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新闻网讯 8月28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学院)召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哈正利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学院)院长杨玉文主持。
哈正利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则是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载体,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课程。全体教师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深刻认识课程的重要性,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身。既要紧跟教材内容更新节奏,及时将最新理论成果、政策精神融入教学,深度优化课程内容供给,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主动探索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创新,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钻研教学细节、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打磨课堂质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让学生真正听得进、学得懂、用得上。
在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讨环节,参会教师立足一线教学实践,围绕聚焦教学模式创新、推进数智化课程推广应用、优化案例教学应用策略等七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大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感悟、交流心得,提出针对性问题、贡献建设性思路,为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体系、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精准献智。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环节,采用“骨干教师领学+教授精准指导+全体教师深度研讨”的立体化备课模式,整场备课过程既重理论引领,又强实践落地,氛围浓厚、成果显著,为保证“开学第一课”授课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会议为课程建设凝聚了广泛共识,更清晰地明确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创新方向与质量提升路径。会后,全体参会教师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团队协作、充分汇聚集体智慧,在教学中秉持“精耕细作”的态度,扎实讲好每一堂课,以实际行动助力课程质量再上新台阶,为学校全面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学校教务处、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主要负责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