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民大论·两会关键词】我校专家学者谈感受说思路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首页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9日

编者按: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年全国两会是在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重要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读懂两会精神,就可以更好地读懂中国;如何落实两会精神,我们更需要倾听思想的声音。

党委宣传部特别开辟【民大论·两会关键词】专栏,邀请学校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有效解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风反腐、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科技支撑疫情防控、就业创业、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民法典颁布、高技能人才等两会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精彩阐述如何进一步立足工作实际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请各位读者跟随我们,倾听他们的改革建言、发展思路、独家观点。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加强民族学学科研究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部长,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 包和平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观点, 2017年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了该主题,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断,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民族院校教学科研人员,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带着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党和国家提供决策咨询,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为促进民族学学科的创新发展作贡献。

立足新时代,学校党委提出了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要求的“三个突出”战略,绘制了学校事业发展的路线图。制定《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学校工作各领域各环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工作由此着眼,目标向此努力,力争在创新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展现更大作为。民族学学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这是民族学学科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民族学学科的根本任务是研究民族问题,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学学科研究全过程

民族学学科是我校获批的第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级学科,该学科弥补了辽宁省学科布局的空白,主要包含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四个主干学科方向和民族文学特色学科方向,以民族学科建设办公室为牵头协调部门,以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等为协同建设单位。2019年我校设立学科特区,民族学学科入选学科特区,获得特殊支持。2020年民族学学科入选国家民委重点学科。

新时代我国的民族学学科研究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学学科建设,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路径与方向。

民族学方向要以我国各民族特别是以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内在发展动力、发展民族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路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自信和社会治理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方向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为基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重点开展民族关系与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依法治国与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民族工作、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民族史方向要以各民族历史为研究对象,结合民族文献、文物、考古、社会调查、口述历史,重点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历代民族政策、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华文化史。主要研究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变过程,以历史学“鉴古知今,资政育人”的功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历史依据。

民族经济方向要以不同民族的经济发展道路、方式、方向、状态及其基本特征、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借鉴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探讨各民族尤其是东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经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与东北亚跨境民族经济交往与区域发展等。通过对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与现代化”“乡村振兴”“兴边富民”“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经济基础的论据。

民族文学方向要以中国古今少数民族文学为对象,站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历史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现实高度,重点研究中国多民族文学交融互鉴、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过程和历史经验,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学遗产,在保护、传播等方面开展研究。弘扬时代主旋律和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讴歌时代英雄,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

凝练学科方向、突出特色优势

通过编制《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我校初步明确了各学科方向的重点,但是每个学科方向的特色和优势仍不明显。我校现有民族学五个二级学科方向必须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学校从民族学一级学科建设出发,统筹各二级学科方向的建设,突出各二级学科方向的特色和优势,对各二级学科方向特色学科团队进行重点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民族学现有的五个二级学科方向,努力培育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民族学二级学科方向结合过去的研究基础以及国家民委的指示精神,民族学以“东北民族社会与文化研究”作为特色和优势,组建“东北民族社会与文化研究团队”进行重点建设;民族理论与政策二级学科方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作为特色和优势,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团队”进行重点建设;中国民族史二级学科方向开展民族史研究,加强民族文献的利用,发挥民族语文的作用,在已有的基础上以“民族史语文学研究”作为特色和优势,组建“民族史语文学研究团队”进行重点建设;民族经济二级学科方向以编制“辽宁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十四五’规划”“辽宁省兴边富民事业‘十四五’规划”为契机,把“东北民族自治县经济发展研究”作为特色和优势,组建“民族自治县经济发展研究团队”进行重点建设。

以项目为牵引,提升科研创新平台层次

一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基础性重大问题和实践问题,设立专项课题,加强“国家民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等校内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建设,指导做好相关课题申报研究工作。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数据库,编辑出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丛书,努力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实效的研究成果。

二是以国家民委“新时代民族院校办学使命与时代责任”委托项目研究为牵引,做好民族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扎实开展“辽宁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十四五’规划”“辽宁省兴边富民事业‘十四五’规划”和“大连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规划(2021-2025)”编制工作。

