、校长赵立涛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委、副校长冯林参加会议并就如何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做专题报告。
赵立涛对教研室近期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强调作为高校教师要坚持智能时代育人理念,增强危机意识,主动打破传统教学思维定式与路径依赖,在持续夯实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上,重点提升AI素养能力,推进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创新。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研室活动,通过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传帮带,促进AI技术与本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AI赋能教育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加速器”。
会议指出,人工智能时代要更加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能力建设,逐步从“能教书”向“善用AI善育人”转变。未来教育教学新形态应以“师—生—机”为三大主体,形成多向交互的智能教育生态。召开备课研讨会,既是加强本教研室自身建设的一次活动,更是要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校各教研室积极行动起来,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教学活动,实现教研室建设常态化。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全校教研室工作的督导评估与考核,增强教研室建设的规范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提升。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把思想上的“触动”切实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行动”,主动加强AI素养学习与应用,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定的决心投入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中,为扎实推进本科生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贡献更大力量。
教务处、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督导,教研室全体教师共30余人参加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