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新闻网讯 6月14日,我校举行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蒙古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副巡视员王宏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蒙古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郝时远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朝戈金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民族学学科组召集人、内蒙古大学原副校长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学校党委书记赵铸会见王宏晓副巡视员、郝时远研究员、朝戈金研究员、齐木德道尔吉教授以及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科技处处长安燕,感谢他们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学校校长丁克毅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副校长王永强主持。
丁克毅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建设情况。他指出,国家民委在我校设立“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蒙古国研究中心”和“东北亚研究中心”,体现了国家民委对我校“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的肯定和支持,体现了各位专家学者对学校相关领域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蒙古国研究中心”作为省部级科研平台和智库,担负着对“一带一路”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咨询服务的重任。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鼎力支持“蒙古国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学术研究,多提宝贵意见,增进学术交流,共同推进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取得更多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王宏晓对“蒙古国研究中心”和“东北亚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设立“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是国家民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工作大局,服务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具有重大意义。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中“蒙古国研究中心”和“东北亚研究中心”具有较强的示范代表性,蒙古国和东北亚都是新时代国家加强“一带一路”研究的重要地区,该项目的成功设立对促进中蒙两国交流,深化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朝戈金研究员和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分别发言,对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蒙古国研究中心”和“东北亚研究中心”的揭牌及“蒙古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就“蒙古国研究中心”的平台定位、队伍建设、项目推动、成果转化等问题提出指导意见。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发言,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要性。
会议举行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副巡视员王宏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研究员共同为“蒙古国研究中心”和“东北亚研究中心”揭牌。
丁克毅校长代表学校分别向“蒙古国研究中心”顾问朝戈金研究员、齐木德道尔吉教授,“蒙古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郝时远研究员、副主任黑龙教授以及7名学术委员颁发了聘书。郝时远研究员和齐木德道尔吉教授为蒙古国研究中心23名专兼职研究员颁发了聘书。
“蒙古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蒙古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章程(试行)》和《蒙古国研究中心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讨论确定了“蒙古国研究中心”2019年研究课题及相关工作事项。
会议期间,郝时远研究员作了题为《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与实践——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术讲座,从战略的高度和历史的维度,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一带一路”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意义。朝戈金研究员作了题为《口头传统: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的学术讲座,对世界范围的口头传统演进历史及所蕴含的丰富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对当今口头传统研究范式进行了深刻解析。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岗龙教授作了题为《中蒙文化交流的三座山》的学术讲座,以文学作品为例回顾了中蒙关系美好时光,唤醒人们珍视美好的历史记忆,共同创造中蒙两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学者、学校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信息来源 胡艳霞 王晓辉 责任编辑 米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