三是从今年开始实施“民族学科研创新平台提升工程”,三年内在已有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和蒙古国研究中心、辽宁省宗教理论及文化应用研究基地等五个省部级平台基础上,突破1-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聚焦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推动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和蒙古国研究中心提升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推动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提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民族学学科研究将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重大意义,紧紧扭住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通过开展综合性、全局性、系统性研究,大胆创新研究方式方法,提高研究成果转化率,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流研究阵地、高端智库、人才摇篮,为推动新时代民族理论体系创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贡献力量。

关键词:科技创新

加强基础研究 促进成果转化 以科技创新全力服务国家战略

科技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教授 弓晓杰

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针对科技创新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保证中国国家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多年来,学校一直以民族地区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支持基础研究,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组织优势力量,将学校实用性强、成熟度高的科技成果在民族地区转化和推广,做到以点带面,形成应用示范效果,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培育,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问题,是对我国当前研究事业面临形式的科学论断。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在建设科技创新国家过程中,这一基石支撑着目标的高度、宽广度和持续度。国内一些企业如华为进入行业技术前沿领域后,正是因为没有可以引进的技术,想要解决“卡脖子”难题,必须自己探索新的领域和研究。为此,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2018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20项重点任务;今年1月,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印发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今年5月,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发布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从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深化项目管理改革、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完善支持机制5个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指明方向。

学校更名后的首次党代会上,学校党委提出“创新驱动”工程,强调要完善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驱动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强化原创性、聚焦高水平。按照校党委的要求,我们科研管理部门一方面加强科研方向引导,按照学校学科方向和国家战略需求整合团队,凝练学科方向,在服务国家战略项目中针对国家级项目、国家级和省级重大奖项设立培育项目,以促进重大奖项突破和国家项目持续提升,实现在重大标志性、原创性成果的突破;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省市最新文件精神,我们正在修订《大连民族大学科研奖励管理办法》等,力争进一步完善以绩效考核为主导,质量、水平、效益为目标的科研评价机制,鼓励和引导更多教师投身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突出转化,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的应用和转化是现今科研创新领域的重要关键词。今年1月,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发布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突出转化导向,强化政策引导,停止专利申请资助奖励,大幅减少并逐步取消对专利授权的奖励,树立高校专利等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倒逼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优化提升。

近几年来,学校大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源头供给,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修订了《大连民族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提升知识产权申请、管理、运用和保护工作质量;出台了《大连民族大学科研工作绩效评价办法》,将科技成果转化列入科研评价体系,与其它科技创新活动同样计入绩效考核;先后两次修订《大连民族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将项目组的转化收益分配比例提升至80%。在2019年3月出台的《大连民族大学科研奖励管理办法》中,对横向课题的奖励显著提高;《办法》还单独列出了以专利转让或实施许可取得收益奖励,最高奖励标准达到了转化受益额的18%,极大地鼓励了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开展。2016年,学校首次以专利转让或实施许可形式取得收益,迄今,共有20项专利技术以此类方式转化,合同金额超过500万元。2019年我校共签订横向课题63项,合同金额超过1600万元,创历史新高。

应用创新,科技助力地方产业发展

学校多年把“立足沿海,服务民族”作为办学理念,着力健全服务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强化民族院校服务民族地区的使命担当。学校一直致力于搭建各类府校地合作平台,锚定服务重点地区和重点方向,设立科技服务类项目,引导专家团队直接对接产业,鼓励学校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在民族地区转化应用,全力支持脱贫攻坚。

学校立足于解决地方经济社会需求,面向贵州省铜仁市、大连金普新区两个校地合作示范区以及“三区三州”、国家民委定点扶贫地区、辽宁振兴发展等重点区域,结合学校设立的首批“学科特区”“学院特区”“专业特区”,确定了资源植物开发与利用、民族食品与药品开发、民族村寨与民族文化数字保护、旅游与乡村振兴、环境保护与规划等重点领域。

面向贵州省铜仁市“校地合作示范区”建设,学校从2017年开始与铜仁市开展校地联合科研项目,目前已支持项目22个,项目经费300万元,共同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20余个,推广示范了油茶、食用菌、软枣猕猴桃等资源植物,建设了教学科研实训基地,还产生了企业技术标准、APP应用、旅游规划等一系列成果;围绕国家民委定点扶贫单位的实际需求,学校面向巴林右旗、德保县、乐安县等,已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开发、民族村寨经济与旅游规划、环境规划、民族文化数字保护等科技帮扶项目;围绕“三区三州”、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学校已开展民族文化数字保护、民族村寨规划与设计、资源植物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规划、旅游规划等多项技术开发、推广、服务项目。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经形成了“带头人+团队+产业+项目”的团队科技服务模式,通过设置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族地区等专项项目,支持一批成果转化、技术推广项目,引导专家团队精准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时不我待,民族院校要争当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勇担创新发展时代先锋的重任,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拓路启航!

关键词:智能制造

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 助力东北地区产业智能制造升级改造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张汝波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近年来,随着智能科技的崛起,以及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发展逐渐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迈进。“智能制造”作为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热点。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重要方向,也是东北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突破口。

我们要深入学习两会精神,聚焦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把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体现到务实创新、担当作为中,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新工科专业建设带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

我校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的,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的民族高等学校,是辽宁省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成员之一。机电工程学院每年毕业500余名本科生与研究生,服务于我国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制造、维护、管理等工作岗位。学院秉承“素质铸就成功,创新引领未来”的院训,在我校服务东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快速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尤其是辽宁省支柱性现代化行业(如装备制造业、汽车行业等)亟需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方面,一直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以“新工科”专业建设为导向,以推动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发展为目的,机电工程学院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车辆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在科技园区工程教育学院,按“2+2”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引入企业工程师和实训技师协助教学,实施基于OBE的项目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取得较好效果。

为了顺应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满足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引领学校工科专业建设方向,提升学校工科办学竞争力。2018年,机电工程学院申请并建设了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并于2019年获批并招生。2019年,学院又联合智能制造产业优势主体企业,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包括京东物流东北区域分公司、沈阳新松教育科技集团、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固高派动(东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典型企业,进一步扩大了校企合作共建的规模,联合申报了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在国家民委、辽宁省和大连市三方共建大连民族大学框架协议的支持下,全面开展政校行企战略合作,充分发挥高校、行业和企业的多教育主体作用,建立多元化有机整体办学机制,探索CDIO理念下的产业学院教学方法,精准对接东北地区智能制造优势产业链,健全产业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营管理办法,完善各教育主体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各主体挥各自优势和积极作用,建设特色鲜明的面向区域产业的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力争尽快培养出经济发展所需,尤其是辽宁省支柱性现代化行业亟需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

2020年,基于学院成熟的教学科研软硬件条件,学院申报了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东北区域产业的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目前,在学校的支持下,今年准备申办“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将整合大连民族大学的平台优势和合作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形成在科研创新、教学建设、师资培养、人才输出等多领域有机结合的新型合作共赢模式。建立基于OBE理念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职业胜任力模型,改造传统工科专业培养方案;自顶向下设计并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多主体师资队伍,产学深度融合;建设一系列理论和实践课程教材,通过实践协同育人机制增强各专业的市场活力,促进各专业可持续发展。

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机电工程学院继续积极面向智能制造产业提供教学科研服务,充分利用好学院获批的大连市装备智能检测与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平台,进一步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加强东北地区和民族地区制造企业科技服务。将科研项目产生的成果反哺教学,使教师科研与教学紧密联系,在发展科研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力争产生更多省级、校级教学成果,为东北地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智能制造相关产业链的高级技术人才。

关键词:就业创业

切实担负政治责任 抓工作落实稳就业

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 邹雷

全文学习2020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及就业39次,作为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直接推动者,深感责任重大。受疫情影响,生命科学学院2020年的就业工作压力空前,原本常态推进的企业招聘和就业实习纷纷搁置,学生“慢就业、缓就业”的情绪相互影响,加之所有联系转移到网上无法近距离沟通,给本就困难重重的就业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穷则思变,过去的三个月期间,学院上下党政齐心,围绕促进就业,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攻坚战。

担负政治责任,高位推动学院就业创业。面对疫情,学院一方面发挥人才作用和学科专业优势推动科研攻关,另一方面突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保稳定促发展。针对学生就业难这个现实问题,学院从完成政治任务的高度进行研判,先后在党总支会议和班子会议上专题研究7次,出台具体举措13项,同时将任务细化到支部和系室工作日常,层层动员,层层落实,形成了“全员参与、销号推动,资助补贴一批、定点帮扶一批、考研保障一批、团队吸纳一批、项目带动一批、自主创业一批”的基本工作思路,促进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展就业岗位能用尽用。

“点对点”对接,精准实施就业帮扶。基于毕业生辅导员三轮就业意向梳理分类,学院按照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班导师、科研立项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的优先级别,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了就业联系人,教师每月汇总推进情况,交流分享推进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考虑就业工作周期循环的特点,学院还面向全体教师征集往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信息,逐个了解是否有用人计划并精准推荐。院长张树彪作为应化162班吴柏华同学的就业联系人,在得知她有意去北京就业之后,第一时间对接企业,联系网络面试,面对面地指导应聘技巧,顺利促成学生与北京科兴签约。

导师领任务,推动升学扩招平稳落地。为了能有效对接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的政策,学院一方面着力发挥各支部党员教师的积极性,依托“校园先锋工程”与考研成绩上线的同学深入交流,鼓励学生把握扩招机会,应走尽走;另一方面围绕学校生物工程领域新增招生计划的完成,学院将任务分解给导师,优先从够条件的毕业生中遴选,先后7次复试,足额完成招生计划。此外,为持续保障学院研究生生源,学院还出台了吸引学生攻读本校研究生激励政策,鼓励2021届毕业生认清形势,早做规划。

科研团队齐响应,推进科研助理岗位落地落实。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是国家的新政策,但项目落地需要统筹考虑和精细化推进。学院在8个学科团队里作动员,鼓励有条件的老师设置岗位,提供经费支持,待遇优厚的近80个助理名额让学生选的充分、做的体面;学院精心设计,委托第三方协助科研助理人员代缴保险、代租住房,以优质的管理服务让学生无后顾之忧。此外,学院还积极推荐毕业生应聘其他高校科研助理岗位,保障有科研意向的同学能够得到充分实践。

支部随时助力,党员全程护航。学院将促进家校联系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两项工作与推进学生就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共同探索和实践党建促就业的具体措施。党支部参与电话家访,以学业指导为抓手,寻求家庭支持;教工党员深入线上班级,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学生党员锁定网络资源,筛选招聘单位进行有效推介;师生党员还联手拍摄视频、打包邮寄行李、传递毕业寄语,共同给毕业生们打造了不见面的毕业季。

学生因为疫情延误了返校的时间,但并没有因为疫情降低就业的意愿,这中间凝结着全院教师的辛勤沟通和联络,一通通电话、一句句留言,关心的是安危,指导的是成长。

关键词:民法典颁布

以民法典颁布为契机 推动我校法学专业高质量发展

文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李志君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既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民法典,又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最能体现出对人的全面的和终极的关怀。人生从摇篮到坟墓的各阶段的权利都能在1260个条文中找到答案,人类衣食住行的每个方面都在与民法打交道,我们每个人注定与民法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

6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的颁布将更加突出民法在经济社会中的引领与保障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将开启新的篇章,民事立法、执法与司法活动无疑需要更多的法学专业人才,因此,法学专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在民法典颁布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基于我校的实际,走出一条适合我校特点,更好的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的专业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校法学专业成立于2002年,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13年辽宁省首轮法学专业综合评估中名列前茅;已与西北民族大学联合培养6届研究生;我校首次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时,民族法学作为民族学下设二级学科,成功获批等。但与兄弟院校的法学专业相比,在师资、专业特色上仍存在不足。未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谋划法学专业的发展:

其一,以学校党委制定的“三个突出”战略为引领,坚持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的导向。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法律人才匮乏,法律人才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民族院校法学专业,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突出”战略,深化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法治人才。

其二,基于文理融合发展的视角提升法学专业建设。科学技术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不少科技伦理与法律问题。例如基因婴儿编辑案件给社会认知带来的巨大冲击,互联网技术造成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人工智能带来的侵权责任认定等。只有从法律角度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才能扎实推动科技的进步,否则所谓科技的发展容易偏离社会正常的轨道,甚至对人类自身带来危害甚至毁灭性的灾难。下一阶段法学专业将从促进文理融合的视角,关注交叉学科的发展,捕捉新的学科增长点,为理工科专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其三,继续深化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展法学专业既是贯彻高等教育“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的基本实践,也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卓越法治人才计划2.0明确提出,鼓励培养能够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从事法治实务工作的双语法治人才,我校在学生人才储备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如何基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性地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提升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是下一步法学专业建设的着力点。

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法学专业将以民法典颁布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成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民族法治问题研究智库和法治文化传承与社会法律服务的阵地,以更优异的教学、科研成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